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基础教育 临沂半程中学 “新劳动教育”铺起“成长新跑道” 龙口:六环相扣做好思政课教学 诸城市纺织街学校 扎染特色课程成学校名片 威海恒山实验学校 “高效家访”功夫在平日

第5版:基础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基础教育
05

临沂半程中学 “新劳动教育”铺起“成长新跑道”

□ 本报记者 张桂玲

“这些菠菜叶子比较厚,摸起来比较有弹性,很新鲜!”

早上7点,临沂半程中学的餐厅门前,九年级(8)班班长丁噹与自己的两个小伙伴正跟随校干们一起“验菜”。他们一会儿熟练地将电子秤刻度归零,一会儿将坏掉的菜叶挑出来,或者拿起来闻一闻, 忙得不亦乐乎。像丁噹这样以“小教干”的身份参与学校食堂各个环节的管理,要持续一周的时间。

新体验,为劳动价值观打好精神底色

据了解,“小教干”是半程中学“新劳动教育”课程中的“校园岗位体验”项目之一,旨在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劳动实践,对校园环境和管理制度能多一些理解,与校园里各岗位工作人员之间能多一分互助和支持,从而增强责任感、自主性,并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和劳动素养。像这样的岗位,校园里还有很多,比如整理学校图书,体验图书管理员工作的“小书虫”;提醒师生文明就餐的餐厅“小向导”;清理校园垃圾,灌溉校内绿植,提高学生环保、节水和爱绿护绿意识的“小雷锋”;餐前协助食堂工作人员摆放餐具的“小帮厨”,等等。

这些,只是半程中学“新劳动教育”的“冰山一角”。

学校基于“培养笃学日进、温暖有力的世界中国人”的育人目标,确立了“劳动相伴,点亮人生”的课程理念,围绕“以劳树德、以劳促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5个维度进行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具体分为三大类课程群:一是包含了家政服务、校内岗位体验、社区服务主题的“基础性劳动课程”,二是以传统技艺创作、田野实践、科技创作为主题的“创生性劳动课程”,三是以职业认知、职业体验、职业探究为主题的“发展性劳动课程”。

“三大类课程群各有侧重,又彼此相连,相互支撑。其中,发展性劳动主要指向学生的未来,每名学生将来必定是祖国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劳动精神和价值取向将贯穿他们的一生,因此要从认识上、实践上、志趣上培养学生的职业劳动价值取向,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好精神底色。”该校校长雷明贵告诉记者,设立职业体验课程,主要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劳动观和人生观,从自我认知、环境认知、人生规划3个维度构建职业体验教育一体化的课程主题,帮助学生唤醒自我、发现自我、认识环境、规划人生,最终指向成为更好的自己,实现生命的幸福成长。基于此,学校大胆探索灵活的办学模式,尝试与邻近的几所中职学校合作,如引进了临沂商业学校、临沂电力学校、沂蒙国防教育学校的师资,定期走进学校授课,由毕业年级的学生自定时间、自主选择参与,比如烹饪、木工、金工、电工、医护、电动车、自行车原理及维修等,目前都已成为深受学生喜欢的课程。

“特别感谢母校给了我参与职业体验的机会!”去年刚刚从半程中学毕业的校友杨静说,她初三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了烹饪社团,没想到一下子就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和发展方向。如今,她已经如愿考入了职业学校,成为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的学生。

新架构,让劳动素养在课程融合深处生长

半程中学的“新劳动教育”具体“新”在哪里?

雷明贵说:“简单讲,就是学校所做的不是单纯的劳动实践,而是以其为载体,贯通各学段,连接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互融合。不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机械拼合,而是以学校育人目标为统领,以劳动教育为手段,高度融合了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资源,形成的一体化结构课程系统。”

副校长郑新法告诉记者,以毗邻学校的临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的场地、师资和课程资源为依托,半程中学进行了劳动课程与学科和特色校本课程的统整。每门劳动课的开设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相应的年级开设相关的劳动课程,每个年级一本校本教材,每个年级一个主题,让学生的成长与知识的螺旋上升密切结合起来。

如何与学科统整?以数学为例,一年级在学习数数和编加法题的时候可以嵌入“数数农场小植物”主题,让学生观察农场的作物并将农场中的情景上升为加法题,得出结果,再回到农场情景中去检验;二年级在学习科学自然的种子的认知时,可嵌入“植物的种子”主题,让学生去收集农场内农作物的种子,并说出它们的名称;五年级学生在学习写游记的时候,可以“我眼中的农场”为主题游览校园的农场和基地,观察农场和基地里的主要景物特点,运用学过的描写景物方法,学写一篇游记。

再如,特色校本课程“农耕文明”,可贯穿各年级。一年级主题为“听农业神话故事”,二年级主题为“认识古代农具”,三年级主题为“诵读农耕古诗”,四年级学习农历节气,五年级探究农耕文化,六、七年级以“种植实践”和学习“种植知识”为主,“种植延伸”主要以各年段技能学科为依据进行安排。同时,根据劳动教育课程内容采取适合的教学方式。比如,“种植知识”是在劳技课上以面向全体开设讲座和观看视频为主,“种植实践”以开设种植实践课为主,“种植探究”以组织学生实验为主。在不同的课程主题和教学活动中,有机渗透相应的德育、体育、智育和美育元素。

新农教,筑起新时代劳动新样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劳动教育的内容和载体必须适应新时代的产业结构变化。

“根据当下生产性劳动者越来越具有脑力劳动者的特征,开展劳动教育必然要顺应这一新的变化。”雷明贵认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在劳动中的创造能力。没有创造,劳动只能是简单的重复;没有劳动,创造只能是纸上谈兵。基于此,在劳动课程中实行项目化的教学,以解决项目问题为目标任务,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实现课程目标,是践行“做中学”教育理念和切实提高“新劳动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比如,围绕‘为农场里的植物设计一个智能浇水的装置’这一项目任务,学生就要去学习关于生物、物理、数学、美术等多方面的知识,运用自己的所学所知去改变世界,进而体会到知识带来的魅力和成功感。”雷明贵说。

基于此认识,半程中学将“STEM”教育理念嵌入劳动教育,聚焦学生创新精神培养这一目标,充分利用临沂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开展了“阵地建设、资源挖掘、师资优化”三大行动。建成了一个科技教育特色品牌阵地——新劳动创新实验室,4个实践基地——“奇妙观察窗” “开心试验田” “绿色空间站” “农耕文化陈列室”,现已成为一个微型综合性现代劳动开发区。同时,健全了校内外科技辅导员包括家长志愿者在内的3支队伍,成立了“新劳动记者站”“新劳动导游社”“未来劳动创想社”“果蔬创新栽培探究社”“种植特种兵团”等5个学生社团作为活动阵地。

“学校为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项目化学习提供了强力支撑。”临沂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校长李希伦告诉记者,学生通过学习劳动知识、参加劳动活动、完成劳动任务,学习才会真正发生。比如,学生在粮食博物馆里认知各类农作物品种,在实验室中观测农作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和规律;到试验田里测量不同形状地块的面积,检测土壤的酸碱度,分析土壤成分,配备农作物生长所需养分,选择并运用合适的农具科学种田,参与穿沟、浇水、施肥、播种、盖土等种植的全过程,体验劳动光荣的自豪感,同时也会形成劳动意识、节约意识和发展现代农业意识的创新精神。

“新劳动教育课程不能缺少科学有效的激励性评价机制。”目前,半程中学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日趋完善。在实行动态生成的档案袋评价、劳动实践记录手册评价、设计星级阶段性评价单的基础上,学校又委托科技软件公司成功开发出了劳动教育评价的手机APP,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大数据功能,对学生的劳动实践项目、劳动实践时间,在积极参与、实践操作、服务意识3个方面分别进行自评、组评和他评,并通过发放“劳动实践护照”、评选“劳动达人”等方式,及时给予学生正向反馈。雷明贵表示:“希望我们的新劳动教育能够为学生铺设一条通往成长的新跑道。”

【专家点评】

劳动第一,筑梦未来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党好政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重要论述,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引起强烈共鸣。学校劳动教育蓬勃开展,各地都在劳动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

临沂半程中学为构筑学校劳动教育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提供了强力支撑。学校通过“阵地建设、资源挖掘、师资优化”等积极措施,主动为劳动教育的实施在统筹协调、强化制度保障上下真功夫,通过贯通各学段,连接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等形成劳动教育合力,实现了劳动教育课程化、多元化、体系化、现代化的有机融合。

学校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鲜明的思想性和社会性,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结合当地和学校实际,通过“校园岗位体验”,开设“创生性劳动课程”“职业体验课程”,使劳动项目更细化、更实化、更接地气。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发挥劳动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纽带作用,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唤醒自我、发现自我、塑造自我,认识环境、规划人生。这些具体的措施和学校劳动课程的开发、建设,真正让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和劳动技能成为学生的“必需”,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国家意志落到了实处。

学校教育是培养未来劳动者的主阵地。临沂半程中学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建立新劳动创新实验室,通过未来劳动创想、果蔬创新栽培探究、种植特种兵团等形式,始终聚焦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夯实了基础。

雷明贵校长与师生探讨无人机教授的知识

李玉杰老师向学生们讲解胡萝卜的营养知识

李飞龙老师在向学生讲解无人机知识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