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健康生活 第一个月圆之夜 上元夜的花灯 闹元宵 舌尖上的元宵节 记忆深处的元宵节

第8版:健康生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健康生活
08

上元夜的花灯

□ 积雪草

隔着厚重的光阴和时光的幕帘,依稀见得千年以前上元夜的花灯如一星渔火,穿越重重尘埃,影影绰绰、千年不灭,照亮了一个民族的兴衰之路,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发展与苦难。

1000多年前,南宋词人辛弃疾的笔下曾有过这样的句子:“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遥想古时候,上元节一定是热闹喧哗、喜庆欢腾的节日,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节日。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放焰火、燃花灯、赏月亮、舞狮舞龙,其乐融融。

也有人说,旧时的元宵节,其实就是今时的情人节。古时男女重礼节、避嫌疑,讲究的是授受不亲,女性不能随便出入社交场所。而在上元节这样的节日里,可以抛弃长幼尊卑、男女有别的旧礼,大家一起欢腾找乐。要不,民间怎么叫“闹元宵”?这一个“闹”字,动感、疯狂,代表着一种心情。

看电视剧《大明宫词》时,我独独记住了一个情节:太平公主在上元节的夜里悄悄溜出宫去,眼眸低垂,轻移莲步。暖风和煦的夜里,在花灯如海、人流如织中,她第一次遇到薛绍。情窦初开的少女——大唐公主的爱恋,盛开在一个上元节的夜里。

名著《红楼梦》中也有多处描写元宵节的场景。第一回,甄士隐抱着英莲去看社火花灯,结果弄丢了女儿。那么热闹的场面,心情却是那样寥落,人物命运的大起大落容纳在同一个空间里,形成鲜明对比和强烈反差,这也是人物命运悲剧的开始。第十八回,元妃省亲,正值元宵节,大观园里银光雪浪、奢华至极。其实,不过是一个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但是皇家贵族无小事,所有奢华都体现在生活细节中。

不管历史怎样起承转合,逛花灯、猜灯谜、煮元宵、放鞭炮都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中最重要的内容,千年不变。

小时候过元宵节,最盼望的事情莫过于提着父亲亲手扎制的花灯,花灯里燃着一根流泪的红烛,踩着细碎的月光,和小伙伴们一起捉迷藏。那时的夜晚远没有现在妩媚——火树银花,霓虹闪烁,流光溢彩。那时的夜晚,是清冷和寂寞的。所以,一盏花灯盛开在夜里显得格外耀眼,微弱的灯光和清淡的月光融汇在一起,加上欢声笑语,足以让我们的快乐盛开。那些快乐来得真实自然,简单透明,没有半分伪饰。多年后,依然盛开在记忆里。

花灯又名彩灯,是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文化产物,源于汉代,盛于唐代。古人的上元节和今人的元宵节演变到今天,寓意已经变得简单和纯粹,那就是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千年花灯,一代代传承下来,照亮眼前弯弯曲曲的路,照亮一个民族的兴旺之路。

又是一年元宵节,街上早早就有了节日的氛围,路边的商家早早就挂出各色花灯。一家家看过去,各色花样都有,虽不及小时候那么隆重,但还是让人忍不住心中生出喜欢。

每年元宵节的夜,我都会放下手里的事情,和家人一起去公园看各色花灯。鲤鱼灯,寓意年年有余;娃娃灯,寓意幸福美满。而我独独喜欢荷花灯,水面上冉冉升起的荷花灯,如一朵荷花,摇曳生姿,那是我们对生活最美好的祝福。

上元夜的花灯数千年不灭,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延续,是一代又一代人祈望幸福安康的美好祝愿。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