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读书 漫谈我的读书生活 书中世界诗中有灵 画亦含情 额济纳胡杨林    深情描摹孩子的成长与山乡巨变 有情人终无缘 教师书架

第8版:读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读书
08
【开卷有益】

漫谈我的读书生活

□ 林霖

读书,在我看来,一定要有着宋人蒋捷《虞美人•听雨》中的氛围与意境:少年时的迷醉,壮年时的感怀,晚年时的洞察和了悟。一个人,一本书,一次邂逅,一世求索。

很小的时候,便喜欢读书。那时的我活泼好动,有了书却能安静一整天。自然有些字、有些内容是看不懂的,但借助插图,仍能“读”得津津有味。缘分,便是如此的妙不可言吧!

上学后,在几位恩师的影响下,读书更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学的两位班主任李老师、臧老师都是语文教师,一位严肃可敬,一位和蔼可亲,却都是知识广博、热爱读书之人。现在,我仍清楚地记得李老师的口头禅“少说话,多看书”,记得臧老师每周抽出固定课上时间让我们读书、做摘抄笔记。高中课业繁重,我却仍然有幸遇到两位不但重视读“课内书”,也重视读“课外书”的老师——班主任兼英语教师顾老师,语文教师孔老师。在顾老师的影响下,我开始对外国名著甚至英文原版书有了涉猎;在孔老师的鼓励下,我不仅阅读面进一步扩大,也开始尝试写一些作品。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愈加憧憬,并因着这份憧憬和对读书的喜爱,在高考志愿填报时毅然选择了师范院校的中文专业。大学四年,研究生三年,我遇到无数传道、授业、解惑的好老师,也成为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的一名常客。尤其是在我研究生时的导师、文学院教授李掖平先生的引导下,我得以用甄别的眼光,更广泛、更深入、更系统地研读包括文学、哲学、历史、教育等在内的各类书籍。

毕业后,我正式成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有了自己的第一届学生。当100多名10多岁的学生成为我每日生活中的一部分时,我发现,我的生命中出现了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因为想将每一个知识点研究得透彻、做好各个知识点间的衔接而忙得不可开交;第一次因为想将每节课都打磨成一件艺术品,可最后还留有遗憾而变得失落、沮丧;第一次因为自己苦口婆心,想要把话都说进学生心坎里、注入学生血液里,可还是有学生无动于衷而感到痛心、失望;第一次觉得自己好像已经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没有热情去读书、去思考……在熬过了近两个月的痛苦、迷惘之后,我对自己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为什么我备课辛苦、讲课劳惫,学生却常常不领情?经过一次次的比较,我终于找出了自己始终忽略的问题:学生。是的,我在备课时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都是站在“我”的角度上去做的,很少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讲课也是如此,我思考的总是怎样把知识点解释得更透彻些,怎样把知识面拓展得更丰富些,怎样把串词设计得更漂亮些,怎样把画面制作得更精美些;而对学生的反应,我往往会忽略甚至无视。这样的一堂课,感觉良好的只有我自己罢了,学生怎么会欣赏、会喜欢呢?

找到了症结所在,我立马去请教备课组长尹老师。我到现在仍感谢她推荐给我的那本书——陈向明主编的《参与式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她对我说的那一番话——“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学,不只是教师个人的殚思竭虑、闭门造车,更要多学、多思、多问。你想做一名‘苦干型’教师,这不是不好,但学生更期待的是一位‘智慧型’教师”。尹老师的话使我茅塞顿开,同时也让我意识到,想要当好一名教师,时刻不忘读书,给自己充电是多么重要!

在那以后的几年里,我重新感觉到自己就像庄稼地里的小苗一样,在读书中体味着生命拔节的痛快淋漓。我的阅读也不再像大学里那样,只限于教育的“大部头”,而更多地致力于解决教学实际中的“小问题”。除了教育教学论著,我也把目光更多地关注到报纸和杂志上来,比如《中国教师报》《山东教育报》《教师博览》《班主任之友》等。这些报刊贴近课改实际和一线教师的工作生活,真实反映了教改现状和各地的实践经验,亲和力强而且篇幅较短,非常适合在课余时间阅读学习。现在,我坚持“每天读一篇教育文章”,并及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自觉受益颇多。

当我的课堂在跌跌撞撞中逐渐步入正轨后,我发现自己原来读过的书、旧有的知识储备变成了调动学生、吸引学生的一大“锦囊”。课堂上,我不再拘泥于一个个分散的知识点的讲授,而是通过把它们融入一则则轶事、一例例故事等“大背景”,引导学生共同进行解读。比如,读《醉花阴》,我用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斗词”的故事进行导入,引导学生了解 “一代词宗”的非凡才情;赏《黄鹤楼》,我为学生补充“李白搁笔”的故事,并鼓励学生对比阅读《登金陵凤凰台》,用“诗仙”李白的叹咏引导学生深入赏读;学《老王》,我引入杨绛一家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引导学生领悟,越是在艰难的岁月,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越珍贵、越闪光,而生命即使在卑微的尘土中也依旧能开出高贵的花朵;讲《出师表》,我和学生讨论“刘禅”的读音,并从古人名与字的关联、刘禅与其兄刘封名字的关联角度进行正音,让学生不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经过这样的尝试,我发现,学生不但参与课堂的兴致和积极性提高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更深入、更牢固了,更对古今中外的名人轶事、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如今,我成为一名语文教师已有7年。7年的时光,我渐渐褪去初为人师的稚嫩,更一次次惊叹于现在学生的知识之博、思考之深:他们会和我讨论《钗头凤》《孔雀东南飞》背后古代女子的婚姻悲剧,会找我探讨鲁迅笔下“看客”的形象,甚至会同我交流对王阳明思想学说的见解、对围棋“人机大战”的看法……而我在感慨“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同时,也深刻认识到,在学生知识面日益开阔、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做一名阅读型、学习型的教师是多么必要!如果说以前“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话,现在早已不能简单满足于这“一桶水”,更要努力去追求一条江、一条河般的“源头活水”,才能引来学生源源不断的“汩汩清泉”。

一直很喜欢李白的两句诗:“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人生所经历的一切,要在回首望时才更能体悟其中的真味,或喜,或悲,或无喜无悲。我想:我的读书生活也是这样吧!无论是学生时代时单纯而热烈的迷醉,抑或是初登讲台时短暂而痛苦的迷惘,如今用年过而立的眼光看去,都已成为我生命中默然静立的美好。或许有那么一天,当我老了,会在夏日里一个阳光充盈的下午,捧一杯热茶,闭上眼睛,细细回味我读过的每一本书——有些仍然清晰,有些可能已经忘记。我会从血液中找到你,然后对自己说:“遇见,是多么美丽。”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