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要闻 全省研究生教育会议在济南召开 冷链物流技术创造“中国奇迹” 省教育厅召开全省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会议 我为红领巾添光彩 2020青年学者泰山国际论坛线上召开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出台 共沐教育均衡的暖阳

第1版:要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要闻
01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冷链物流技术创造“中国奇迹”

□ 记者 廉德忠 通讯员 杨毅 姜华

“哇,快看,鱼动了,‘活’了!”

2019年12月,在海南举办的“2019第十三届中国冷链产业年会”现场,与会人员一同见证了“奇迹时刻”:从山东到海南路程长达2700公里、脱离水超过36小时的大菱鲆和半滑舌鳎放入水中后,很快游动起来!创造这项无水活鱼运输“黑科技”的,是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张长峰博士带领的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团队。

这只是该校冷链物流技术领域的一项代表性研究成果。近年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发挥专业优势,以冷链物流技术研究为重点,走出了一条富有职业教育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

打出科技创新“组合拳”

谈起无水活鱼运输,张长峰介绍说,这项技术涉及生物保活、制冷设备、信息技术三大应用领域,核心在于运输之前将鱼类“催眠”,运输过程中无水或少水,运输环节全程温控,到达目的地后对鱼类进行“唤醒”。常规物流需要鱼、水比为1:3,成本昂贵,且活鱼率很低,而这项技术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鱼类成活率。

近年来,该校把科技成果转化成技术和设备,推向了祖国大江南北,直至走出国门:无水活鱼运输、蜜桃保鲜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中药材溯源体系、健康肉工程体系建设,在全国领先;复叠制冷循环机组打破了欧盟设置的技术壁垒,出口到法国。

“任何一项科技创新成果,都不是孤立的,而是跨学科的组合,需要多门类、多学科的集聚。”该校科研处处长张咏梅说,无水活鱼运输集成技术的成功除了研究团队的努力外,更多的是集合了学校信息与艺术学院、智能制造与服务学院等院系的人才和专业资源,许多技术性和基础性的问题才得到了有效而科学的解决。

“打出科技创新的‘组合拳’,我们才能创造冷链物流的‘中国奇迹’;整合校内资源一起攻关,我们才能打造出学校的‘金字招牌’。”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志东说。

科技创新产出技术、方法和设备

值得一提的“中国奇迹”,还有他们研究的蜜桃等生鲜农产品跨境物流保鲜技术。

在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科技成果的产出是技术、方法和设备。革命老区蒙阴县的蜜桃种植面积达65万亩,产量10.4亿公斤,但是受保鲜技术和运输成本的制约,效益一直甚微。该校的农产品贮运保鲜技术重点实验室经过多次实验,成功研究出农产品冷链物流品控技术方法,帮助蒙阴将蜜桃出口至迪拜、新加坡、泰国、俄罗斯等国,创造了蜜桃贮藏3个月不烂果、保鲜期延长50%以上、好果率接近100%的奇迹。截至2019年10月,蒙阴县累计出口蜜桃等果品超过8万吨,出口创汇8000余万美元。

冷链物流技术创新成果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对学校高素质人才培养同样起到了助推作用。2016年10月,在中国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该校的“互联网+水产品无水保活物流集成技术”荣获全国金奖。据统计,近年来,该校学生以应用型研究为依托,在国家、省级大赛中屡屡获奖,获奖人数和位次均位居全国、全省前列。与此同时,据不完全统计,该校有王琪等20余名学生在全国各高等学校攻读海洋生物、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等相关应用领域的博士和硕士学位。

“我校人才培养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绩,得益于政产学研用一体化融合发展策略。”该校分管科研工作的副校长张宗国介绍说。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36年,现在隶属鲁商集团,是一所应用型高职学校。他们发挥冷链物流技术研究优势,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教育教学、服务产业民生的多重效益。

据介绍,该校创建的山东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山东省近200家重点冷链物流企业、900多个冷库、1000余辆冷藏车、300多个冷柜的温度运行状态在线监控,月均获取有效冷藏数据上亿条,技术服务覆盖全省16市的82个县(市、区),打造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山商模式”。

平台建设迸发创新活力

创造“中国奇迹”的背后,必然有一支强大而专业的科研和教师团队,有坚实而宽厚的创新研发平台进行支撑。2019年,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引入孙崇德教授为特聘专家,建立了我省第一个职业院校的“泰山学者工作站”。

到目前为止,该校先后成立了“凌晓峰院士工作站”“孙崇德教授工作站”以及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农产品贮运保鲜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云商务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和机构。借助这些平台和科研机构,该校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培育领军人才和高素质大国工匠等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成为职业院校科技创新的“先行者”。

为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该校制定完善了《关于鼓励创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办法》《关于促进创新平台协同高效发展的办法》《科研奖励办法》《科研平台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和办法,激发了科技研发、转化的热情与潜力。近年来,该校各院系与校内科研平台构建了内部产学研深度融合体系,共同承担国家级课题1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项、省部级项目课题37项,完成“863计划”等国家级项目9项,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30余项,获得专利和软件著作权400余项。

“科技创新强化了学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度,厚实了教育教学基础,为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探索出了可行路径。我们将不遗余力,把学校打造成独具魅力的 ‘职教高地’!”谈起学校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张志东满怀信心。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