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杏坛 作家简介 听故事 张炜:文学之巅的“童话”

第8版:杏坛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杏坛
08

张炜:文学之巅的“童话”

□ 本报记者 廉德忠 特约记者 宋俊忠

张炜家养了一只猫,他给它取名叫“融融”。张炜从多个角度给这只猫拍了照片,精心地装在相框里,有序地挂在他书桌右边近两平方米的墙壁上。“融融”用明亮又单纯的眼睛看着我们。这在他四壁都是书橱的珍贵空间里,多少让人觉得有些奢侈。但是,当我们走进他的作品和独特的人生经历,一切便都豁然开朗。

40多年,他写下2000万字,矗立起一座文学“巅峰”

2020年12月22日下午,当我们走进张炜的工作室时,被“震撼”到了。客厅、书房、工作间的四壁全是书橱,里面满满地摆放着他已经出版的各种文学类书籍。张炜用40多年的心血和笔力,书写出一座文学的“巅峰”。

在40多年的写作历程中,他一共创作了近2000万字的作品,平均每天写1000多字,且全部是手写书稿。从这个角度来讲,称张炜是当代中国创作最高产、最勤奋的作家,实不为过。他成名甚早,20多岁时写的作品就获得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27岁时,就发表了其代表作之一《古船》。为了写好这部作品,他特意在招待所找了一个房间,每天从家步行到这个写作专用房间进行写作。《古船》获得了成功,先是获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1986年长篇小说奖”,后被选入《百年中国文学经典》一书。

到现在为止,各地、各级出版社出版的张炜著作已经摆满了他工作间四壁的书橱。其中,《古船》《九月寓言》《刺猬歌》《外省书》《你在高原》《独药师》《艾约堡秘史》等21部小说,是张炜怀着虔诚之心甚至是朝圣之心完成的鸿篇巨制。每天进了工作间,他总是先推开窗户,洗干净手、铺好纸,然后再写。他的长篇小说《你在高原》2010年3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并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茅奖”评委杨云说:“长达450万字的原创长篇小说《你在高原》,是张炜在20多年的时间里创作完成的。”全书分39卷,分为《家族》《橡树路》《海客谈瀛洲》《鹿眼》《忆阿雅》《我的田园》《人的杂志》《曙光与暮色》《荒原纪事》《无边的游荡》10个单元。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系列作品,而是中外小说史上已知篇幅最长的一部纯文学著作。

每每在生活中遇到好的素材,张炜就会默默收集起来,尽心地进行孕育。他说:“任何一部长篇小说,如果在内心埋藏的年头不足15年,我就不会写出来。这和酿酒差不多,依赖时间。”

谈起未来的计划,张炜说:“我的心里面还有好几颗种子,它们在那儿生长。也许过了十几年之后,会有一颗能长成参天大树。”

2020年上半年,50卷本的《张炜文集》由漓江出版社出版发行。日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斑斓志》也已出版发行。这是张炜的第五部古典诗学专著,全书依苏东坡的生命轨迹分为7讲,120余题,一经出版,便在学界引起轰动,发行量已超100万册。在此之前的10年里,张炜出版了4部古典诗学:《楚辞笔记》《也说李白与杜甫》《陶渊明的遗产》《读诗经》。

张炜写小说,也写童话、新诗、诗学专著,其造诣之深、成就之高、影响之远,被世人仰颂。有评论家说,张炜的每种体裁和题材都已达至高境界,只是被他的小说成就掩盖了。

但是,最让我“惊奇”的是挂在张炜书桌旁那十几幅形态各异、让人陡生爱怜的猫咪“融融”摄影作品。

张炜的儿童成长史,在他作品中就是“童话”

“除了在野外看到一些小动物,比

如鸟雀和四蹄小兽之类,再就是养狗和猫了。……因为我知道自己多么需要它们的友谊,并且永远不会背弃和伤害它们。可惜这种思想无法表达,我们之间没有通用的语言。但好在我的这种遗憾在很大程度上由猫和狗给弥补了。它们可以与我依偎,相互之间久久注视。它们甚至能够确凿无疑地听懂我的一些话语。”这是张炜回忆童年时写下的一段话。张炜文学创作中有很多被赋予了“隐喻”情感的小动物,是与他独特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的。1956年,张炜出生于黄县(今龙口市)。小时候随家人迁至渤海湾畔的林中,远处有一座园艺场,再远处是一个稀疏的村落。由于环境使然,张炜能见到的就是大自然的风景和辛苦穿行于林中的人以及一些蹿来跑去的四蹄小兽。

张炜说,他的文学梦发萌于读初中时。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他经常感受到莫名的恐惧和屈辱,没有人能够与之交流。而这些小动物之于他的,不仅仅是倾听他的话语,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因此,张炜的作品里就有了很多的猫、狗、狐狸和土獾等“主人公”,神秘、童话样的故事一直贯穿他的作品中。

张炜读初中时的校长是一个有文学情结的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校长办起了一份油印文学刊物《山花》,他的很多“作品”就发表在那个小刊物上,这多少有一些令人憧憬的童话色彩。

为了文学之梦,他和小伙伴们四处拜师。那时,他听说某地有一个大作家,原本内向的张炜,和同学一起跑了很远的路,找到这位作家,盘腿坐在炕上,与那位“粉条师傅”认认真真聊了一回文学。在此之后,他曾经三次拜师,织就了一个少年童话般美丽的文学之梦。

张炜说,回忆童年与野地,特别是与动物相处的情景,最先想到的就是它们一起追赶、嬉闹时发出的声音——一种喘息的声音,也是一种亲昵的声音,是它们在大自然中小心翼翼的语言方式。只要是与动物打过交道的人,大概谁也不会对这种可爱的声音感到陌生。这不是象征,而是真实的倾听和回忆。

“从这声音中,我会感到一种气味,看到一种形象。”张炜说,“它们可爱的顽皮的模样,是让我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悲伤苦难的人世间,动物的眼睛、它们的一张张小脸,实在给了我们最大的安慰。动物们也有缺点,但是它们大致还是可爱的、令人向往的;有许多动物即便在道德品质上,也值得我们学习。”

林中的童年生活成为他之后几十年写作灵感的来源,也使得他的文学作品充满了“童话”般迷人的美丽,美丽到只能用“童话”来形容。这不由得使我又想起张炜养的那只猫,那只叫“融融”的可爱的猫咪。这种对小动物的爱与亲近之心,是张炜在寻觅生命中的童话;或是这般的四蹄小兽,成就了一个大作家的生活和写作的童话世界。

儿童文学是了不起的大事业,最怕丢失诗心和童心

在张炜的作品中,有很多儿童文学作品。《少年与海》《寻找鱼王》《兔子作家》《海边童话》《蘑菇七种》《九月寓言》《我的原野盛宴》等十几部,皇皇100多万字,成为青少年的最爱。

张炜认为,儿童文学写作是一个了不起的大事业。他说,比起数字时代浑浊的文风,坚守着儿童文学、自己的童心与诗心,是多么了不起的大事业。他进一步说:“我愿意投入这个事业,不是从现在开始,而是一直向往着,并一直走下去。”

《海边童话》中的10个故事,都源于张炜的亲身经历。“童话里有很多动物说话,这不真实,但是写到大黑怪、麻雀、鱼、海豹,所有的动物我都跟它们相熟,是在长期观察和生活的过程中产生的想象。这些想象对我来说有大量生活积累、生命体验的因素。”

张炜一直认为,没有童心和诗心,就没有文学。他一直写着儿童文学,从十几岁开始,一直到现在。同时,他还出版了9部诗集。他说:“我不是一个专门为某个读者阶层去写作的人,而是写一切能够感动我、让我心中产生写作冲动的人和故事。”

有人以为儿童文学是“小儿科”,是玩玩而已。张炜说,那是大错特错了。写一下就知道其难度了。儿童喜欢的文字是很难写的,因为这需要直指文学的核心。“一个作家如果写出了更多让儿童喜欢的作品,就意味着自己更加靠近了文学的核心。儿童文学比起现在的所谓成人文学,一般来说更纯粹清澈一些。凡纯粹清澈的文学,就一定别有深度。”

张炜认为,儿童文学其实是一切文学源头的部分,所有好的儿童文学一定是成人喜欢阅读的;反过来说,只要是成人读了觉得了无趣味的东西,就一定不是什么好的儿童文学,甚至不是什么文学。在张炜看来,写架构宏大的“史诗级”作品和写一部简单易读的儿童文学作品并不冲突,“儿童文学其实是整个文学的入口、基础,甚至是核心。任何一个作家把儿童文学的元素从整个创作中剥离和剔掉,可能都不会是一个优秀的作家”。张炜说,哪怕自己在写《古船》《你在高原》这种情节复杂的小说时,都始终抱着一种孩子般的好奇与热情,才获得了更新鲜、更质朴的认识和感受。

张炜同时表示,语言问题也是创作中的困难环节。“儿童文学要用纯粹的、诗性的、优雅的、健康的语言来叙述,因为其功能之一就是对孩子进行语言方面的熏陶和教育,告诉他什么是最好、最健康、最简洁的汉语。所以儿童文学创作对语言的要求特别高,它要浅显,又要深刻,还要健康,这样的儿童文学才是典范。”

有人会脱颖而出,读纸质好书是一种幸福

谈起当今新媒体、自媒体对文学的影响,张炜认为,网络时代也好,过去的时代也好,总会有人脱颖而出,这是肯定的。他说,要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网络时代的孩子接触大量网络、数字化,但也不是所有孩子都这样,总有一些不同的个案。是整天沉迷于纸质阅读的孩子还是埋头数字网络阅读的孩子更有利于创造性的发展?

张炜特别看重社会实践和实际行动。他深有感触地说,行走和不行走有什么区别?行走的时候,会看到很多以前没见过的事物,就要问,就要去了解,整个过程要自己做判断,自己处理。如果总是从书上,特别是从网络上获取答案,那都是别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个人判断(命名)的权利就被剥夺了。他认为,孩子也好,大人也好,要尽可能保留个人的权利,把最初的基础判断、把这种处理的过程留给自己,而不是拱手交给他人。他说:“我们不停地接受别人的结果,最终省了脑力,也慢慢不再有个人的见解了。”

张炜对于当前儿童成长的环境深感忧虑:现代数字化、纤维化的生活环境,会使孩子畸形,从形貌到思想都变得很“怪”。这种“怪”一旦普遍化,我们又会视为正常甚至引以为傲。比如,认为当今陷在电游中的孩子多么聪明、将来必然堪当大任等。他说:“我们的未来并非没有希望,但最大的希望可能并不在那些少年身上,而是在健康朴素的少年身上。”

张炜认为,成长就是拥有了许多知识之后,最终回到既简单又永恒的认识上来,并且能够在生活实践中具体地贯彻这些认识。比如,正义、仁善、宽容、谦逊、勇敢、自律、诚实这一类品质,不能随着博学和经多见广而丢弃。相反,是要一生信守的。不然就是学坏。

张炜倡导现在的人不能沉迷于网络,尤其不能沉迷于碎片化、快餐化的阅读。他说:“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读纸质好书都是一种幸福,读真正优秀的儿童文学则是更大的幸福。”

林野是一部大童话,猫和狗是经典动物

张炜的作品有悲天悯人的大情怀。张炜一直向往他生活过的那片树林,到现在依然念念不忘。那是海边的一片很大的林子,人烟稀少,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莽野。在古代,这里是大片的沼泽;直到上个世纪初还有一片片沼泽,是野鸟之类的天堂。再往前追溯,就是古人所说的“人民不胜鸟兽虫蛇”了。这样的环境令人向往。奇怪的是,荒野消失的速度竟如此之快,差不多只是一眨眼的工夫,高楼林立了,汽车穿梭了,一部分浅薄的人欢欣鼓舞了。“现代化”来了。“如果说童话是文学的纯洁无瑕的结晶,那么林野生活本身就是一部大童话。睁开眼就是灿亮的星空,是树林和动物,是畅流的河水,这才是诱人的生活。”

张炜依然如故地喜欢小动物。他说,猫和狗当然是无比可爱的,是所谓的“经典动物”。它们离人最近,能帮助人和安慰人。它们手无寸铁,可是人在许多时候也是无助和孤独的。所以人和动物要好好相处,一起度过属于自己的时光。动物的问题是人类不可回避的大问题,对许多人来说,它们是极为重要的存在。“动物的眼睛所蕴藏的隐秘是我们一生诠释不尽的。对动物冷漠或残酷的人,需要时刻与之保持距离并警惕着,因为这些人一定会摧残我们的生活。”

《我的原野盛宴》就是以这片林子为背景创作的一部充满理想主义和童话色彩的作品。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不仅一再加印,而且好评如潮。

天慢慢暗下来,当我们结束采访,即将离开张炜工作室的时候,张炜一遍又一遍地呼唤“融融”。他说:“我专门为它写的《爱的川流不息》就要面世了。我想让这个‘主人公’与你们见一见,打个招呼。”其情之切切,让人感动。只可惜融融不知藏在了哪里,只是“喵喵”地叫了两声,算是与我们说了声“再见”。这是一个美丽的相遇,一个童话版的《爱的川流不息》!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