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起来 威海市文登区环山小学 民间艺术资源厚实学生成长沃土 信息快递 图片新闻 “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圆满结束 孩子入学 家长入校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威海市文登区环山小学 民间艺术资源厚实学生成长沃土

本报讯(通讯员 孙会杰 于燕来) “古朴素雅的鲁绣、活灵活现的剪纸、精致漂亮的柳编、栩栩如生的泥塑……”走进威海市文登区环山小学的校本课程学习教室,一件件漂亮的作品,让人不敢相信它们出自该校10岁左右的小学生之手。

近年来,该校深入发掘当地民间艺术资源,将其融入校本课程,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学校开发了多门民间艺术类课程,如低年级的二十四节气吟唱与研究,中高年级的鲁绣、剪纸、柳编、葫芦雕刻、烫画、泥塑、花饽饽、吕剧等。学校重点打造了以葫芦为载体的“神奇葫芦”系列校本课程,包括葫芦的种植、葫芦的研究性学习、彩绘葫芦、葫芦烫画、葫芦雕刻与镂空及葫芦丝演奏等课程。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类型的课程,深入研究各类民间艺术。鲁绣小组的学生们在教师的带领下走进鲁绣大师田世科的工作室,了解鲁绣起源,学习鲁绣针法,掌握鲁绣技艺;花饽饽小组的师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胶东花饽饽习俗传承人鲁传燕的指导下,做出了288个小寿桃和一个88斤的寿桃组合,并将其送到开发区敬老院,为20余位老人集体庆祝生日;吕剧课程小组的学生们跟随国家一级演员于艳英学习吕剧,表演的吕剧经典选段《为亲人细熬鸡汤》作为威海市唯一的小学生吕剧节目,被推送到全省参赛。

课程体系逐步完善,随之而来的是专业师资不足的困扰。学校把全区民间艺术领域的“大咖”请进来给学生们当教师。此外,学校还积极挖掘家长义工资源。如,葫芦种植小组的学生在家长义工的指导下,把一粒粒种子撒在了“绿韵综合实践基地”的小农场里。接下来,除草、施肥、浇水、搭架,悉心呵护,并将葫芦生长的过程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记载在观察日记中,见证葫芦的生长。

搭建平台,让学生的作品绽放光彩。为激发学生学习民间艺术的积极性,学校每年都会举行两次以上校本课程成果展示,把学生们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各小组相互观摩学习。此外,还将教学楼走廊打造成摆放学生作品的展馆,让学生们每天都能看到自己的作品,激发他们传承、创作的积极性。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