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新闻 助力校外培训机构良性发展 山东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媒体开放日活动举行 新闻资讯 兴趣班上乐趣多 日照:入学报名“零证明”“零跑腿” 宁阳县鹤山镇开展暑期“护苗行动” 菏泽市定陶区筑牢生命“安全网”

第2版:新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新闻
02
【记者 调查】

助力校外培训机构良性发展

——来自潍坊高新区的调查报告

□ 通讯员 冯元民

今年春季学期以来,潍坊市教育局高新分局频频接到家长来电。来电中,80%的事关教育培训机构的退费纠纷。

受疫情影响,教育培训行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集中暴露,迎来超长“寒冬”。既要满足群众的需求,又要加强监管,校外培训机构到底该怎么办?近日,记者走进潍坊高新区,通过走访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及多家培训机构,以期找到答案。

把脉问诊 对症下药

位于高新区卧龙街蓉花路的翰林美术学校,受疫情影响停课4个多月。这家有100多名教职工的培训学校,4个多月几乎没有收入,校长愁得睡不着觉。

据潍坊市教育局高新分局发布的《关于高新区民办教育培训市场发展现状调研报告》显示,该区中小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的比例从2017年的32.68%增长至2019年的56.15%,年均增长幅度近12%。需求的激增带来了校外培训机构的超速发展,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针对校外培训机构集中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当地主管部门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规范市场秩序,潍坊市教育局高新分局出台了注册机构专用账户最低余额管理制度,重点防范培训机构一夜之间携款关门情况的发生。

“账户最低余额可以用来解决培训机构受疫情影响的‘燃眉之急’,比如学生退费、教师工资和场地租金等。”潍坊市教育局高新分局安全科科长张建芳说。大型培训机构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提取账户最低余额,这与他们成熟的管理机制和长期以来的资金积累有很大关系。

自疫情发生以来,潍坊市教育局高新分局已经向60余家培训机构释放超过300万元的“账户最低余额”,帮助他们度过“寒冬”。而且,在接到上级关于培训机构恢复线下上课的通知后,高新区立即派出10个工作组,仅用3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对全部培训机构的防疫核验工作,使他们第一时间恢复正常运营,把损失降到最低。

加强监管 规范运营

审批易、监管难一直是培训机构在管理中面临的最大“尴尬”。为此,高新区将对培训机构的监管纳入跨部门协同监管事项清单,建立了培训机构“黑白名单”。自2018年以来,该区共发布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11期,先后引导超过40家无证培训机构主动整改、合法办学。同时,该区还对纳入“白名单”的培训机构实施信誉等级评价制度,加强对其办学行为的监管,倒逼他们提高办学质量。

“信誉等级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师管

理、课程管理、安全管理、服务质量、办学理念、家长满意度等方面,以挂星的形式予以体现,挂星越多,信誉越好。”张建芳说,“培训机构若有违规行为则会被摘星。一旦星被摘完了,不仅会被列入黑名单,而且如果在限期内不能完成整改,还会被强制退出。”

“今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和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联合印发《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对培训收退费及违约责任作出规定。这将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服务行为,化解校外培训收退费纠纷,有效规范培训合同当事人的签约、履约行为,从根本上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张建芳说。由此,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不断走向规范,靠营销、钻空子赚快钱的事情不会再发生了。

如今,校外培训机构普遍存在退费难、课程乱、教师随意变更等问题。“我们正在自主研发全区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争取8月底上线运行。届时将实现校外培训机构设立审批、变更、课程信息公示、课程选择、课程管理、收退费、信用等级评价、投诉公示、招生广告公示等13项功能,在方便家长选择和主管部门监管的同时,也可以降低培训机构的运营成本。”张建芳说。

行业反思 以质取胜

在教育主管部门通过一系列创新性政策助力培训市场复苏的同时,不少培训机构也冷静下来,进行深刻反思,并在主管部门的帮助下采取了自救措施。

面对之前的市场乱象,很多培训机构开始将更多精力放在师资打造和课程提升上,以质取胜。“疫情带给我们的,既是危机也是机遇。”翰林美术学校校长张宜周说,原来,节奏很快,快到停不下来;疫情期间慢下来,有时间进行深度思考了。他觉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是对品牌进行锤炼的好机会。

教育主管部门用一系列创新性的政策,帮助教育培训市场营造更安全、更有序、更健康的发展环境。而对一家家培训机构来讲,在这样不断变好的市场环境里继续深耕下去,最终靠的,还是自身的实力。有了好环境,自强才是硬道理。

这一观点,在业界引起了共鸣。通过这次“寒冬”,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对大家来讲,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不少行业而言都是一次“大考”,但也带来了机遇。通过这次“考试”,大家更加深入地思考未来发展的方向,回归教育的本质和初衷,才能在这条道路上走得长远。

政府部门主动作为,以一系列政策及时救市,在优化服务中改善环境;培训机构加强自律,用办学品质实现自强,在抵御风险中寻求发展。这可能是疫情之下,培训市场重返“春天”最有效、最实际的出路。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