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杏坛 书中自有解忧药 庆祝建党百年(三首) 中国十大名楼之蓬莱阁 才有桃花便不同 神圣的旗帜 红红的石榴 背影 “爸爸,我睡不着”

第7版:杏坛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杏坛
07
【非常叙事】

“爸爸,我睡不着”

□ 史生成

“爸爸,我睡不着。”儿子第一次和我说的时候,我不以为然。肯定是寒假期间放松了,玩手机、看电视的时间多了,要睡觉了还因为游戏剧情留在脑中不敢睡觉。所以,听到他这么说,我就很生气。“赶紧去睡,睡不着使劲睡!让你写作业你不写,让你预习新课本也不预习,使劲睡。”我把他简单地搪塞过去了。

“爸爸,我真的睡不着,越睡不着越害怕。”儿子再次告诉我的时候,我和他妈妈都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睡不着怎么办?陪着他?自己还有一堆事等着做呢!我知道他生来胆小,要是时间到了晚上10点甚至11点,明天上学怎么办呢?白天没精神怎么办?“可是我就是睡不着。”儿子委屈得想哭,“躺床上闭上眼睛也睡不着,我害怕。”

想想自己其实也有睡不着的体验,越是想着要睡觉,大脑越清醒。每次睡觉前,心里都有阴影了。今天晚上怎么入睡呢?昨天晚上是什么时间睡的?是怎么睡着的?一切都没有答案,第二天精神特别差。

儿子为什么会睡不着呢?说明他还有过剩的精力去思考问题,所以不困。无序的思考又刺激了他大脑的海绵皮层,他开始天马行空、浮想联翩,自然就睡不着了。我们一般习惯用减压方法,既然睡不着就不要强迫自己,玩一会儿手机,看看电视、读读小说。由于所接触的知识庞杂,又引起大脑新的联系,大脑在新的刺激下产生新的反应。这种方法给大脑减压的过程比较长,看着钟表缓缓移步,自己又不能入睡,心里产生了睡前恐惧症。无谓的事情纠缠在脑海里,有一种颓废的感觉。好好的睡眠时间被浪费了,心里觉得很可惜。

我们大都不会选择大脑增压法,工作一天了很辛苦,还要再学习补充知识,对自己太狠了吧?但这种方法却是最有效的。我们在专注学习的时候往往心无杂念,大脑很容易疲劳。同样,我们在开会的时候,因为客观环境限制了行动自由,更容易让自己犯困。这种加速消耗大脑精力的方法就是增压法,但是它有一个最大的缺点是对自己意志力的考验。试想:谁不想放松一下,斜倚在沙发上把心儿交给综艺节目,或者刷刷抖音,让心儿随波逐流。为了睡觉难道要在深夜收拾房子打扫卫生?忙碌了一天后还要把枯燥的书捡起来拼词读句?这绝对需要一种动力,非必须做的事情必须有人同行,或者称之为监督的力量。

在重视了儿子睡不着觉的问题后,加之以前自己的失眠对策,我觉得应该用增压法。毫无疑问,我变成了他的陪伴同行者。我把小学生国学读本四年级下册《庄子》找出来,告诉他:“今天晚上要是睡不着,我们就从国学读本开始。”《庄子》一书对于儿子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绝对是晦涩难懂,语句又烦冗执拗。正是因为枯燥才能净化他的大脑皮层信息,才能更快地进入睡眠阶段。我的想法是让他听一些高深的学习内容,他会听明白一些,但又不能很好地由词及义,更不能演绎出其他的故事性。时间久了,他的大脑就失去探索兴趣,兴奋螺藻曲线就平顺了,就会进入睡眠时间。这样既把睡前的闲散时间利用起来,又启蒙了儿子平时觉得枯燥无味的国学知识,真是一举两得啊。

我把这个方法告诉他的时候,他的惊诧溢于言表:“要睡觉了还不放过我?我不学习!”但是想到睡不着的那种煎熬,他还是接受了我的入睡疗法,与我一起读第一篇《逍遥游》一遍12分钟,听“喜马拉雅app”里关于《逍遥游》的词句解析21分钟,然后再听电脑原文朗读和词句解析。如此反复,一直到睡着。

我的目的是让儿子学习知识,儿子的目的是有人陪着快速睡觉。在这个“交叉路口”,我们不约而同地相遇了,学习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嘱咐他要认真听,在心里跟读,摒除杂念就会睡着了;睡不着的时候就不要想睡觉的事情,可以换个舒服的姿势,不是睡觉的姿势也可以。果然,40分钟以后,儿子沉沉地睡着了。

第二天,儿子从国学书里面找出《孙子兵法》。“爸爸,《庄子》我听不懂。为什么我们不读这本呢?这本有趣。”的确,《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更能捕捉儿子的注意力。我马上准备好《孙子兵法》的电脑音频,还是按照先读《孙子兵法》原文,再听原文讲解,再听原文朗诵的顺序。这次,我们用了30分钟就睡着了。

睡不着觉是一个危机,也是一个开启学习的良好时机。等到开学以后,我们要把准备入睡时间固定到晚上8:00—8:30。这样,我们每天在入睡前创造了一节课的学习时间,这段时间以睡觉和培养作息习惯为主,不对知识掌握情况做要求。学习内容以儿子的知识角度选择,可以是国学,也可以是科学小实验、植物学、动物学、物理基础知识、写作基础知识、英语听读等,以儿子的知识掌握为选择范围。避免出现拓展性故事题材,缩短大脑思考维度,对知识进行一定的了解即可。

等到儿子说不用听了,我们就停止睡前的学习安排。这个习惯也有可能会伴随他一生,这也是我想看到的。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