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健康生活 徜徉在美丽元宵节 立春:防疾病 重饮食 节日里的硬菜 马街书会“嘉年华”

第8版:健康生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健康生活
08
【旅游篇】

马街书会“嘉年华”

□ 白英

马街书会,俗谓“马街十三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在河南省宝丰县城南5公里处的马街村举行。书会曲种丰富,规模壮观。据马街广严寺及火神庙的碑文记载,元朝延佑年间(公元1316年前后),马街书会初具规模,清代同治年间尤为兴盛,至今已有700余年历史。2006年5月20日,马街书会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于马街书会具有独特的民间艺术表演魅力和浓厚的汉文化底蕴,被誉为“中国十大民俗”之一,宝丰县也因此被命名为“曲艺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清晨不到6点,我们就从县城出发,刚出城就看到各色车辆和行人朝着马街村方向聚拢,本应僻静的乡村在寒冷的初春活跃起来。刚下过小雪的宝丰县还有一丝寒意,带着白霜的麦苗倔强地展示着它的翠绿,一如这露天的场地用无尽的包容召唤着四面八方的艺人与看客。

会场泥泞难行,却阻挡不住说书人的热情,各地艺人早已从四面八方来到会场。不远处,头一天搭起的大舞台气派无比,早早赶来的艺人们在麦田里随意拼凑起的小舞台更具韵味。小三轮上支一张方桌,地里插根竹竿挑起大喇叭,两把椅子车边放,一方小舞台便搭在麦田上,或者干脆用几根细竹竿在麦田里架起一面大鼓,再加上一对简板,就成为艺人陶醉的艺术世界。书场内外,鼓曲声声,河南坠子、湖北渔鼓、四川清音、山东琴书、凤阳花鼓、上海平话、三弦书、大鼓书、评书、道情,异彩纷呈,百家争流;简板声、琴弦声、二胡声、喝彩声,声声入耳,萦绕不绝。说唱者以天穹作幕、麦田为台,南腔北调,说古论今,或车搭高台,或倚桌而立,或欢喜悲切,或激昂顿挫,乡音乡愁,勾心撩魂。

再看来赶书会的群众,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稚气未脱的孩童,一个个顶着料峭的春寒,扶老携幼,拖家带口,三五成群,前簇后拥。他们或站或蹲,此处听一曲,彼处听一段,会心处展颜欢笑,伤感时神情怆然。书会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说的、唱的、听的、看的、逛的,数以万计的男女老少沉浸在麦田上的喧嚣和热闹中。

“不过年,过十三”,只有书会开场,马街才是过年。9点左右,会场已经爆满,人山人海。黑压压的人群与各类器乐声冲击着人们的视觉与听觉。我感受着前所未有的纷繁与热闹,瞬间有些恍惚,好似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中穿越……

一对盲人夫妇正在投入地表演,几声响鼓之后,胡琴吱吱呀呀拉起来,梆子清清脆脆敲起来,说书者略带沙哑的嗓子说唱起来。那专注的神态,那熟练的技艺,还有那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无不牵动着听众的心。演唱的是妻子郑国荣,说唱的是《大明英雄会》,吐字清晰,引人入胜;伴奏的是丈夫冯国营,一个人可以同时操作梆子、弦子等乐器。尽管两个人看不见光明,但洪亮的唱腔依然直击人的内心深处。

“今年又来亮书了?写出去几回书了?”就在他俩休息间隙,一位老者前来询问。夫妻俩满面笑容地答道:“已经写出去两回书!”郑国荣夫妇笑着说起了缘由:艺人在书会会场上当众摆阵对歌,展示自己吹拉弹唱的本事,是为“亮书”;而“写书”,并非指著书立传,而是客人邀请艺人去演出。被请去包场演出,即被“写走”,这是对艺人书艺水准的认可。在正月十三这天,附近很多县区的农民除了赶书会看热闹外,还要办的一件大事,就是在会上“写书”——像相亲一样,把中意的艺人请回去痛痛快快地说唱几天。他们中,有发家致富还愿的,有修房盖屋图吉利的,有娶媳嫁女助兴的。这些百姓们生活中的大事,“写”台书戏,花钱不多,事儿办得挺美,不仅隆重,在村里老少爷们中也显得非常体面。当他们在艺人中相中了自己最满意的之后,便开始商议书价。一个书摊叫一棚,书价一般是以艺人的水平高低来定。双方谈妥了书价,与艺人约定好日子,就算“写出去了”。而每年“写书”价格最高的,是当年的“书状元”,夺得“书状元”可以说是说唱艺人心中最崇高的荣誉。“书状元”都是唱得最好的,受群众欢迎的艺人。这种民间的评选方式恐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正月十三马街书会为什么经久不衰?每年一过春节,马街村及周围村落的老百姓便准备食宿,打扫好院落,欢天喜地地迎接八方艺人,使艺人们有串亲戚之感,“无君子不养艺人”在当地蔚然成风。马街村百姓们这样说,春节过不好事小,书会必须办得排排场场。有热爱曲艺的热心人,有情系艺术的一代代艺人,有政府、社会的大力扶持,有中原文化的肥沃土壤,这朵根植民间的艺术奇葩越开越艳。田地里的麦子收了一茬又一茬,待到明年冬小麦复苏生长的时节,延续700余年的“马街声音”定又会在麦田唱响。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