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师园地 李映美:“云课堂”幕后的“套餐达人” 趣味识字有趣味 轻松教学欢乐多 图片新闻 融入家国情怀 提升教育内涵 融入柔性思维 促进自我管理 以问导学 受益匪浅

第5版:教师园地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师园地
05
【教学探索】

以问导学 受益匪浅

——我的教学探索之路

□ 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 张思猛

6年前,我有幸聆听了一位名师的学术报告《我为什么没想到》,也写下了一篇同名的反思《我为什么没想到》。而恰恰是这个报告、这篇反思使我对新课标中提到的“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不能成为教书匠,我的学生不能成为书呆子!那么,我该怎么做呢?我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实际教学中的操作,把教学总结为这样一句话:揭示“是什么”,多问“为什么”,它有“什么用”,“一定是这样吗?”

布鲁纳说:“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持续不断的活动。”课堂上,教师示范性的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提问,会使课堂增添一抹神奇的魅力,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在无意中,我竟然发现自己的教学原则和做法与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妙!

【悬思】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以问导疑,揭示“是什么”。这是学生探究的起点。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课堂也是如此。在课堂上,教师通过问题的牵引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简单的认识,知道这节课自己要学习什么;同时,也能做到新旧知识的串联,体现了数学学科的特征。

我认为,对于任何一个知识点的学习,知道它“是什么”是基础。但是,它只是一节课最基本、最原始的状态。如果我们只停留在这个环节,那么这节课就如同鸡肋,嚼之无味。在新课标提到的“四基”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也不再仅仅指此。

【苦索】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以问导思,多问“为什么”。这是学生思维的起点。

苦索“为什么”,一节课的精气神就在这里。我们常说“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但应该怎样做呢?其实很简单,就多问一个“为什么”。刚开始时,学生不具备问“为什么”的意识。这时,教师的引导者角色是很重要的。教师通过示范等方式,使学生树立提问的意识,学生的思维也被慢慢激发出来。我们的课堂经常会被学生那些思维的火花点燃。

而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演示、操作、示范、合作等不同方式,学生的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都得到了锻炼。所以,这是学生和教师苦索的阶段,也是对知识点进行升华的阶段。通过这个环节,能使我们距离真理和本质更近一步。

【顿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以问导创,它有“什么用”,“一定这样吗”。这是学生拓展的起点。

知道“是什么”“为什么”,一节课就可以结束了吗?并没有这么简单。数学学科的特征就是知识点联系密切、相互交融,每个知识点都会有更多的生长点。而这些知识点就是通过数学的基本思想串联起来的。一句“它有什么用”可以激发学生更多的思考,可以打通学生学习的“任督二脉”,使学生能融会贯通。

“一定这样吗?”这是对常规、对传统的挑战,也是对自己已有认知的挑战。很多科学家不正是在不断否定别人、否定自己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吗?而否定自己需要更大的勇气。恰恰如此,创新意识就是在与传统方法不断碰撞、不断否定的过程中产生的。

几年下来,在我与学生的不断坚持下,我的这批学生由刚开始的笑话我是“十万个为什么老师”,到他们变成“十万个为什么学生”,而我与学生们都喜欢上了“问题数学”。这让我更坚定了自己的步伐,一直坚持走下去——以问导教、以问导学,必定受益匪浅。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