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培育学校快速“成长”的动力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 培养模式创新筑高“创意工匠”成长平台 为更多优秀毕业生服务山东“搭桥” 图片新闻 昌邑市凤鸣学校 制度化管理保障学生充足睡眠 冠县桑阿镇中学 校园“安全岛”成为学生安全教育课堂 “吃着亲手做的美食,很开心”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举办大学生求职技能大赛 淄博市淄川区洪山小学 特色校本课程让学生快乐学习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培育学校快速“成长”的动力

——寿光市侯镇第三初级中学教育教学改革侧记

□ 刘云龙

寿光市侯镇第三初级中学是一所乡村学校,近年来办学质量快速提升,获得该市2020—2021学年度初中“教育教学质量优胜学校”和“教育教学质量进步奖”两项奖励。一所地处偏远乡村的学校是如何实现这种嬗变的?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走进了这所学校。

“一所学校不能没有文化。校园文化不一定非得‘高大上’,但一定要师生共同创设,一定要体现师生的心血和智慧。”该校校长李玉柱说。学校开展“校园是我家,规划靠大家”活动,发动师生设计校园建设方案,在原有花坛景点、草坪以及成片柳林的基础上,通过添置休息座椅、贴挂咏柳诗词条幅等措施,建设小型休息公园和“文化柳园”,提升教学楼、公寓楼的走廊文化。根据学生发展需求,合理布置小学延时服务活动室,丰富延时服务内容,添加书法、绘画、象棋、跳棋、五子棋等活动器材。同时,学校还注重家校“同频共振”,协助家长“演”好自己的角色,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助推器。

该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把发现、满足和提升学生的成长需求作为教育使命。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把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看作衡量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把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养成教育、民主与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作为学生教育的重点,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成长规律,制订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系列教育计划,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立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兴趣培养,组建创客、机器人、手工制作、书法等社团,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找到伙伴,找到自信的理由,找到对学习、对学校喜爱的感觉。融合学科特点,拓展研发校本课程,组织编写《文苑漫步》《乘着经典的翅膀飞翅》《舞蹈艺术》《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科技教育》等校本活动设计方案,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盘活校内外资源,在校内开辟实验田,在校外建设“践行园”,让学生在田间劳动中了解作物的生长过程,体验收获的喜悦。联系农场、养殖场,开展特色劳动教育,让学生走向田间地头,走进养殖基地,培养劳动技能和生活习惯。组织学生走进潍坊科技馆,让他们近距离感受科技带来的震撼,激发他们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组织学生走进菜博会、农展馆,让他们领略现代农业的创新发展,感受现代农业的蓬勃朝气。

“校园里时时处处弥漫着足够的尊重与自主。每名教师都有出彩机会,都能感知幸福和喜悦。”教师宋怀学说。近年来,该校创造条件满足年轻教师“成长需要”、中年教师“成就需要”、年老教师“尊重需要”。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完善岗位考核机制,以平时检查、抽查及常规性记录的资料为依据,使各项考核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定期举办班主任论坛,以问题为导向,提高班主任的师德师能水平。组建学科教研团队,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化教学评一致性课堂研究,走出了一条“研训一体、任务驱动、项目推进”的教师培养路径。加强人文关怀,开展教师联谊活动,举办新教师欢迎会、退休教师欢送会、青年教师交流会,举行趣味运动会,开展节日欢庆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让干部教师心顺气顺,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