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科学 开发多彩课程 聚焦生命成长 新冠肺炎疫情下如何关爱特殊群体学生 “疫情防控应急模拟演练”迎复学 爱的表达

第4版:教育科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科学
04

新冠肺炎疫情下如何关爱特殊群体学生

□ 诸城市昌城镇芝灵小学 朱世建 林香

诸城市昌城镇芝灵小学负责6个社区、27个自然村的招生。现有8个教学班、学生 267 人。招生范围广,分布不平衡,家庭状况差异较大。现有建档立卡学生3人,非寄宿生接受资助者13人。此外,每年还有“春蕾女童”,以及接受镇企业、北龙山部队救助者30余人,享受救助的有50余名贫困生。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原先的救助方式已不能满足疫情下新的需求,甚至出现更多的“学困家庭”。因此,解除特殊群体的后顾之忧,成为当务之急。为了不让一名学生掉队,促进家校融合发展,学校尤其注重做好对特殊群体的关爱,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广泛宣传,做到人人知晓

班主任通过微信群推送《致家长的一封信》、救助公益视频,并以短信、电话等形式,让学生家长了解党和国家的各项救助政策。学校尤其关注疫情期间新出现的急需得到救助的学生,通过问卷调查、电话问询等方式了解学生在线上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通过绿色通道使学生及时得到救助。

二、细致排查,建立台账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救助领导小组,召开视频会议,明确分工,压实责任。按教师所在区域及熟悉情况,把每个班级的学生分包到每位教师,通过微信、电话联系等途径填写《家庭情况调查表》;收集调查学生家庭困难情况的材料,由班主任汇总,按家庭状况进行排序;组织学生填写《认定申请表》、签署《认定承诺书》,并成立评审小组进行评议;然后汇总到学校,学校再按“特困”“困难”“较困难”分类进行排序,建立台账,注明原因,明确责任人,确保包靠效果;最后通过微信、电话公示。

三、注重实际,排忧解难

疫情期间,学校通过视频通话、电话问询的方式,随时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建立家委会互助群,借助家委会的力量,协调社会资源,共同帮扶孩子学习。

对于家中没有网络资源的学生,确保防控到位的前提下,可由父母联系到关系较好的邻近的同学家,也可借用邻居的网络进行学习,教师联系困难学生的亲戚或同村认真负责的班干部监督指导。对于实在协调不到网络资源的学生(占比很少),教师单独打电话布置学习任务,了解其学习情况,待开学后批改作业单独辅导。重点布置语文作业,看名著、读课文、写生字、背经典诗文、写日记。学生有疑问,教师可及时与学生沟通,通过电话给学生讲解。

学校安排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教师,及时做好贫困学生的心理疏导。运用视频聊天、送祝福语、温馨提示、送电子书刊、写励志日记、学习“逆行白衣天使”等方式,进行感恩教育,帮助困难生树立信心,战胜困难。

教师与家长、学生,共同制定《在线学习自律守则》(内容有按时作息、正确读写、不玩游戏、专心上课、认真完成作业等)。要求教师通过视频连线、发图片、接龙问答、做网络试卷、问询家长等方式,掌握学生在家学习活动情况。要求家长当好监督员,每天对孩子在家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按表现状况进行有效奖惩。教师对学生在家表现及时进行点赞鼓励,督促整改。

四、畅通投诉渠道,积极作为

学校设立投诉热线,向每名学生家长公布,畅通投诉渠道;主动关注、分析疫情期间与学生救助有关的热点舆情,发现问题及时发声,积极回应,合理处置,及时处理各种舆情事件,做到特事特办,可优先垫付资金。对不作为、完不成帮扶任务、弄虚作假、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当事人进行问责,给予扣发绩效工资、扣减个人量化分数、取消评优、记过等处分。

由于我校采取的措施得力,经过近一段时间的运行,各责任人能够积极作为,全力做好对特殊群体帮扶关爱工作,从反馈结果看,收到一定成效,至今无遗漏、无投诉现象。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