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基础教育 一招破解传统送教送研瓶颈 学生“双减”,教师需要“五增” 课后服务育特长 学校动态 智慧课程:给予学生们最好的礼物 昌乐二中:全科阅读促进学生素养全面提升

第7版:基础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基础教育
07
【基教视点】

学生“双减”,教师需要“五增”

□ 李凤英

“双减”政策出台后,社会上好评如潮。从德州市天衢东路小学所做的调查来看,家长们在拍手称赞的同时又有担忧: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减下来之后,质量会不会降低?

为做到“减负不减质”,学校层面推出提供延时服务、提高课堂效率、精准布置作业等举措。接下来,教师该在哪些方面着力呢?

增量深度学习,守好课堂主阵地。“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应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组织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开展探究性学习。在教学设计中,深度学习首先应该设计出学生可参与的学习活动,如采用基于问题的教学设计、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等,以不断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并且注意时时生成新的问题,保证课堂思维的活跃度。

增量精选习题,提高作业质量。教师要对学习目标和学情了然于胸,建立年级习题库,助力精选习题。备课时要统筹安排每节课的作业量,将课堂适当留白,精心安排练习反馈环节,及时查漏补缺,减少课后的书面作业量。

增加师生阅读的饱和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双减”可能会减少书面家庭作业,但绝不会减少整本书阅读时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实行“双减”后,学生多出来的课余时间,教师应引导学生用阅读经典作品来填补。阶梯性、有营养的阅读可以积淀学生应对未来的素养。

增加家校共育力度,助推学生健康成长。家长和教师的相遇是一场爱与信任的邂逅。双方只有各司其职、互相支持,学生才能学得好、走得远。教师做好引路人,家长做好榜样,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汇成一束光,照亮孩子未来的路。

增强教学上的创新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随着学生在校时间的增多,教师只有坚持学习,不断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才能实现教育的多样性,让学生喜欢学校和学习,提升学习效率。教师可以从小处着手,或运用高效、趣味的授课工具,或采用新颖的教育方式,提高授课质量;课堂上除了“一对多”的讲解,还可以组织同伴互助、小组共学,让每名学生都“在场”;课后作业除了有“双基”练习,还要有灵活的主题活动、项目学习、特长发展,让每名学生都喜欢。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能简单地认为“双减”导致了教师负担的加重,而是说,教育改革发展到今天,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和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对教师的能力素质、教育教学和本职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积极投身这场深刻的变革中,以政策执行主体的角色主动参与,积极建言献策,俯身研究,主动作为。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