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班主任 用心播撒教师的“美” “情书”事件 拥抱孩子的不完美 妙招搭桥 快乐收心 疫情之下,班主任如何安抚学生及家长的焦虑情绪

第4版:班主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班主任
04
【班 主任风采】

用心播撒教师的“美”

——记济南市莱芜区花园学校班主任郑华

□ 通讯员 吴其林

郑华(右二)与学生们在一起 林文/摄

“教师美在哪儿?是举止、话语,还是修养、操守?”济南市莱芜区花园学校教师郑华时常这样问自己。从教24年来,她把一生做教师、当班主任作为至高追求,用心教语文,用心带班级,用心抓管理,像蜜蜂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把师者之美融入每名学生、每位家长的心灵。

师生共读 以文育人

郑华坚信:只要在路上,便会与风景相遇。教语文的她,把与学生共读共悟作为实施“教文育人”的主阵地,在每名学生心中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每接手一届学生,郑华都会把余华的小说《活着》带进教室,利用每天语文课前5分钟时间,用入情入境的朗读引领学生走进主人公福贵坎坷的一生,体会“活着”的意义。每节课前,学生们欢呼雀跃地来到她的办公室,抢着帮她拿书和水杯。“听郑老师读小说”成为全班学生的期待。慢慢地,学生的书桌上多了许多优秀小说,课间、饭后多了学生读书的身影。很多学生按捺不住写作的欲望,创作小说,利用班级循环日记进行小组联合续编。郑华便和学生们把这些作品整理成文集,相互传阅,相互欣赏。

每学期,郑华总会与学生共商书目、共读品悟。读四大名著,读《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林清玄散文集》……课前交流、主题演讲、知识竞赛、故事展演一体化推进。她最难忘的是与学生共读《三国演义》的日子,和学生一起研究章回题目,体会文言文的魅力;课堂上领读范读,突破文言文阅读障碍;小组合作探究,举办“三国超市”;组织“群英诵三国”“梦回三国”读书汇报会,把三国群英带进课堂……《曹操与酒》《畅谈〈三国演义〉中的酒文化》《两看诸葛亮》等文章层出不穷,“诚、信、仁、智、勇”竞相碰撞。

一直擅长理科并自诩“生物无敌”的学生朱圣璟,在阅读展示中学以致用,创作了文言文连载故事《昆虫三国》,共计55回、4.5万字。4月是学校的读书月,郑华每年都会组织师生、家长共同参加的读书汇报会。《梦回三国》《阅读中外经典,争做儒雅少年》《漫步古诗苑,徜徉词海间》……学生自编自导,或歌或诵或演,意气风发、大气豪迈,展现出无穷的书卷魅力。

循环日记 以评暖人

“写循环日记,既能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习惯,又能从中发现学生的思想及心理变化,适时进行点拨引导。”郑华结合减负提质要求,创新实施循环日记写作,为学生搭建“交心”的平台。班内学生4人一组,成员轮流写日记,或寄情于青山绿水,或谈论国家大事,或漫话身边趣事。每周一节日记点评课,评出最佳小组、最佳作者、最佳点评者。

班长王小雅的日记让她记忆犹新:“妈妈,您知道在您去看学生晚自习时,我正在被噩梦惊扰吗?您知道我在被吓醒后,蜷在被窝里哭吗?您知道我早上醒来时,面对空无一人的房间吃早饭时的麻木吗?……亲爱的妈妈,您不知道,当我看到您因为用嗓过度而咳出血丝时,我有多心疼;您不知道,当我看到您眼角的疲惫时,我有多伤心;您不知道,当我看到您因我生病而忧心忡忡时,我有多愧疚……妈妈,我爱您!”读罢日记,郑华的眼眶湿润了,随即写下评语:“作为教师、母亲,我深深地理解小雅妈妈的辛苦与无奈,为懂事、善解人意的小雅感到欣慰,也瞬间明白了小雅作为班长的责任与担当。班长当如王小雅,我们因有这样的好班长、好伙伴而幸福!”王小雅读这篇日记时泣不成声,同学们也备受感染,一股浓浓的真情在班中流淌。当天晚上,又涌现出了更多佳作。

在郑华的引导下,学生们爱上了用写作与灵魂对话。现在读高二的学生张学楷,已在《当代作家》《时代少年》等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他的妈妈在给郑华发来的喜讯中写道:“郑老师,是您开启了学楷的文学启蒙道路,是您的持续鼓励让他保持了对写作的浓厚兴趣和热情!”

尊重个性 以爱育人

作为一名班主任,如何带好班、当好学生的心灵导师?郑华的做法是“尊重个性”——尊重学生,放飞个性。每接手一个班,她首先与学生进行“零距离、多角度、全方位”的对话互动,形成了“以尊重为前提,以活动为载体,培养高情商的中学生”的班级理念。

有一年,郑华任教初三,班里转来一名新生。他眼神冷峻,沉默寡言,脸上总是呈现出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上课时,喜欢的就听,不喜欢的就自己看书,作业基本不做。有一次,他竟翻越学校墙头而出,只为体验一下逃学的滋味。郑华主动找他谈心,知道了他的作家梦,掌握了他爱读书、尤爱读名人传记的习惯与爱好,了解了他见多识广、一身正气、爱憎分明的个性。郑华专门拿出一节课让他讲述在美国的经历,每周班会课让他讲述一个名人故事,同学们开始慢慢地接受并欣赏他。郑华还推荐他担任安全部长,为他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慢慢地,这名学生变得开朗、爱笑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最终考上了理想的高中。“郑老师,是您对我的不离不弃,点燃了我的信心,唤醒了我的梦想。您是我永远的恩师!”他用这样的感恩信向郑华表达感激之情。

郑华还与学生共研体验课程、远足课程、家长课程、人生规划课程等,把立德树人落实到班级管理的每个环节,让每名学生说真话、做好人,做有“根”、有家国情怀的人。“我现在带的‘弘正班’,时时处处张扬着个性的活力。每学期初,我们都会举行‘弘正社团招募大会’,先后成立了弘正书院、弘正科研社、觅知音文学社、演讲与辩论社等20多个社团,定期展示社团成果。”郑华说。她带的“飞翼班”所在教室被评为全市首届“十佳教室”,她研发的“三国课程”被评为“卓越课程”。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在郑华心里,教师的美就像那波光荡漾的康河,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让她神往,让她沉醉,让她追寻。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