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
当教师以后,我就笃信“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这话是教师们编的。每年农历腊月初八左右进入期末复习备考阶段,一直到腊月二十三,所有阅卷和试卷讲评工作就全部完成了。要知道,忙碌的复习备考、阅卷讲评,对我们来说就是“忙年”。忙过这一阵,春节就真的来了。所以,我总觉得,我们的年是被一张张复习卷、一份份成绩和一张张鲜嫩的笑脸喊来的。
抖落一年的粉笔灰,安安心心享受迎春的快乐。不匆忙的早晨,久违了——清早的从容。
既然享受从容,不如从容到底吧,干脆留在济南过年。我要在济南过出有老家气势的年来。
腊月二十三去大润发买到了糖瓜儿,甜甜的,黏牢灶王爷的嘴没有问题;二十四扫房子,全家总动员扫地、拖地、擦桌椅,清水洗尘,足够彻底;二十五磨豆腐是不可能了,但是买到了卤水豆腐,白白嫩嫩的,能留住福气了;二十六、二十七,买肉杀鸡太豪放了,不符合我们的“人设”,不如去南山赶个年集吧!鲜花莲藕长带鱼,芹菜辣椒甜栗子,满载而归。临走的时候还幸运地在路边捡到一段桃树枝子,更加心满意足。回家后,我把它插在瓶子里,感觉把南山都带回来了。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我使出浑身解数,调动奶奶传给我的独家技艺,和面、揉面、醒面、上锅蒸,可以出锅了。掀开锅一看,第一层白白软软一片,第二层多了红枣点缀,可还是一片……上锅蒸之前,我明明做的是小刺猬、小金鱼、小兔子、蝴蝶和石榴呀?小动物是要给孩子们吃的,希望他们生龙活虎;蝴蝶和石榴是要摆成“花山”,希望我们步步高升。我错误地估计了它们受热膨胀后的体积。爱人笑得不能自持,孩子们在客厅背诵老师教的成语接龙歌“一马平川、川流不息、息息相关”,我在心里默念:对,我做的是“一马平川”馒头,希望全家平平安安,福气如川绵长不息。
大年三十穿新衣,贴春联。春联是友人相送,小篆的“春暖青牛跃,山高碧水流”往门口一贴,门内顿觉春暖花开。我们准备年夜饭的时候,老大已经用彩笔给妹妹的脸装扮一新,可以让她浓墨重彩地过大年了。厨房里的菜品和妹妹脸上的油彩一样,装饰了我们的新年,斑斓多姿。
受家人的影响,我认为饺子是最有仪式感的吃食。没有饺子,一切免谈,没有什么事儿是吃顿饺子过不去的,饺子简直就是美好生活后面的省略号,所以,我享受包饺子的过程。盖帘上一圈圈的饺子,像幸福的涟漪吗?一会儿,它们就会在沸腾中变成圆滚滚的温暖和力量了哟。再看爱人那边,“大肚子”们自由地散放在盖帘上,像将军既任性又威武。他说,他受到的教育就是从容自在才能独占一方天地。我们的教育又会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风风火火地忙年之后,大年初一,我们出奇地平静,抬眼看到前几天插进瓶里的桃枝竟然冒芽了!我这是把春天提前“打劫”到自己家里了吗?
出去走走吧!听孩子们的意见,去五龙潭。太阳暖暖地照着,鱼儿悠闲地游着,满院子的红灯笼在碧水蓝天间摇曳。咦,老家的红灯笼被挂到这里来了吗?欣喜间听到孩子们兴奋的喊声,竟然遇上了朋友大康一家!孩子们自有他们的乐趣,我们大人就斜倚着春风聊天。怎么过一晚上,春天就来了呢?过年可不就是迎春吗?
相遇的美好是因为准备的辛苦吧?柔柔的春风,你可知道,为与你相拥,我们准备了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