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课改人物 邢凤珍: 从考试变“脸”到历史变“活” 每期话题

第5版:课改人物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课改人物
05

每期话题

问:作为一线教师,日常校内听评课是最主要的校本教研方式。但其流程基本固化,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优点、缺点和建议,年复一年,提高很慢,还有一种“胡萝卜炖胡萝卜”的感觉。怎样在这种教研环境中快速提升个人教学教研水平呢?(广饶县第二实验小学 宋悦)

答:从您的困惑中能感受到您强烈的专业成长意识,您提出的这个问题是基层校本教研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期待学校层面进行自上而下的改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作为一线教师,可以从改变自己开始,突破日常教研困境,实现个体跨越式发展。

建议一:从学生学习事实出发,把“别人的问题”变成“我们的问题”。

在日常评课中,多数教师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课的优劣,然后提出建议。大家最关心的是教师教学的技巧、课堂呈现的气氛。经验丰富或者有资历的教师一般会充当学校评课中的权威,青年教师多是从中获得怎么教的技巧。评课本是反馈和诊断课堂教学的,却沦落为评价教师教学优劣的凭借。这样的评课只会使教学研究充斥着论资排辈、经验主义,真诚的相互学习难以形成。

我们不妨改变一下听课、评课的角度,以“学生学习的事实”为依据,站在改善学生学习的角度,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评课时,首先陈述观察到的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即“学生学习事实”,以事实为证据,反思我们的教学,而非简单地从整体上分析课的优劣。当我们基于“学生学习事实”去观察和评价的时候,我们的评价立场就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变化。我们会和授课教师一起面对教学困惑,“他人的问题”就会转变成“我们共同的问题”。此刻,“评课”已经跳出原先的模式,成为一种立足研究学生学习的深度研讨。

建议二:观察学生学习,从发现“学生的问题”到发现“教师的问题”。

教师只有改变听课时的位置,坐到学生身边,才能看到学生学习的真实过程,才会明白研究“怎样学”比研究“怎样教”更重要。

比如,学生不会学习的问题,并不是仅仅因为学生不爱学、不想学,还可能是我们没有教给他们足够的学习方法,因为学习也是需要学习的。再比如,我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老师教过,学生就会学会”,但是,当我们观察学生学习的过程时,才发现每节课的教学进度与学生的学习进度并不是同步的。教师的教学进度完成了,但是学生并没有跟上,积压了很多难以解决的学习任务。如果没有跟进措施,久而久之,学生就掉队了。学生学习的问题根源在教师教学层面。

日常教研中,专家引领的机会有限,同侪交流才是常态。将日常听课、评课作为一种研究学习的过程,长期坚持,您或同事都能有机会成为真正的教育专家。

(东营市崔燕劳模与创新工作室主持人 崔燕)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