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师园地 让生命因写作更加精彩 班主任要成为学生的合格德育导师 留心生活多观察 勤写多练不畏难 趣味模式打破体育教学“魔咒” 立足学科素养 发掘育人价值 为学生心理安全构建一张“防护网”

第5版:教师园地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师园地
05

趣味模式打破体育教学“魔咒”

□ 商河县第二中学 张风华

课前热身、知识讲授、学生实践、总结归纳,这一系列流程是传统体育教学最常见的模式。在我看来,教学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随着教学现实的需要进行变革。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趣味化的形式为课堂注入活力,打破传统体育教学的“魔咒”,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运动体验。

打破传统热身“魔咒”。为节约时间,热身时采用的动作相对简单,原地扭脚腕、身体伸展都是比较常见的热身形式。这样的热身乏味、无趣,难以刺激学生的兴奋点。所以教师要选择简单实用、有趣的热身形式。如,在进行体侧运动时,让两名学生相互配合;在两只手掌触摸脚尖时,可以将小玩偶放在脚尖上。在趣味化的运动中,学生自然会喜欢上热身。体育课堂中,很多运动是有针对性的,有的针对上半身,有的针对下半身。热身时,教师要进行统筹,有重点地进行热身。例如,跳远这项运动主要运用下半身的力量,所以在进行热身时,教师必须着力引导学生对脚踝关节进行活动。教师可以画一个圈,将一个玩偶放到圈里;学生站在一定位置,用脚够玩偶。趣味化的小活动让学生对热身有了兴趣,参与热情更高了。在热身的过程中,学生身体的机能被唤醒,很快进入运动状态。

打破运动过程“魔咒”。在运动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喜欢对技术动作要领展开细致讲述,让学生在聆听中识记动作要领,为接下来的运动实践做铺垫。体育教学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这种动态化主要体现在运动过程中。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掌握技法,打破运动过程重说教、轻体验的“魔咒”。例如,在教《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一课时,教师将学生两两分组,让他们开展竞赛性活动。因为学生有了参照,所以在运动过程中愿意主动探索其中的要点,思维快速转动起来。学生与学生相互监督,技能得到快速提升。学生之间相互切磋,课堂瞬间变得灵动、活跃起来。

打破实践训练“魔咒”。体育是一种比较放松的活动,对舒缓学生情绪有积极影响。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强化实践训练,在提升学生综合技能的同时,引发他们的积极思维。可以将传统游戏进行改良,融入现代因子,增强传统游戏的魅力。在参与过程中,学生对传统游戏的内涵和价值有所了解,对体育文化有了进一步感知,教学效果得到最大化推进。例如,在讲《足球脚内侧传接球》时,教师从传统游戏中选择了踢毽子这一游戏形式。学生虽然听说过这种游戏,但没有在课堂上实践过。教师将踢毽子游戏和足球脚内侧传接球相结合,其趣味性和综合性更强,给学生带来的体验更强。

托尔斯泰认为:“成果有效的教学绝不是强制的、灌输式的,而是兴趣的激活。”趣味模式能将学生的兴趣点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在趣味热身、教法升级、多元游戏中将体育课程的价值彰显出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