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班主任 她是孩子们喜爱的“聪妈妈” 一次特殊的家访 打开心扉的“心情日记” 一条短信 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略谈

第4版:班主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班主任
04
【班 主任风采】

她是孩子们喜爱的“聪妈妈”

——记寿光世纪教育集团东城幼儿园班主任刘聪

□ 通讯员 商荣宾

转眼间,青年教师刘聪担任寿光世纪教育集团东城幼儿园班主任已经13年了。有人问刘聪:“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让你重新选择,你还会选择幼儿园班主任这一岗位吗?”她毫不犹豫地大声回答:“是的,我喜欢!”现在,刘聪还兼任该园教研组组长、级部主任,并先后获得“寿光市教学能手”“寿光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所授课程获得“寿光市优质课一等奖”。

“聪妈妈”的执着与坚守

采访中,刘聪动情地回忆起初来幼儿园时的憧憬与期待。她说,成为一名班主任是非常值得庆幸的事情,这一角色让自己对“教师”一词有了新的认识。初出茅庐,带着满腔热情,面对烦琐的班级事务,管理要“从零开始”,但在领导、同事和家人的支持下,刘聪在感动中接受了一次次挑战,在挑战中得到了一次次成长和锻炼。

刘聪接手的住宿班要是幼儿们在园待一周的班级,需要班主任付出更多心血,给予他们更多关爱。刘聪深知,小小的幼儿离开了妈妈,那自己就是幼儿在幼儿园的“老师妈妈”。把陪伴幼儿始终放在第一位,是刘聪担任班主任的独家秘籍,也让刘聪拥有了幸福的源泉。

每个班级都是一个小家庭,班主任是“一家之长”,刘聪就是28名幼儿最爱的“聪妈妈”。从一开始的素不相识到一两周的朝夕相处之后,刘聪从幼儿口中的“刘老师”变成了“聪妈妈”。称呼上的改变,使她感受到自己被欢迎、被接纳的温暖。其实,幼儿的要求很简单,谁陪伴他们越多、给他们的鼓励越多,他们就和谁越亲。

一声“聪妈妈”,叫起来容易,做起来真的不简单。刘聪在吃喝拉撒睡的小细节上对每名幼儿的习惯和爱好了如指掌,在他们做错事情的时候,会耐下心来正确引导。晚间是幼儿们最难熬也是最需要陪伴的时光。这个时候,刘聪会放下手中的一切事情,投入幼儿中间,同他们一起做区域活动、量体温,看护他们喝奶,给他们换衣服、洗屁股。时间过得很快,也很充实。

一天晚上8点,刘聪正用心地给幼儿们讲故事,她的丈夫来电话了,儿子在电话中用稚嫩的声音问道:“妈妈,你怎么还不回来?”刘聪的鼻子一阵酸楚,再看看班里躺在床上的幼儿们,他们眼中同样流露出渴望被关爱的目光。刘聪只能安慰自己的孩子:“让爸爸先陪你睡,妈妈一会儿就回家。”她把对儿子满满的爱融入故事中,让幼儿们在美好的故事中酣然入梦。

虽然答应儿子尽快回家,但刘聪每次都会食言。待她开车回到家时,儿子早已进入梦乡。这时,刘聪的另一项工作才刚刚开始——给班里的宝爸、宝妈发微信,把幼儿们全天的活动照片、生活照片发到群里。作为一个孩子的妈妈,刘聪深知,这时候,家长们在等待什么。所以,刘聪从不嫌烦琐,有问必答,非常理解家长们。对个别特殊幼儿的家长,刘聪会单独打电话进行沟通交流。当家长们看到孩子们这一天的生活状况,他们会在群里兴奋地交流,高兴得不得了。

“宝宝们站队的时候还挺有模有样呢!”“宝宝们自己吃饭吃得好香呀!”每个细节,家长们都如此关注,所以刘聪也会在群里与家长们热情互动,请家长们放心。就这样,慢慢地,幼儿们越来越依恋“聪妈妈”,家长们也越来越信任甚至崇拜“聪妈妈”。

班主任的分担与成长

人在一起相处就是缘分。同事们在一起干的是工作,处的是感情。刘聪非常欣赏著名作家梁晓声对文化的解释:“植根于内心的修养,不用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刘聪看到后就用笔记了下来,她觉得,这就是每位教师应该具备的4种品德。每天跟这样一群高素质的教师在一起工作,刘聪是快乐的、幸福的。

班主任作为幼儿园最基层的管理人员,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但也给了刘聪无限发挥的可能。在班级里,刘聪带领教师们把无限的潜能发挥到淋漓尽致,努力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去年新年前夕,幼儿园大班级部要以晚会的形式来庆祝元旦。因为从来没有接触过,刘聪心里没底。不管是安全环节、节目效果、音响设备、主持词的串联还是幼儿们的互动、各个环节的衔接,都需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和其他班主任商量过后,刘聪充分调动班级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每位教师的特长,一同规划构思、分工合作。从每个班级的小节目,再到中间互动环节的亮点,刘聪和教师们精心准备,精益求精,几经反复,悉心打磨,直到整场节目完美呈现。在如潮的掌声和好评中,刘聪突然发现,“合作”真的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是让每个人找到自信、迅速带领班级教师成长的好办法。

在班主任这一岗位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刘聪始终都没有放弃。即使有多次机会可以进行岗位转调,她都选择了放弃,依然坚持留在幼教班主任的岗位上。她说:“我和幼儿园有缘分,我爱孩子们,我愿意做孩子们永远的‘聪妈妈’。”

刘聪与幼儿们在一起。刘春蕾/摄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