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科学 图片新闻 办一所有情怀与智慧的学校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创客教育新探索 沂河之畔书韵悠扬

第7版:教育科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科学
07

沂河之畔书韵悠扬

——临沂华盛实验学校“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走笔

□ 李晨

临沂华盛实验学校是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3个学部于一体的12年一贯制省级规范化学校。 2016年,学校全面启动“语文主题学习”项目,推动了新一轮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了全校“大阅读”氛围的形成,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9年10月,学校被评为“语文主题学习项目全国示范学校”。这更激发了全校师生深入进行课堂改革的信心与热情。

为了项目的全面实施,校长马英勇挂帅主持“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首先,加强组织建设。学校成立了专门实验项目工作指导小组,特聘罗庄区教体局小学语文教研员孙玉亮和科研中心主任张锐担任专家指导。其次,落实各项保障制度。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制定实施方案,把具体落实情况纳入量化评优。确保各个学部每周1节阅读课、1节国学课、2节习作课,每天国学晨诵20分钟、班级自主阅读30分钟、宿舍晚读20分钟,创建国学经典校本课程、整本书阅读校本课程和阅读能力考级机制,依托教材、主题丛书、课外读物,全面构建“三位一体”的大阅读体系。再次,积极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配合临沂市“蓓蕾读书工程”、罗庄区每年一届的校园读书节和每学期初的“阅读好时光”活动,学校积极搭建丰富多彩的交流平台,巩固主题学习效果。以“春天”文学社和“春天小报”为主阵地,定期开展“读书会”“朗读者”“故事能手”“创作达人”“国学明星”“汉字大王”等素养活动,展评创意书签、好书推荐卡、思维导图、读书小报、个人作品集、软硬笔书法作品等学生创作,以主题阅读、主题征文、主题活动为引领,营造家校共读、师生同读、全校阅读的良好氛围。同时,进一步规范阅览室管理,斥资创新开辟了初中部环形长廊、小学部书吧、班级图书角等读书场所,为全校师生打造自主阅读的快乐天地。

生活在华盛的每名学生,每天早晨,诵读着国学经典进入校门;每天夜晚,吟咏着诗词歌赋回到宿舍;就餐完毕时,会习惯性地看书,来等候班里其他没吃完饭的同学;睡觉前,会陶醉在世界名著中,和自己的心灵共赴一场深夜对话。

面对新课改实验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语文主题学习”已不是一项学习实验、课改实验,而是部编版教材下的教学样态和教学常态,语文教师也成为语言素养、语文素养、文学素养等过硬的学科专业教师。

科研引领教研,课题研究拉动课程建设

为促进教师对语文教学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及时发现并总结实验推进过程中的问题与经验,依托全校“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大课题背景,学校成立了小学语文骨干团队,分学段、分领域对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小学生阅读与习作素养序列化养成、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单元整体教学等子课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团队教师以研究的小课题推动自己的课堂改革,以教学的小问题促成每周的教研主题,每天阅读一篇科研论文,每周交流一次学习体会,每学期写5000字的理论笔记……在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提炼的道路上,提升自身的专业研究力和学科思辨力。

4年来,团队教师已经顺利完结7个市、区级课题,申报通过并在研4个省、市、区级课题。学校始终相信:教育科研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一名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动力与持久力。

活动激发活力,主题教学带动高效课堂

每年的5月和10月是学校的主题教学月。“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所有教师都参评课堂达标展示。学校从主题教学研究实际出发,按照各个实验阶段推进的具体程度和下一阶段的研究方向,分步骤地确定每学期的教学月主题。以阅读和习作为双主线,扎实推进精读、略读和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研磨组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兼顾阅读和表达“两条腿”走路,实现“语文教师会读书、会写作文,学生好阅读、爱表达”的目标。并且革新课堂评价机制,以“生”为主,以“学”为要,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将表现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一课一得”的理念为引领,推动活力自主的高效课堂建设。依托市、区教研室和“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组提供的机会与平台,学校“小语团队”多人获得省、市、区级“一师一优课”评选一等奖,多人在市、区级小学语文主题学习优质课比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集备生慧”,业务优化推动常规管理

“整合”是“语文主题学习”的核心主张。学校不仅实施“单元整合教学”,完成课内外大量阅读,还整合教育智慧,注重发挥团队教学力量。为提高全体语文教师加入实验改革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消除其在实验初期“不会做”“不想做”“不敢做”的心理障碍,从实验开始,学校就大力改革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以同年级备课组为单位,按分工备课、集体研讨、二次复备、个人创新的流程,共同确定“大单元”任务驱动下的学习主题、学习目标,选取阅读材料,组织学习活动;教师们一起设计并完善本主题单元的结构化课程内容、整体性教学设计、结构性知识技能,确保本单元目标制定、评价内容、环节设计的一致性。在形成并共享备课组集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教师结合班级具体学情、个人教材解读的专业能力和课堂教学经验进行二次创新,形成具备个人特色的课时备课。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观摩、研讨等活动,教师们对部编版教材的基本编排体系结构和教学要素的整合设计有了一定的思考,对单元主题整合教学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秉承“落实核心素养、提升关键能力”的实验精神,遵循“教读得法、自读用法”的备课原则,发挥团队作战、“集备生慧”的力量,学校文科组已形成了具有华盛特色的小学“语文主题学习”集体备课模式,并在全区得到大力推广,获得全学科的高度认可与效仿学习。

在近几年的全区质量调研中,学校小学部和初中部的语文测评均位于前列,语文学科素养竞赛更是有多人拔得头筹。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让学校看到了“语文主题学习”改革的课堂实效,更加坚定了社会各界和家长们参与实验的信心与决心。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系列报道(7)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