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基础教育 外引内改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 德州援疆教师夫妻的中秋节 为学生生命成长开凿“源头活水”

第5版:基础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基础教育
05

外引内改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

——济南市历城区教育和体育局局长李新生访谈

□ 本报记者 张桂玲 通讯员 刘爱君

说到历城的教育,很多家长印象中感觉是差强人意,虽有亮点,难说抢眼;虽说有那么一两所好学校,但整体教育水平在济南市各区还够不上出类拔萃。

然而,这两年,历城这一“教育平地”,已经一步步向“教育高地”强势跃升,其视野之宽广、决心之坚定、条件之完备、形式之多样、崛起势头之凶猛,堪称“异军突起”。

从“爱理不理”走向“高攀不起”,这几年间,历城的教育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我们走进历城,感受这一区域教育的温度。——编者的话

近日,教育部等8部门公开发布《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其中进一步明确要求深化教育“放管服”改革,落实中小学办学主体地位,增强学校发展动力,提升办学支撑保障能力,充分激发广大校长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师生才智充分涌流、学校活力竞相迸发的良好局面,推动基础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

济南市历城区近年来通过打造良好教育发展生态、改进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机制、筑巢引凤吸引优秀教育人才、改革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等系统设计和系列举措,提升了中小学办学条件保障水平,改变了师生的精神面貌,形成了学校竞相发展、师生蓬勃向上的良好教育发展态势,中小学办学活力得到了有效激发。近日,本报记者就这一主题专访了济南市历城区教体局局长李新生。

记者:李局长,近期,济南市历城区因集中引进了14名国家级、省级优秀校长和教师而引人注目,特别是在一个区县能拥有3名教育部名校长领航工程人选,这在全国不多见。但据我所知,此前历城区的基础教育发展并无特殊优势,引进优秀校长和教师的条件也并非特别优越,历城区是靠什么吸引他们的?

李新生:首先是上级领导高度重视教育。我们历城区委、区政府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始终坚持把“教育第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支持的政策,有利于我们通过机制体制创新,在全区教育系统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以满足名师名校长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其次是我们更“懂校长”。一路从教师、校干、校长的岗位上走过来,我了解作为一名有理想、有追求的校长内心深处最需要的是什么,所以能与引进的名师名校长描绘出方向一致的发展蓝图和共同愿景,实现精神上的同频共振,并能让大家感觉来到历城能干事,能干成自己想干的事,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人生价值。

记者:这些名师名校长到历城区后,在教育改革发展中主要做哪些工作,起什么作用?

李新生:我们主要通过“搭台子、给位子、压担子”的途径,要求这些名校长名师在办好一所学校、教好一个学科的同时,使其所在学校成为全区校长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培训基地、“黄埔军校”,以释放名师名校长的“鲇鱼效应”和“叠加效应”,带动和影响更多校长、教师的成长,激活历城教育一池春水。

在具体实践中,历城区教体局以引入的人才为引领,开展项目式教育教学研究和培训活动,进一步彰显名校长引领教育发展的使命责任,提升名校长思想引领、实践创新和专业发展的能力。积极培养中青年校长,精心遴选有培养潜力的中青年校长进入名校长工作室学习研究,努力促使中青年校长向更高层次发展,助推他们走向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充分发挥齐鲁名师名校长、教育部名校长领航工程人选的示范、辐射、带动、引领作用。比如,我们引进的教育部领航工程人选孙镜峰校长,从4月份开始在全区拉开了“大概念单元教学”主题系列培训的大幕,来自各小学的130多名语文、数学、英语、美术和体育种子教师和校长参与其中,目前已初见成效。

记者:引进名师名校长等优秀教育人才固然重要,但如何避免发生“引来女婿气走儿子”的问题?如何进一步调动本地校长这支校长主体队伍办学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李新生:作为教育主管部门,我们主要是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发展生态,努力营造校长们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在校长队伍建设方面,坚决推进“能者上、庸者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体制机制改革,让适合当校长的人“在其位、谋其政”。

在今年的校长队伍调整中,我区有3所学校的校长经综合考虑并结合个人意愿调整到其他学校担任副校长,到了更适合他们发挥特长的岗位。此外,还有几位校长,我们根据末位淘汰等原则,直接免去了他们的校长职务,成为一线普通教师。还有的因为年龄大、岗位不适应、跟不上发展节奏等原因,主动退出了校长行列。所有调整的校长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均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为了助力薄弱校快速提升发展,我们把多年的“老大难”学校纳入了历城二中教育集团,形成了“换将帅、强后盾、双轨助力”的发展模式,短短一个月就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比如,百姓心中的“老落后”王舍人实验中学、唐王街道、彩石街道的教育士气得到了迅速提振,百姓有了信心,师生的精气神有了极大提升。

记者:在本地教师队伍建设、调配、培养培训机制方面,有哪些改变?

李新生:在教师队伍调配过程中,以往不成功的原因大多是干得不好或不想认真干的,或者通过各种关系渠道要求调动的教师。这在无形中打击了那些勤恳敬业、踏实教书育人教师的积极性。今年新出台的教师调配机制,则彻底打破了这个怪圈。“干得好”成为教师调动的首要条件,并充分尊重校长的用人自主权,干得不好的不能调动,对方不需要的或考察不合格的不能调动,以此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有效杜绝了因为教师调动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

与此同时,近年来,历城区通过到知名师范院校选聘和社会公开招聘等多种途径大力补充优秀青年教师,研究生占比逐年加大,并建立了“名师带动、专业指导、梯次培养”的教师队伍培养机制。全国德育名校长邹胜、齐鲁名校长李成泉等一批省级名师名校长驻扎在我区薄弱学校手把手培养教师,在全区教师中形成了“比干劲、比能力、比业绩”的良好发展态势。

记者:历城二中作为全国名校,近年来也成立了历城二中教育集团,发挥名校带动和专业引领作用。为什么历城区只建立了历城二中一个教育集团?如何带动区域基础教育发展?

李新生:建立教育集团带动区域教育发展,首先集团领航校自身要有强大的“造血”功能,既要有能力“输血”,还不能被成员校拖垮,不能“削峰填谷”。实事求是地说,目前历城区只有历城二中这所学校有这个能力,所以我们把精力聚焦于实实在在地进行业务指导和经验输出。比如,历城区依托历城二中少年科学院成立的历城区少年科学院,在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做出了较有成效的探索,目前成为历城教育一张闪亮的名片。

当然,在集团化办学过程中,在以行政力量推动学校体制机制改革的同时,我们更加注重教育集团的民间性质和品牌带动、专业引领,解决行政力量不容易推动等问题,吸引教师积极主动参加历城二中教育集团举办的各种业务培训。比如,全区以级部为单位开展的“集体大教研”模式,对于加快教师思想、理念、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起到了“高效、高质、高能”的引领作用,努力在教师群体中形成“人人渴望成长、人人努力成长、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发展局面。

记者:理顺了校长和教师队伍管理机制,调动了校长办学育人、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历城区的教育改革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当前,您对历城的教育改革发展如何定位,有哪些期待?

李新生:实事求是地讲,教育发展非一日之功,历城教育虽然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教育干部、教师队伍的培养等问题,需要一个过程。具体到教育教学改革的问题,我认为,一定要按教育规律办事,不能急功近利,盲目跟风。

目前,我们获得了一些认可,得到了一些好评,只是因为我们做了教育本来应该做而原来没有做好的事情。比如,如何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问题,“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我们从最基本的规范办学、开齐课程、重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方面入手,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久久为功。我们要时刻保持自我反省、自我否定的状态,找到归零心态,自我反思,再出发。

在我看来,教育不是工业,而是农业,而且是传统农业,需要和风细雨、精耕细作,重在传递爱心、培养兴趣、养成习惯。“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历城教育当前有了很好的变化,有了良好的教育改革发展的态势,有了重新定位再出发的良好态势。下一步,我们还要保障办学的自主权,提升办学的保障能力,完善宏观管理和内部治理机制,增强学校办学的内生动力。我们相信,只要坚持沿着立德树人的正确方向走下去,历城教育未来的路子一定会越走越好,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济南市历城区教育和体育局局长李新生

济南市历城区委书记和今年新引进的名校长、名师座谈

济南市历城区易安小学的精彩大课间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