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学新课堂的几点思考
多年来,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式多种多样,教育领域也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在这一过程中,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成果被肯定和认可,存在的种种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特别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这一方面,现在的课堂还很难帮助学生形成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也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课堂上看,课堂的“表演性”依然存在,课堂上忽视甚至无视学生存在和发展需要的倾向依然突出……这些现象引发了我对课堂教学更加深入的思考。结合教学工作实际,我认为真正的新课堂应当具备以下要素。
新课堂应是开放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设计较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交流讨论的大空间,将课堂上的一切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展开腾飞的翅膀去翱翔,发挥出独特的思维方法去探究。这样,开放的课堂才会有知识生成,才会变得多姿多彩。
新课堂应是思考的。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思维碰撞、迁移升华。有思考的课堂才会有生机、经历、体验和感悟,才能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新课堂应是厚重的。学生在知识、方法、策略、思想、经验、情感、文化、素养等方面有收获,这样的课堂上起来才会有深度又不失趣味。
新课堂应是精致的。课堂上对知识原理的揭示、对知识点的贯通、对关键处的剖析、对拓展处的延伸都要刻画得清晰到位,精致的课堂才能真正让学生把知识学明白、学轻松。
新课堂应是智慧的。学校应鼓励教师使用和开发多种教学艺术,将现代技术、信息化、动感画面融入教学中,有智慧的课堂才能使学生享受学习。
新课堂应是温暖的。教师爱学生、爱课堂,课堂教学氛围温馨、愉悦,学生有尊严。学生在课堂上能感受到暖暖的爱,从学习中获得健全的人格。
新课堂应是有美感的。教学中呈现出课堂之美,教师教得美,学生自然愿意跟着学,体现出课堂的审美特征。有美感的课堂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学生学习的动机更强烈,学习动力更强大,展现出更加鲜活的教学画面。
新课堂应是多元评价的。课堂评价要突出激励性,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综合使用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差异评价、激励评价等多种评价维度,充分体现“备、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新课堂效益还应包括诸多方面的因素,比如教学标准、目标、师生关系、教学方式、方法、手段、技术、策略和评价等,教师必须对这些要素进行完整化、系统化、全面科学的建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关注实施新课堂的内在价值和深层意义,总结和反思新课堂教学的新思维、新理念、新方法,积极打造创新课堂、高效课堂和有价值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