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科学 图片新闻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思考 四措并举打造常态高效课堂 来自星星的孩子(上)

第4版:教育科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科学
04
【教育随笔】

来自星星的孩子(上)

□ 陈桂珍

小朋同学,一个非常清秀、帅气的男孩。他唇红齿白,黑黑的眼珠如同一泓秋水,深不见底。他看着我的时候,眼神是安静的,安静中又带着犹疑。他的妈妈却是一脸的愁容,把孩子交到我手里时,千叮咛万嘱咐。她一直愁眉苦脸、苦口婆心地说,孩子一直漫不经心、一脸茫然地听。我见惯了一年级孩子上学时的各种难分难舍,如同孩子断奶,他们需要的是时间,是慢慢地适应。所以,我只把孩子的小手握在手心里,微笑着耐心倾听。

你现在是我的朋友

妈妈终于一步三回头地走了,小朋也一步三回头,被我牵着手来到教室。教室里已经有很多小朋友了。大家叽叽喳喳的,不知道在兴奋地说着什么。小朋在教室门口愣怔了一刹那,突然甩开我的手转身就往外跑,边跑边声嘶力竭地哭喊:“我不上学!我不上学!让我去死吧……”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我的头蒙了一下。刚刚6岁的孩子,竟然说出了“死”这个黑色的字眼,让我感到一阵揪心的疼。来不及多想,我赶快去追他。教学楼一个走廊连着一个走廊,拐弯很多,他跑得飞快。我追上他,拉着他的手的时候,他已经累得气喘吁吁,泣不成声。我怕他再跑,用力抓住他的手;没想到,他反手抓住我,比我更加用力。

一通发泄过后,他似乎有些累了,小小的身子软软地瘫在我身上。我突然意识到:这一定是个心理有疾病的孩子!

我蹲下来,把他紧紧地搂在怀里,希望让他感受到我的温暖,希望他能够踏实下来。然后,我小声询问:“我们回教室?”“不!”他坚决地摇头,眼泪又吧嗒吧嗒地落下来,小手把我攥得更紧,目光闪烁,如同受惊的小鹿一般。我知道了,他是换了一个新的环境,内心缺乏安全感。我把嘴巴附到他耳边,告诉他:“你看,我们两个在一个教室里学习,你现在是我的朋友,你有朋友了!”他认真地看看我的脸,我看着他漂亮的眼睛,对他微笑。这是一个有着天使一样容颜的孩子,他的眼睛像溪水一样纯净,那略带忧郁的双眸深藏在浓密的睫毛下,如同两泓深潭。他往我怀里靠了靠,对我信任地点了点头。我请求他:“我要去教室,你陪我过去好吗?”大概是“陪我”这两个字打动了他,他乖乖地和我一起回到了教室,软软的小手始终紧紧地攥住我的一根手指,没有丝毫放松。

有一种爱,叫用心体察,体察童心的每一点细微变化,给予他所需要的回应;有一种爱,叫做给予他安全感,让他在远离父母、亲人的环境里,感受到阳光和温暖。

孩子第一天的表现让我揪着心。我很想和他妈妈聊一下,知道孩子什么情况,好对症下药。那天放学,我没能见到他妈妈。

第二天早上,学校举行升旗仪式和开学典礼。操场上,三十几个班的孩子刚刚站好,他突然又爆发出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好几位老师围拢过来,关心地询问,劝止。他闭着眼睛边哭边大声喊:“我不想上学,你们把我关小黑屋吧!现在就关!”大家千方百计地拿玩具诱惑他,用好话哄他,他像没有听到一般,反复喊:“你们杀了我吧!杀了我吧!”大家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国歌声响起来了。我说:“你们参加升旗仪式吧,我看着他。”大家都散去了,我附在他耳边,悄声问他:“我是你的朋友,你还记得吗?”他的注意力立刻就从“杀了我吧”转移开了。他看看我,点了点头,但是呜咽声并没有停止。“不要哭了。你看,国旗升起来了,大家都多安静啊!”他依然哭,声音又开始转大,但握住我的手更紧了,指甲几乎嵌到肉里去。可能是操场上人太多,他一下子无法接受,受到了惊吓。我凭直觉做出了判断,准备激他一下。我说:“我不想和你做朋友了,因为你不听我的话。”我佯装要把手从他手里挣脱出来。他一下子用两只手抱住了我的胳膊,大眼睛眨巴眨巴地看着我。我说:“你还想让我做你的朋友吗?想的话,就看着国旗,不许出声。”他说了一个字:“想。”然后,转过身去,面向国旗,静静地站着,一直到升旗仪式结束。往回走的时候,他又转过身来,握住了我的手。

我找到了和他“套近乎”的办法,一边用耐心和真诚的关爱安抚他的不安全感,一边利用他对我的信赖,引导他朝着良性方面发展。我牵着他的小手在走廊里走着,既感到十分心疼,又觉得充满了希望。

可怜天下父母心

那天下午,我见到了他的妈妈。她开口第一句就是:“老师,孩子给您添麻烦了!”接着,泪就流了下来。她对我说,孩子生下来3个月,她就察觉到孩子不正常,一直在千方百计地治疗。我能理解她作为妈妈心里的痛,但是也知道这样状态的妈妈,绝对不会给孩子正能量。我把孩子几次在学校说到“死”的情况说给她听,并说:“这个年龄的孩子对‘死’应该是没有概念的。现在看,他是把‘死’当作了解决问题、摆脱痛苦的办法,是不是你经常在孩子面前说到这个字?”

他的妈妈点头承认,说:“一到他犯病厉害的时候,或者我觉得心累的时候,就会说‘还不如死了好呢’。我估计,孩子就记在心里了。”

我帮她分析道:“孩子不喜欢与人交往、交流,内心缺乏安全感,他在这个世界上最信赖的就是作为妈妈的你。你看待世界的眼光,就是他看待世界的眼光;你对待事情的态度,就是他对待事情的态度。所以,以后坚决不能在孩子面前流露任何不好的情绪,要始终以阳光正能量来影响孩子。我相信,长期坚持,一定能有效果。”

孩子的妈妈连连点头,流着泪说:“老师,我一定按您说的去做!原来,我觉得孩子小,不懂,所以也没想过他的感受。”

像对待孩子一样,我轻轻地抚着这位不幸的、年轻妈妈的后背,安慰她,内心涌起许多感触。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终身的老师;父母的言行是孩子对世界最初的认知,也是对孩子的未来影响最大的认知。为人父母,绝不仅仅是称呼的改变、身份的改变,更多的意味着一种重大的责任。这种责任,往小处说,决定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将来的幸福;往大处讲,还影响着整个民族的素质和未来。但是,有很多家长,他们爱孩子,却总是找不到正确的方式;有很多家长,他们真诚热切地希望把孩子教育好,却不懂得科学的教子方法,不知道怎样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就像这位妈妈,因为孩子的心理疾病,她生怕孩子将来学习会掉队。所以,从孩子2岁多会看图画书起,她就开始教孩子识字;到现在,6岁的孩子认识了3000多个汉字,阅读一般的书籍绝对没有障碍;从感知到孩子的病情起,她就带着孩子到处寻医问药,花钱不计其数。这样的妈妈,不可谓不爱孩子,不可谓为孩子想得不够长远。然而,她却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父母自身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父母的言传身教,是最直接、影响最大、最长久、最不应该被忽视的一种教育。孩子妈妈一方面为了孩子的幸福做着不懈努力;一方面又用自己低落、消极、绝望的负面情绪影响、破坏着孩子的幸福。这种破坏力之大,超出了常人的想象。这种破坏力一旦产生效果,形成烙印,将无法逆转。因此,在每一届孩子的家长会上,我都会强调一个观点——我不反对严厉的批评和适当的惩戒,但平时请你一定要用积极、阳光、正向的态度引导孩子,经常从正面鼓励孩子,给予孩子良性的心理暗示。通常,你认为、你坚信孩子是什么样的人,他将来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关键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你能够始终秉承并帮助他也一直坚持这样的信念,无论遭遇困苦还是坎坷,永不动摇。

我的话,孩子的妈妈听进去了,也听懂了。她哭着握紧我的手,指着自己的心口,说:“陈老师,实在太感谢您了!我知道以后该怎么做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愿这个来自星星的孩子能够擦去尘埃,焕发出璀璨的光芒!

《陪伴你一程 温暖你一生》(14)

作者介绍:

陈桂珍,中学高级教师,市特级教师,山东省语文学科教学能手,山东省艺术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山东省吟诵普查省直采录组成员,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新锐作文》特约撰稿人,如意盘扣非遗传承人;曾连续多年担任山东省远程研修课程专家、指导教师;长期工作在小学语文和传统文化教学第一线,专注于教育教学研究,有40多篇散文、诗歌、通讯报道、教育教学论文在《读者》《中国教育报》《小学语文》《山东教育报》《山东教育》等报刊发表;编著有《让孩子着迷的经典唐诗》《让孩子着迷的经典宋词》等书籍。热心公益,在书吧做《走近诗仙李白》等讲座近10场。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