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高等教育 师者映像_我们身边的赵老师 修复矿区保生态 培根润心育英才

第4版:高等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高等教育
04
【走近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修复矿区保生态 培根润心育英才

——记山东科技大学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 通讯员 韩洪烁

在能源界,有这样一支教师团队。

它出身“名门”,由杰出的采矿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等人组成;它至诚报国,围绕国家能源事业开展教学科研;它紧贴现实,在国家和行业发展中,一直有它的身影……这支团队历经岁月洗礼,虽几经坎坷,但一直不忘初心,代代相传,逐渐融“采矿精神”与“干事创业”品牌为一体,形成了“传承担当、敢为人先”的文化气质。

这支团队就是山东科技大学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教师团队,他们彰显着“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风采。领衔的是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院长陈绍杰,他是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在陈绍杰的周围,凝聚着17名老中青结合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他们与煤结缘,钟情于流淌的“乌金”,是学界公认的团结、富有朝气、有凝聚力的集体。

宋振骐院士向青年教师传授知识

“传帮带”里的初心使命

说起这支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教师团队,还要从老一辈采矿人多年来坚守初心使命的故事开始。

在多数人的印象中,煤矿属于高危行业。然而,近年来,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形势整体稳定好转,自2018年起,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降至0.1以下……团队中,年龄最大的是宋振骐院士。他在半个多世纪的工作历程中所研究的就是矿山灾害事故的预防控制。

20世纪60年代末,宋振骐来到山东科技大学任教。他没有安于做象牙塔里的教书匠,而是定期带领学生下矿井劳动实践。哪里有危险,宋振骐就到哪里去学习和锻炼。在他看来,生产一线就是最大的实验室,个人的冒险正是为了千万名矿工今后的安全。

通过在现场的不断调查研究,宋振骐对矿山非常熟悉,提出了“实用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理论,在煤矿安全生产及机械化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这不仅影响了学校采矿学科的发展轨迹,而且直接影响着这支团队的精神气质。从那时起,师者和学者的积淀,浸润着一代代“能源人”,成就了如今的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教师团队。

陈绍杰介绍,矿业学科一直稳若磐石,始终有大师“传灯”,除了宋振骐院士,还有李白英、蒋国安、史国华、郭惟嘉等一大批老一辈采矿人。他们彰显了对于改革煤矿开采、为祖国能源行业奋斗一生的决心,使矿业学科一步步发展成为全国高校师资力量、人才培养和科研能力最强的学科之一。

就这样,在引路人的精神铸造和采矿精神的代代传承下,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团队涌现出一批黄大年式的高素质教师。他们学识渊博、爱岗敬业;他们淡泊名利、至诚报国;他们躬身教育、成就卓著。通过自主培养和引进,这个团队目前拥有包括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在内的在国家层面上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国家教学优秀成果奖、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他们获得了多项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奖项和荣誉。

作为宋振骐的山东科技大学“得意门生”,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实验室主任蒋宇静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下,接续了老师的可贵品质。30余年来,一直与矿山打交道的他,“泡”在煤海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丰硕的科研成果,为推进地层环境控制研究、发展岩土工程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团队成员紧密团结,前辈严于律己、率先垂范,提携后辈毫不吝惜;年轻学者在这个团队里如鱼得水,快速成长。对此,青年教师刘学生感触颇深。他表示:“陈绍杰对科研和教学严谨认真的态度,教育、影响着我们,让我们浑身充满科技报国的动力。”2017年留校任教的他,两年后便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实现了学校在该项目上零的突破。

“十三五”以来,团队在科研和育人工作上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全国高校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10余项,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个人荣誉称号50余项,以实际行动改变人们对“煤黑子”的印象,不断书写着动人故事。

陈绍杰与青年教师开展实验研究

精耕细作在“人才沃土”

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教师团队老中青三代无一例外把“立德树人”作为首要任务。他们根植中国大地,立足行业需求,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一直默默精耕细作在“人才沃土”上,培养出了一大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人才。

行胜于言。团队的每位教师用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科研和做人态度。86岁的宋振骐工作日程表仍然排得满满的:到应急管理大学(筹)讲学;参加“百名专家淄川行”暨科技成果引进洽谈会;参加“科创中国•智惠延安”能源化工高质量发展高端论坛;奔赴陕煤榆北煤业有限公司等煤矿企业现场指导生产……“只要中国煤炭事业需要我一天,我就会奋斗一天,永不止息。”这位耄耋老人对自己奋斗一生的事业心心念念,工作起来不知疲倦。

“以院为家”,这是很多人提起陈绍杰的第一反应。“印象中,陈老师办公室的灯在晚上12点前没有熄灭过。每次看到这盏灯,我都会想:老师还没走,我现在回去是不是太早了?”这盏灯已成为督促他们学习的“航灯”。而一向急脾气的教师谭云亮,面对学生的论文格外耐心细致。曾有一篇论文,他一改就是半个多月。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这是一支爱岗敬业、潜心育人的教师团队。他们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团队不定期组织开展“青春大讲堂”“创新创业大讲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启动了“星光计划”,组建了21支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开展头脑风暴、学术沙龙等活动,多维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学生创新之花结出累累硕果,团队指导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19篇、授权专利32项,14支学生团队132名学生奔赴12个省份开展青春“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用知识和技术助力区域和行业经济社会发展。

对学生来说,学以致用是教育教学十分重要的环节。团队教师总是鼓励学生到采矿一线调研锻炼,从实践中了解采矿当前存在的问题。他们只要一有机会就带领学生到矿上现场实习。团队博士生尹大伟长期在矿井一线背着几十公斤的设备进行数据监测,研究煤柱稳定性问题,近4年的实践锻炼让他对矿井的生产工艺了如指掌。2020年,尹大伟的博士毕业论文《顶板——煤柱结构体稳定性能实验研究》获评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为提升教学质量,团队深化教学模式与培养体系改革,建立了实践教学示范体系。他们常常把自己的科研项目搬进课堂,将实例教学、模型教学、启发教学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热情。这种“实战式”教学也深受学生“追捧”。近年来,团队建设了《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国家级精品资源课、《矿山灾害与防治——冲击地压虚拟仿真实验》国家一流课程,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4项。团队教师指导学生获省研究生优秀成果奖9项、省部级优秀研究生论文8篇,获省部级以上科技竞赛奖励117项。在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带领学生打造“智创绿源——中深层地热能开发引领者”创业项目,取得“挑战杯”国赛金奖。

为打造人才培育高地,团队积极与神东煤炭集团、宁煤集团、山东能源集团等企业深度合作,搭建学校主导、地企载体的实践育人平台,积极引导学生到艰苦地区和基层树魂立根、建功立业。近5年,新增29个师生实践实习基地,联合一些行业企业建设了山东省智慧矿山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推动了校、政、企、社联合实践育人。

在沃土的滋养下,近几年,毕业生中涌现出了教育部和团中央“全国大学生建功立业先进事迹报告团”入选者高明涛、“感动中国十大杰出矿工”刘辉、温暖全国矿山的道德楷模侯记川等一大批行业优秀人才。

矿区“弃山”成“金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采煤沉陷区的治理要本着科学态度和精神,做好整合利用”。深入一线做好社会服务,是这支团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另一种方式。

早些年吃采煤“资源饭”,很多城市的环境遭到了破坏,遗留了大量的采煤塌陷地,目前已形成塌陷地200余万公顷。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资源型城市打响了“绿水青山”保卫战。

但是,城市近郊采煤塌陷地大型建设利用基础理论相对薄弱,没有形成完整成套的技术体系,急需对矿区环境修复进行科研攻关。陈绍杰带领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教师团队针对我国城市近郊采煤塌陷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对一些老采矿区的地下岩层进行考察、监测、修复、加固,建立了采煤塌陷地建设利用关键理论与技术体系,修复了矿区环境,塌陷地上一个个新城拔地而起,让满目疮痍的矿区重现勃勃生机。

团队在济南建立了示范工程,首次实现了国内外最高标准大跨度数据中心、20层综合楼等大型建筑群在多层采空区上的安全修建与运营。这些研究成果获得了山东省政府的表彰,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如今,该成果已在山东、山西、河南等多地推广应用,建立了多个采煤塌陷地建设利用示范基地,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和示范效益。

团队成员谭云亮作为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长期工作在矿山岩层控制科学研究与教学第一线,他的足迹遍布数百个矿井。他与新汶矿业集团共建“煤矿充填开采国家工程实验室”,与临沂矿业集团共建“深部灾害治理示范中心”,通过“产、学、研”联合攻关,让矿区的“弃山”变废为宝。

如今,对于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教师团队来说,最惬意的就是骨干们聚在一起谈论矿区的发展变化。在他们看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矿区添一抹绿色,比任何荣誉都重要。

为能源科技再加“安全锁”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教师团队抢抓机遇,不断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矿业绿色开发和环境保护方向,优势进一步凸显;水害防治关键理论和技术,大大提高了采矿的安全性;空区治理方向,显著提升了学科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他们寻找难题、直面难题、解决难题,为能源科技上了一把把“安全锁”。

在了解到很多科研单位缺乏矿山地层沉陷灾害专用实验装备的难题后,团队开展了近半年的现场调研、实验方案设计,自主研制了累积变形加载真三轴实验系统、原生断层采动沉陷灾害模拟实验系统等系列实验装备,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首次提出了“充填膏体蠕变宏观硬化”,对煤岩与充填体长期强度及蠕变理论进行创新。该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实验装备和技术应用到中国矿业大学、贵州理工大学、海安达石油仪器有限公司等32所科研院所与高校,专利转化至青岛乾坤兴智能科技公司,产品销售额8000万元。

针对地下煤柱状态难以评价、岩层控制科学选择的问题,团队成员们建立了煤柱长期稳定预测理论,发明了长期状态智能监测系统,提出了煤柱性能提升技术,建立了“煤柱—充填—覆岩”综合减沉技术,在国家能源宁煤集团任家庄矿、山东能源岱庄矿等24对矿井应用,有效地保护了鲁里大桥、时庄小学等桥梁、铁路、楼房、村庄180余座(套/个),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团队成员注重理论教学与科研实践相结合,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基金、山东省自然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及企业课题150余项。其中,煤矿深部开采突水动力灾害预测与防治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采煤塌陷地建设利用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等6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累积变形加载真三轴试验箱获中国专利优秀奖。除此之外,他们还出版著作13部,发表高水平论文145篇,授权发明专利120余项。

2020年12月,山东科技大学进入山东省“冲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矿业工程学科获批山东省优势特色学科。矿业学科建设任重道远。“国家发展进入新时代,学校发展进入‘双一流’建设新时期,学院进入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期,面临着进一步快速发展,上台阶、上层次的艰巨任务,我们还有更多事情要做。”陈绍杰掷地有声地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今,这支由院士领衔,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泰山学者等杰出人才组成,具有国际化视野、老中青梯队人才相益互补的教师团队,紧抓新的机遇,传承创新,砥砺前行,为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