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工作研究 在历史、技术、时空变迁中探求大学实践课程制度变革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图片新闻 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点亮好奇心 融入新生活 让每名学生接受更适宜的教育

第6版:工作研究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工作研究
06
【开卷有益 】

在历史、技术、时空变迁中探求大学实践课程制度变革

□ 李存岭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开设实践课程则是基于这一规律进行的有效教育实践。就大学而言,建立科学完善的大学实践课程制度,构建丰富完备的实践课程体系,是促进和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特别是在全面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建立一套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大学实践课程制度,切实发挥实践育人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思考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无疑是一个重要而时新的课题。

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谢艳娟的新作《大学实践课程制度变革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20年11月出版),聚焦大学实践课程制度的嬗变和演进,着力构建了体现实践导向、实践行动、实践育人的大学实践课程制度变革生态系统,深刻阐释了大学实践课程制度变革与社会经济、技术、文化、政治等因素之间的密切联系,系统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制度环境、技术环境、时空场域、思想文化观念、权力与资源调配、教育管理体制与机制等对大学实践课程制度文本、制度执行管理机构、运行机制的直接或间接规约与引导,为我们研究大学实践课程制度变革提供了新的研究维度与路向。

鉴于大学实践课程制度变革过程中存在鲜明的关键节点、因果链、时空转换、路径依赖、强制性或渐进性变迁等特征,该书综合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科学技术学、时空社会学3种理论作为基础理论。其中,历史制度主义是研究依托的核心理论。在该理论框架下,作者从历史比较和制度分析的角度创新性地梳理总结了大学实践课程的变革规律和内在机理。科学技术学、时空社会学是研究依托的辅助理论,作者恰到好处地将科学技术、时间空间等研究维度与大学实践课程制度变革的诱致性因素衔接起来。依据大学实践课程制度变革时间序列和关键节点的划分,该书确立了我国大学实践课程制度所经历的5个变革时期,并分别对各时期大学实践课程制度的制度文本、制度执行管理机构及其管理体制、制度运行机制、制度运行时空场域、制度依赖背景进行了特征归纳和比较分析,也对不同时期中外大学实践课程制度发展演变异同作了比较分析。

鉴于大学实践课程制度变革依托于大学这个载体和平台,该书收集分析了从古代大学到当代大学不同社会时期,影响大学实践课程制度变革的有关教育、经济、技术、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史料,归纳总结了不同历史阶段宏观、微观社会环境对大学实践课程制度变革的影响,并辅以当代大学实践课程制度变革的一手案例实证材料予以佐证,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大学实践课程制度变革的影响因素、演变特征和发展路线。特别是该书对广东、湖北、浙江、广西、云南5个省份高校进行了一手材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总结发现了我国大学实践课程制度文本结构呈现顶层设计与基层落实双向匮乏的缺位状态,面临着校、院、系三重认同危机与多层执行障碍,师生权益在课程制度变革中被忽视并处于利益博弈的弱势地位等5方面突出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该书借鉴国外大学实践课程制度变革经验,对我国大学实践课程制度进行了历史性审视并提出了优化策略,重构了涵盖技术支持系统、组织支持系统、管理体制支持系统、制度文本支持系统、时间支持系统、空间支持系统、文化支持系统、时间支持系统、创新支持系统等八大分支系统在内的大学实践课程制度变革支持系统,归纳提炼出内生型、外生型、内生——外生结合型等3种类型的大学实践课程制度变革模式,为推动我国大学实践课程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有效路径和操作范式。

就像范跃进教授在序言中所述,该书对大学实践课程制度变革的历史传统、特色经验进行了理论化提升,对促进我国大学实践课程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当今时代是社会急遽转型的时代,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对人才的渴求比任何历史时期都要强。实践课程在人才开发和人力资本提升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相信,这本书将给高等教育工作者带来一些新的认识和启发,将为大学的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

(作者系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处长、教育博士)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