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杂谈 从孔子那里汲取教育的力量 抓紧补齐生命教育“短板” 乡村儿童课外读物少 让家长群“简单”点 擦亮校史文化标签

第7版:教育杂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杂谈
07
【舜耕笔谈 】

从孔子那里汲取教育的力量

□ 李成泉

中国的教育应该根植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继承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借鉴和吸收西方教育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走出我们民族自己的教育发展之路。

“诺贝尔获奖者巴黎宣言”提出:“人类社会要在21世纪发展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汲取力量。”

今天的教育改革能从孔子那里汲取什么力量呢?

孔子教育思想中“仁者爱人”的教育情怀、“有教无类”的价值追求、“文质彬彬”的君子人格、“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教学方法、“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师风范都蕴藏着无限的教育智慧,是我们基础教育改革亟待开发的宝藏。

“仁者爱人”的教育情怀

孔子说:“仁者爱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中国伦理的根本价值标准,是调节人际关系的基本规范,是社会礼乐文明的重要根据。

儒家的“仁爱”思想养育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民族精神。孔子的仁爱思想流传数千年,时至今日仍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深入理解和探究孔子仁爱思想并将其发扬光大,既是时代的呼唤,又是教育的使命。

当前教育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并不是什么技巧问题,而是一个爱心问题。离开了爱心,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斯霞曾说过:“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让仁爱成为师生的共同信念,铸造师生共有的“灵魂”。

“有教无类”的价值追求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现代解读就是“教育公平”。“教育公平”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焦点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教育公平”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公平”,说得小些,涉及个人和家庭的幸福,关系着绝大部分群众的切身利益;说得大些,涉及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系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着人心向背和民族未来。

“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促进和维护“教育公平”是时代的呼唤,是人民的要求,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归宿。从国家对教育的大政方针看,“有教无类”已被重新引入当今的教育思想体系中,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教育公平”的缺失在城乡间、地区间、社会阶层间、学段间等都有存在的现象,其缺失主要原因是在教育政策和教育资源配置方面的差异。教育政策影响教育公平,教育资源配置影响教育均衡发展。解决不公平和不均衡问题是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考验。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教育公平”问题也相当突出。学校教育没有给不同天赋和智力水平的学生提供可选择性,对于某些学生而言,接受同一个育人模式是不公平的;学校教育没有给予弱势学生(包括残疾学生、留守儿童、贫困学生、学困生、被欺凌学生)相应的关注和尊重;受功利思想影响,学校只重视升学率,教师只重视尖子生,同一个班里的学生并没有平等的“学校待遇”,有些学生(问题生、学困生)被边缘化问题非常明显。

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发展观,就要注重公平教育,就要把教育与人的自由、尊严、幸福、终极价值联系起来,真正做到“有教无类”,促使每名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地成长,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文质彬彬”的君子人格

孔子的教育思想,以培养君子为育人目标。《论语》中有关君子的论述有100余处。我国素有“礼仪之邦,君子之国”的美誉,传承优秀传统美德责任重大,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具有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的真正的“中国君子”。

“君子教育”对全面塑造学生的完善人格、扩展青少年的价值视野,丰富育人内容有重要意义。新时期,在社会转型期的多元文化背景下,面对复杂的教育形势,为凸显育人特色、增进育人实效,我们提出并实施了做新时代“少年君子”活动。

“君子教育”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礼仪教育、人格教育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为载体,以校园、家庭为主阵地,开展“衣冠整洁、文明礼貌、孝亲敬老、诚实守信、刚毅乐观、知荣明耻”六大主题教育,每个主题设计6个活动,36个“君子教育”活动构建起6年活动体系。

36个“君子教育”活动着力培养学生文明习惯、感恩情怀、诚信操守和儒雅品格,让学生“文质合一”“内外兼修”“行端表正”“知行统一”;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与高尚人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恰当的礼仪行为,塑造完善的君子之德。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教学方法

孔子倡导因材施教,主张“学思结合、知行统一”。这些思想对今天的课程和教学改革仍具有重要意义。宋代大儒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古代所谓“材”是对一个人的整体概括,包括人的本性、禀赋、才能、志向、喜好、性格等各方面要素。然而,当前各级各类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个性化缺失,代之以标准化的强制。

统一教材、统一授课、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评价标准,完全把工厂的“标准文化”搬到了课堂,移植到学校。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生长、生成而不是制造、铸造,尊重、适应孩子个性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孔子还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乐”是孔子的人生态度,也是他追求的人生境界。《论语》以“乐”开篇,通览全书,时时可见,却无一个“苦”字。当前,在教育功利主义思想的驱使下,很多学生厌学、苦学。让学生正确对待压力,学习战胜困难,发扬苦学精神是应该的,只有专注的态度、刻苦的精神、坚韧的品格,才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但今天的苦学已经扭曲、变态、畸形,是对学生的戕害和摧残。学习要出自学生的自发自愿,要顺应孩子天性。否则,只会耗费学生的生命,摧残学生的健康。快乐应该是学习的真谛,是人生的真谛。应想方设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要让快乐回归教育、回归学校、回归课堂。

孔子主张学思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为“学”必须通过“思”来提高,“思”必须以“学”为基础,两者相互为用,不可偏废。学思结合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有利于养成良好的习惯,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思维发展,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这是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一个关键性目标。学习与思考紧密结合,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善于用思考带动学习。善于思考,要努力掌握思考的科学方法。在学与思问题上,我们的教育天平一味地倾斜,灌输式的学习隔离了学习的过程,剥夺了学生的权利,钳制了学生的思维,实际上也没有真正把握学习的本质。

孔子还主张“知行合一”。《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古人云:“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是故不行之不可以为学,则知不行之不可以为穷理矣。”实践是获得真知的重要来源,是思考并获得成果的可靠基础。只有坚持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才能拓宽思考问题的视野,在实践中不断增长智慧和才干。知行合一,既是教育的基本观念,也是教育的基本方法。以“笃行”的思想思考教育,教育要为了生活、引导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从这个角度出发,目前中小学“学什么”“怎么学”等问题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和评估。有些课程除了考试,几乎毫无价值。个别课程是否需要从小学开设,是否需要全民学习,需要我们重新思考。从“笃行”的角度出发,教育的链条不是止于“学思结合”,还需要进一步的“知行合一”。需要让教育设计创造能够满足知识化与行动化的物质环境、流程设计与制度保障。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学校既提供知识,又实践知识,用知行合一的教育模式来培养学生。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师风范

《论语》有言:“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意思是说,默记所学知识,学习而不知厌倦,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有哪一点是我所具备的呢?

孔子被誉为“至圣先师”,其不愧为教师的楷模。如何做一名称职教师?孔子给我们做出了榜样,那就是要做到终身学习、勤勉育人。

“学而不厌”。作为教师尤其要做到这一点。教师是职业的读书人。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要求的必由之路。全球范围内,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正在转变为社会及个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学习越来越成为个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有崇高的师德,还要有深厚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在知识更新异常迅速的今天,如果只满足于目前的知识,那就如逆水行舟,终会被社会淘汰。教师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充实自己,拓宽知识视野,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在我国,教师的继续教育即在职研培已经趋向制度化,教师将是最先进入终身学习体系的一个群体,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教师的一种责任和义务。

“诲人不倦”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是衡量教师是否具有敬业精神的重要标准。教师就应当跟孔子学做老师,像慈母一样热爱学生,以满腔的热情激励学生,以恰当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不厌其烦地教化学生,真正做到“诲人不倦”,成为一名真正的师者。

孔子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以上论述就已涵盖教育价值、教育信念、教育目标、教育原则、教学方法、教师风范等方面。若能把握孔子教育思想核心,抓住关键、扎实推进,一定会有收获。孔子教育思想会在当今教育中发扬光大。

(作者为齐鲁名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济南市历城区华山第二小学校长)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