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叙事 我和学生的直播首秀 学生“主播”让网课更“硬核” 一份特殊的战“疫”英语作业 一只小手举起的课堂精彩 把尊严写在每位教师脸上

第5版:教育叙事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叙事
05
【云端教学】

我和学生的直播首秀

□ 烟台三中 仲朝晖

2020年春,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止住了春节喜庆的脚步,也打乱了我们正常的教学节奏。学校延期开学,但学生们的学业不能拖延,“停课不停教”的要求给每一位教师出了一道前所未有的难题。该如何答题?

我校信息化建设这几年发展很快,我所在的高一年级使用的是12xue平台,平时上课互动、作业提交批改、反馈问答等,用得挺顺手。但学校部署“停课不停教”后,我立刻感受到了压力。没有讲台和黑板,眼前没有学生,平台不能直播,如何开展数学教学?我心中有些忐忑。

不会直播就马上学!我立刻从网上下载直播软件安装使用教程,一点一点地学,并把家里人拉来建群,在开课前进行有模有样的模拟,尝试各种画面切换,自信满满地准备着开课。让人挠头的是,直播首秀不断出现突发状况。

我教两个班。在第一个班直播的时候,尽管学生不在眼前,但是我感到更紧张。在操作时,我有些慌乱,就没敢开摄像头,光分享课件PPT界面。在真正讲解的时候,我发现没有手写功能,把鼠标当作笔,却不能书写自如,写得歪歪扭扭,图也画不好。因为紧张,我没敢提问学生。结果,直播课堂成了我的独角戏。我越讲,心里越没底。这时,一碗面出现了——正上着课,电脑里传出吃面的声音。当时是上午8点半左右,我估计有学生正在吃早饭。大家都笑了,笑声让我有了一点课堂的感觉,就说道:“请这位同学先把面放一放!你难道要来个早饭直播?”好不容易讲完这节课,我心里很不痛快,感到有特别多的遗憾。平时,我总跟教师们讲“不要‘满堂灌’”,但我的第一节直播课却成了“满堂灌”。太尴尬了!

我从头捋顺、反思,把刚才这节课的各环节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把需要改进的地方记下来。能立刻改的就马上改,比如,要跟平时的课堂一样注意师生互动,坚决杜绝“满堂灌”;现在不能改进的,等到课后再想办法,比如手写板和录屏回放的问题。

上午10点进入第二个班级直播,我就从容得多了。这个班级的学生基础好,由于开篇内容跟物理知识结合得比较紧密,他们掌握得很好。我当堂就和12名学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当时,我有点小小的兴奋。可惜,状况又出现了:快下课的时候,有人打来电话。我关了话筒,去接电话。放下电话,我接着讲。可是,讲了好几分钟,发现学生没有一点反应。我感到特别郁闷,悻悻地下了课。学生们在群里纷纷告诉我“您没开麦,我们听不到声音”。我懊恼死了——闹了半天,最后几分钟,我一边对着屏幕自言自语,一边生学生的气!

当天下午,我跟同组的教师交流了直播的问题;当晚,在网上购买了手写板。以后,每次直播的时候,我都不敢掉以轻心,而是在第一时间先询问学生画面和声音的情况,确保直播的效果,每次切换的时候都确认好话筒的状态。有一次,我看到一名学生的空间。在空间里,他描述了自己经历的惊险场面:在数学课上每次都做好准备了,却在困得不行的时候被老师提问。看完后,我忍俊不禁。看来,线上提问有优势啊!我下载并学习了录屏软件,录下自己的直播课。对既重要又难理解的概念,录下微课并进行推送。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家里网络不好的学生回看整理笔记,另一方面也便于我自己找疏漏之处,边教边改。相比之下,学生的直播首秀就自如得多。在第六章快结束的时候,按照惯例需要进行小结。为避免“满堂灌”,我从前都是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制作纸质的总结思维导图,并把做得好的在班里进行展示。如今做线上小结,我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抢单,一共有两个名额。他们分别将本章小结制作成PPT或者视频。总结展示课由学生做主讲人。他们表现得非常积极,很快抢空名额,第三组和第六组开始了前期准备。开播前,我们做了多次线上沟通,对准备好的课件和内容反复推敲。

首次直播时,主讲人从容淡定。学生们看到老师变成“学生”,而学生变成“主播”,都很开心。同样是听讲,他们比听老师的课更放松一些。在主讲人讲课的过程中,有些学生不断插话。平时,我是不喜欢学生插话的;但线上的环境特殊,我倒希望他们更自在、活泼一些。那几分钟任由他们相互问答,一直到提问环节,我才有机会作为“学生”提了两个问题。主讲人回答完问题后,同组的学生觉得不过瘾,还补充了一些。我坐在电脑前,边听讲边记录边提问,在这个过程中感受他们的成长。对学生的直播首秀,我全程做了录屏和分享。我能想象到家长和孩子一起回看直播录像的情景。

因为我的直播首秀出师不利,我才感受到学习的迫切性。从前认为没什么用的东西,今天成为我直播课堂不可缺少的好帮手。巴尔扎克说:“苦难是人生的老师。”我的经历不是苦难,但这些小小的挫折让我在这个漫长的假期里收获多多。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