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杂谈 复学后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读书,以一个教师的身份 “冒名顶替者”戒! 艺术当担负起哺育思想的责任  在语言运用中提升核心素养  因材施教的智慧

第5版:教育杂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杂谈
05
【教之有道】

 因材施教的智慧

□ 朱年强 袁正新

因材施教的缘起

在《论语》中,孔子针对不同的问题给予学生不同的回答,有的是针对同一件事给予不同的回答,有的是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回答。例如,“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这是对同一件事不同人的回答,也是后人总结得出“因材施教”的依据之一。但在《论语》中,孔子并没有明确提出“因材施教”。宋代大儒朱熹在《论语注解》中提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这被看作是“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的最早来源。

国外也有关于因材施教的论述。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开发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赞可夫也指出:“要求一律,就会压制个性,从而也就压制了学生的精神力量。”其含义与“因材施教”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材施教的内涵

因材施教首先要研究“材”,然后才能因循“材”的特点和需要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材”是双向的,即教材之“材”和受教育者之“材”。在因材施教中,“因”是根据、凭借;“材”是受教育者和教材;“施”是施行、实施;“教”是教诲、教育,即依据受教育者和教材施行相应的教育。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对“因材施教”的内涵、教学原则和方法作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

在当今这个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的时代,我们是否可以赋予因材施教新的内涵呢?其实,因材施教中的“材”,不仅仅指的是受教育者,也可以指文本。也就是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熟悉学生、了解学生,而且要熟悉教材、挖掘教材、开发教材。当下的“因材施教”的“教”是把教材作为一种凭借并加以利用的教学行为,是一种把教材当作“媒介”手段来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行为。对教师来说,“因材施教”的“教”与“教教材”在教材的处理上有间接与直接的区别。

因“材”施教使教材从模本走向资源。在教材目标上,要为学生的生活服务,学生通过对书本知识的学习,更多地掌握生活技能,并在生活中进行积极的知识情感体验。教材在目标上要体现学生成长;在内容上既要反映学生的生活,又要体现跨学科知识。

因材施教在教学中的应用

因材施教要正确处理个体和全体的关系。因材施教是解决课堂教学中教学的统一要求与学生个别差异之间的矛盾的最好方法。通常情况下,课堂教学必须在坚持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兼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正确处理集体教学与个别辅导、统一要求与发展学生个性的关系,使全体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好、学有所长。

孔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就是说,对于理解能力强、知识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学时可以讲得深奥些;对于理解能力差、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学时可以讲得浅显易懂些。也就是说,课堂教学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接受能力进行。违背了这个原则,“中人以下”的学生难以接受,“中人以上”的学生的求知欲得不到满足。对于“中人以下”的学生,教师还要“循循然善诱人”,引导他们“不耻下问”,多复习、多练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引导他们扬起战胜困难、不断前进的风帆。只有这样,才能使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逐步成为“中人以上者”,也才能使学习基础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吃得饱”,学习基础差、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吃得了”。

因材施教要正确处理传授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教学中,教师还要依据学生“知”的程度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在《论语•雍也》中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论述,“知之者 ”“好之者”“乐之者”显示出学生的学习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递进关系,只有“知之者”勤奋钻研、融会贯通,才能成为“好之者”“乐之者”。把它运用到教学中,就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正确引导、辨证论治,才能使“知之者”成为“好之者”“乐之者”。

教师应先对教材进行通读、理解,成为“知之者”,再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全面掌握,达到喜欢、爱好,进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直至成为“好之者”“乐之者”。对学生来说,教师首先应采取适当的方法,逐步引导学生由“知之者”向“好之者”“乐之者”转化,并巩固定型,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这样一来,学生就会由被动的“要我学”向主动的“我要学”转化,并以学为乐、以学为趣,从而产生学习上的质的飞跃,实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目标,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因材施教要正确处理教材和学生接受能力的关系。教材的编写与应用,目的都在于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育目的,使学生获得相应阶段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的是根本,教材是工具。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对教材进行整合,才能提高教材对具体教育情景的适用性。教师只有将因“材”施教中的受教育者与教材两者的研究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