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职业教育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师生插画配图成就经典 枣庄市更多学生选择职业学校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探索“产品驱动、生产性学习”教学模式 爱之花盛开的地方 沙场练兵忙 疫情背景下“微目标”教学的设计策略

第4版:职业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职业教育
04
【职 言 职 语】

疫情背景下“微目标”教学的设计策略

□ 郭曼 张君健

“微目标”的含义

以“问卷星”的形式实施在线问卷调研,随机抽取某职业学校10个班级的245名中职学生,其中男生200名,女生45名。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参与答卷,共获得245份有效答卷。统计结果如下:上网课时偶尔注意力不集中的占70.91%,经常注意力不集中的占11.36%;专注力持续0—10分钟的占83%,超过10分钟以后,只有17%的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这表明,中职学生的学习专注力持续时间不长。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到,在微课或者微视频中加入一点音乐元素,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采用“微目标”实施教学,更为有效。

所谓“微目标”,就是将原本较为复杂的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相对简单且具有一定完整性的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知识“颗粒”。中职学校教学内容中的知识“颗粒”一般有3种类型,即知识点、技能点、素养点。微目标的本质就是某个知识点与相关知识点分离,降低教学难度,减少知识容量,增加教学目标数量,使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更加灵活。

“微目标”的设计

“微目标”就是将课本内容进行重组和重设。首先,要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其次,要选择具有挑战性的文字和内容。其设计形式可以有以下几种:1.文字型设计。“微目标”可以用文字表述的形式出现。这种文字表述不但要体现教学内容的准确性,还要有一定的艺术性。如汽修专业中的名词解释——气缸、空燃比、最小离地间隙、上止点等。2.微课型设计。微课的设计短小精悍、主题突出、内容新颖,制作简便实用,便于学生利用碎片时间学习。如离合器的作用、离合器的类型、离合器的调整等。3.图片型设计。有的“微目标”没有必要做成微课,直接用图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就可以了。如汽车零部件的认识、汽车的标志等。4.微视频设计。教师自己录制视频或者去网上搜索视频资源,有很多视频稍微经过剪辑就可以用到课堂上。比如抖音、腾讯视频、爱奇艺视频等。只要是学生喜欢并有利于网课教学的,都可以用于教学。5.动画设计。如汽修专业课中离合器的工作过程、差速器的工作原理等教学内容用动画的形式展示,能够让学生产生直观的认知。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各种有效资源,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资源,使课堂教学形式更加丰富。

“微目标”的设计原则

知识性原则。“微目标”要体现知识目标和素养目标,将课本内容进行精细化管理,分解成独立的知识点,以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出现在网课课堂上。

时间性原则。“微目标”的设计要控制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比如5分钟之内或者10分钟之内。以一个完整的知识点为基础进行拓展和延伸,让学生在观看时节省时间。上网课时,学生完成“微目标”的学习任务也要有时间限制。例如,规定学生在10分钟之内通过观看微课或者微视频完成任务测试。无时间限制的学习是没有效率可言的。

评价性原则。“微目标”的设计要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在观看微课或者微视频的时候,要认真仔细揣摩知识内容,理解和掌握知识目标,教师对其进行合理评价。这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约束力和动力。

测试性原则。在学生观看过程中插入测试内容,只有测试正确以后才能继续观看下一个环节。这种测试方式既可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又能够缓解学生观看视频的疲劳。让学生换一种模式继续观看,效果更好一些。

系统性原则。“微目标”的设计要注重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延展性,有序梳理开发相关学习素材,形成相对系统、有梯度、有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师基于学习内容的难点和重点、认知思维的生长点、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出发,精心设置微视频和微课,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知识,解决好个体学习差异问题。

学生的“微发展”

自主安排学习时间的能力增强。学生都能够清晰地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学习时间上有明显的倾向性和自由性选择,自主调控时间的能力增强。调查得知,经过几个月的网课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安排每天上网课的时间,及时掌握下载学习资源或者上课的时间节点,能够规划一周的学习时间进度。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有的学生不但观看微课、微视频,还学会了制作微课、微视频,其信息化技能水平有所提高。知识的自我检测能力增强。在“微目标”学习过程中,每当完成一个学习任务,通过在线检测或者智能检测,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调控能力得以增强。

总之,疫情背景下,“微目标”教学设计不但适合网课教学,还能在线下教学时渗透实训技能,是让学生适应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作者单位:平阴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