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叙事 构建“班级共振场”,让后进生归队 让“异样”绽放出异彩 感恩路上 师生同行 爱上冰雪 助力冬奥 “仙人掌”也有花期 学生的“口头禅”改了 开垦那片荒芜的心灵

第7版:教育叙事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叙事
07
【治班有方】

构建“班级共振场”,让后进生归队

□ 龙口市徐福中学 高殿鹏

每个班级都是一个浓缩的社会,有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有成绩平平的中游学生,也有成绩糟糕的学困生,更有调皮捣蛋的问题生,可谓参差不齐。

作为班主任,我们不得不为个别难管的“问题学生”大伤脑筋。

这不,新学期刚开始,我就发现班里有一名特殊学生。这是一名男生,长得精瘦,一双黑漆漆的大眼睛不停地转着,显得很机灵。可是,他在课堂上根本坐不住,屁股四下扭动,眼睛左顾右盼,逮住机会就说两句话,搅得四邻不安。我查了查他上学年的成绩,不出所料,一塌糊涂。

我不敢掉以轻心,上课时紧盯着他,不许他随意转头,不许他随便说话。每每这时,他的脸涨得通红,嘴唇神经质般地抖动着。一节课下来,他累,我感觉更累。

更糟糕的是,一节课40分钟,我耗费大部分精力和时间去监督他,自然忽略了其他学生。时间久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目光涣散、无精打采,课堂效果很不理想。

怎样去改变这名“问题学生”呢?我的焦虑情绪与日俱增。其实,他并不令人讨厌,只是养成的习惯不好,缺乏基本的自我约束与管理能力。

我耐着性子,压着火气,多次找他谈话,心平气和地指出他存在的问题,并讲清楚这样做的危害,鼓励他改正缺点,力争上游。他每每做出很有决心的样子,响亮地做着各种保证,然而行动上毫无长进。真可谓:虚心接受,坚决不改。

不能放弃!我鼓励着自己,寻思可以结合家庭教育,与家长一起转化他。我急切地约他的父母见面。谁知,没等我张口,他的妈妈便眉锁愁云:“俺家的孩子就是顽皮,从小学开始就管不住自己。老师,您有没有好办法?”他的爸爸也恶狠狠地说:“我不护孩子,经常揍他,但是没有效果。这个难管的熊孩子……”父母无能为力!我非常同情他们,但感觉自己快要抓狂了。

“气急败坏是一名教师最无能的表现。”我暗暗地告诫自己:切不可急躁,急躁无济于事!一天,脑海中灵光一闪,我想起一个著名的实验。

那是日本池口研究室在2012年做的一个实验。实验者将64个钟摆放在同一个实验场,随意地拨动钟摆;所有钟摆都按照自己的节奏摆动起来,整个实验场杂乱无序、嘈杂不堪。后来,所有钟摆各自调整摆动速度,慢慢趋向一致。最后,奇迹发生了:所有钟摆以同一个节奏、同样的速度、同样的声音,整齐划一地摆动起来。

这个实验给人以启迪:宇宙能量同频共振,同向聚合。当一个强大的共振场产生后,置身其间的个体必然会受到影响,在不知不觉中调整自己,完全融入集体。我想:如果这个强大的共振场是一个班级,那么那些难以管理的学生身处其间,必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共振的影响。

真是醍醐灌顶!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怎么会忘记这个著名的实验呢?

一个崭新的教育思路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我发现,以前的关注点是错误的。我不应该紧紧盯住那名调皮捣蛋的学生,而忽略其他44名学生。如果我能构建一个纪律严明、积极上进的班级共振场,那么那名调皮的学生最终定能自动调整节奏,实现与共振场的和谐统一。

接下来,我开始着眼全体,训练全班学生良好的听讲习惯、思考习惯、书写习惯,训练他们课间拒绝疯闹,学会静下心来,课前主动复习旧知识、预习新功课,教会他们主动学习、做学习的主人。同时,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我每节课、每天都表扬进步大的学生,每天选出5名进步最大的学生,在评比栏内为他们张贴小红旗。被表扬的学生越来越多,评比栏内小红旗聚成一片了。1个月后,只剩下那个“捣蛋鬼”的名字下面没有小红旗。

我不动声色,大张旗鼓地表扬那些进步大的学生,肯定他们点点滴滴的进步,并激励他们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课间,不再有学生疯闹、追逐、大声喧哗,大家有条不紊地做着自己的事情。那个“捣蛋鬼”明显遭到了孤立。

我终于看到,他静静地坐着,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样子。他无比羡慕地盯着那些受表扬的同学,目光不时在那些红艳艳的小旗上游走。当看到自己那光秃秃的名字后,目光倏地跳开,仿佛一只猛然受到惊吓的小鸟。

我发现,那节课,他一次也没有转头。他抬起头,认真地盯着黑板,破天荒地举手回答了一个物理问题。下课后,我奖给他一面最大的红旗,并拍了拍他的背,热情地说:“你的进步最明显!你起步最晚,但当战胜了自己,你将是最有实力的一个,你会获得一个崭新的宇宙!”这时,教室里适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个可爱的“捣蛋鬼”脸红了,眼睛里燃烧着两簇亮亮的小火苗。

那一刻,我分明看到,在班级的共振场,所有钟摆按照同一个节奏同频共振了。那步调,和谐一致;那声音,纯净悦耳,足以感动整个世界。

我坚信,构建和谐有力的班级共振场,是让后进生归队的有效方法。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