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科学 高校思政课要把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讲清楚 细化环节 让延时服务落地落实 畅享科技 筑梦未来 演绎生命之美的和谐课程建构及实践

第6版:教育科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科学
06
【课改前沿】

演绎生命之美的和谐课程建构及实践

□ 东营市胜利实验小学 王小静

近年来,东营市胜利实验小学以和谐教育思想为原点,积极推进学校和谐课程育人文化的系统设计和整体落实,努力追索课程的生命韵味和生命意义,从课程哲学、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6个维度不断推进和完善课程建设,打造洋溢着生命光彩的课程体系,为“立德树人”校本实践探索出一条有效路径。

一、和谐课程哲学:着眼当下,更放眼未来

我校将“和谐”作为学校文化的生长点,结合“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基于对时代和人生双重坐标的前瞻考虑,提炼了“着眼当下,更放眼未来”的课程哲学,同时将“培养面向未来和谐发展的人”确定为和谐课程的实践理念。

以“当下”把握“未来”,体现了学校课程的价值取向,也确立了课程创新的努力方向。所谓“当下”,指向的是学生的特性、生活及需要。着眼“当下”需要学校课程首先尊重并珍视学生的天性与权利,关注他们当下的生活实际和生活体验,关心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发展需求。而和谐课程所望向的“未来”,不仅是未来社会发展对学生必备素养和关键能力的期待,而且是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一生幸福。

连接起“当下”和“未来”, 以课程之力为学生架构起当下学校生活和未来社会的桥梁,培养学生掌握未来的能力和选择未来的力量,是和谐课程的美好愿景。

二、和谐课程目标:重视质量,更关怀生命

我校将教学质量视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注重打造充盈“生命质感”的教育。学校凸显“生命为本”的课程观,结合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以及国家对“德智体美劳”素质发展定位的基本准则,确立了和谐课程的课程目标,即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生命管理者、文化审美者、独立生活者”5重身份、5种能力且和谐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第一重身份:“责任担当者”。即培养学生成为有责任担当意识的人,小到对自己的学习、对身边的人和事负责,大到关心国家、关心世界。

第二重身份:“问题解决者”。即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生成知识,成为敢于直面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实干家”。

第三重身份:“生命管理者”。即培养学生珍视、热爱生命,学习管理自身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进而有信心和能力提升生命价值。

第四重身份:“文化审美者”。 即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以美影响其情趣、激励其精神、温润其心灵,塑造和谐人格。

第五重身份:“独立生活者”。即培养学生具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劳动意识、处理部分生活问题的自理能力,以及乐于动手、勤于动手的劳动习惯。

三、和谐课程结构:着力特色化,更追求最大化

唯有立体的顶层设计才能全方位实现生命之璀璨。因此,学校致力打造独特的“课程坐标”,形成严密的“课程肌理”,逐步构建了“两化三级五域”的立体整合课程结构模式。

“两化”是课程结构设计遵循的原则,即凸显地域文化、学校品牌的“特色化”,追求课程整体育人效能的“最大化”。

“三级”是从横向维度出发,依据课程知识的逻辑将和谐课程分为3个层级:为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而开发的“再生”性基础型课程,依据学生兴趣、需求而开发的“衍生”性拓展型课程,引导学生走向深度学习的“创生”性探究型课程。

“五域”是从纵向维度出发,基于学生“五种能力”的获得,将“三级”课程整合后,分成立德与修身课程(培养有“责任担当”的人)、科学与技术课程(培养能“问题解决”的人)、身心与健康课程(培养会“生命管理”的人)、文化与审美课程(培养具有“文化审美”的人)和生活与技能课程(培养能“独立生活”的人)5个领域。

四、和谐课程内容:能做“加法”,更会做“减法”

我校和谐课程建设的探索、实践,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点状课程“1.0时代”,着重开发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必要补充;线状课程“2.0时代”,着力研究三级课程之间的关系,打造关联性课程群;巢状课程“3.0时代”,基于学生的核心素养整体培育,努力实现三级课程统整。

纵观整个历程,我校的课程建设做得了“加法”,也做得了“减法”。无论“加减”,课程的核心始终是“人”,是学生今天的成长与终身的发展。过去“1.0时代”做“加法”,是开设“课程超市”,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丰富的课程内容;今天“3.0时代”做“减法”,则是通过整合建立相互衔接、能量流通的课程内容“生态圈”,使学生在营养丰富均衡的“课程大餐”里拓展生命的宽度与厚度。

五、和谐课程实施:看重“教”,更尊重“学”

“着眼当下,更放眼未来”的课程哲学,决定了我校的课程改革实践必定是一场深化学生立场、指向学生未来的教与学的变革。学校依托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整合视域下小学主题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努力探索“学为中心”视角下的“主题教学”新思路。

(一)“教”的变革

1.构建主题教学实践体系。建立核心素养引领下系统化、多层级的目标体系;形成学科内、学科间、超学科资源3种整合策略;确立极具时代、地方、学校特色的教学主题;研发覆盖学生完整生活领域的主题式课程。

2.尝试开启“4+1”课程模式。“4”即每周一至周四采用分学科的课程模式,“1”即周五作为“统整日”,各科教师打破课时界限,模糊学科边界,围绕同一主题开展教学活动,进而把“1”中的理念和策略在“4”的课堂教学中迁移使用。

(二)“学”的变革

1.从先学习后解决问题,走向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校链接学生的生活世界,系统开发项目式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发学习和应用新的知识技能,使他们的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能力得到系统培养。

2.从个体学习走向团队学习。将“问题解决”推向“协作问题解决”,引导学生学习沟通、合作、分享与接纳。如,在“策划数学节”项目式学习活动中,学生以目标相同、能力互补为原则建立团队,共同经历策划方案、修订方案、解决问题、评价改进、组织实施,在持续互动中共同进步、成长。

3.从学生的单一身份走向多重身份。在“‘小口罩’答好‘大考题’”学习活动中,学生像科学家、医学家那样研究、分析,像记者、外交家那样调查世界、发表观点,像艺术家那样思考、创作。在各种身份的体验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日益增强。

六、和谐课程评价:注重导向性,更关注发展性

我校注重发挥课程评价的导向功能,更重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学校设计了《红黄蓝校本课程评价手册》《成长的足迹》《项目式学习档案》等多个评价工具,不仅呈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家长、学生、社区等都参与评价,评价标准的多方位——德、智、体、美、劳等各项素质综合评价,更展现了多阶段的评价方式——过程前评价、过程性评价、综合展示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以项目式学习评价为例。过程前评价,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或准备情况,以便为学习过程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过程性评价,通过评价量表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动机态度、知识应用、能力表现进行“三位一体”的评价;综合展示评价是对成果及展示过程中诸如协作能力、表达能力等的综合评价;总结性评价,通过汇总学生的进步及待改进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学习、对自己有整体性思考,建立自信,进行反省,从而在原有水平上提升。

和谐课程已然撬动了学校育人模式的变革。今后,以和谐课程演绎生命之美,让每个生命朝向幸福与卓越是我们始终不变的标尺和追求。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