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要闻 邓云锋:增强中职教育吸引力和适应性 高质量发展撬动山东“县中振兴”教育新生态 省教育厅与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签署职教战略合作协议 山东高校聚力做强科技创新载体 倾力打造山东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品牌 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 1500名高校青年教师参加教学能力提升省级示范培训 导 读

第1版:要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要闻
01

坚守公平底线  注重内涵提升

高质量发展撬动山东“县中振兴”教育新生态

□ 张桂玲

2021年12月,教育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县域高中建设”。新形势下,县域高中如何进一步满足广大农村学生对接受更好教育的美好期盼?山东省作为全国唯一获教育部支持的乡村教育振兴建设试点先行区,将县域普通高中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和人才发展战略全局统筹谋划,目前已初见成效。新的一年,省教育厅将通过制定《“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分工方案》,强化发展保障,发挥县域高中在乡村振兴中的支点作用。

“坚决舍弃名校光环的‘面子’,要追求教育公平和质量的‘里子’。坚决抑制各地举办‘超级中学’的冲动,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努力实现县域范围内至少有一所教育质量高、群众信得过、示范作用好的高中学校,让更多农村家庭的学生能够在县域范围内接受优质的普通高中教育。”

这是在山东省大力提升县域高中办学质量进程中,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邓云锋一直坚持的观点。沿此方向,昌乐一中、章丘四中、莱州一中、荣成二中、郓城一中、广饶一中等多所优质县域高中的崛起,在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眼中已逐渐成为一种“山东现象”。

以“人民立场”统筹谋划:追求教育公平和质量的“里子”

“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但相较于县域学校,城区学校特别是民办学校或新建学校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会吸引大量优秀教师、生源不断集聚,久而久之就产生教育资源‘虹吸’效应,致使县域普通高中办学质量日渐式微。”谈起影响县域高中发展的关键因素,邓云锋认为,从源头上遏制“县域高中塌陷”现象,就要基于“人民立场”,坚守公平底线,从机制入手,系统谋划,从根本上阻断这一恶性循环。

怎样才能实现各高中的均衡规范发展?山东紧紧抓住“促进生源均衡”“合理规划布局”“明确办学标准”这三大关键环节建章立制,蹚出了一条新路子。

早在2007年,山东省就明确公办普通高中实行市域内属地招生,严禁擅自扩大招生范围,非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不得跨市招生。近两年,按照教育部安排部署,全面落实公民办普通高中同步招生和属地招生政策,严格限制民办高中学校跨市招生行为,推行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校办法,一些地方更是实现了划片(乡镇)招生,有力地促进了生源均衡。

在此基础上,山东省又研究制定了普通高中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标准,禁止设置重点校、重点班,规定新建学校规模不得超过60个班,对超大规模学校划定“底线”“红线”,从制度层面限制了普通高中学校的“无序扩张”。

2015年,山东启动消除普通中小学大班额工程,将普通高中的班额情况一并纳入工作规划,累计投资500多亿元,新建、改扩建普通高中学校321所,新增学位48.37万个,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2020年底,实现普通高中56人以上大班额动态“清零”。强化县域普通高中办学经费保障,实施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将高中生均公用经费调整至1000元,并明确学费标准原则上每3年调整一次。

一系列的制度保障,为山东县域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建立了强大的“防火墙”,装上了“加速器”,撑起了“保护伞”。

以“系统思维”多向发力:构建县中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山东省现有普通高中682所,在校生175.98万人,其中县域高中345所,在校生102.63万人,平均办学规模2975人。县域普通高中无论学校数量还是在校生人数,都支撑着省内普通高中教育的半壁江山。

“如果不能有效避免‘县中教育塌陷’,必然会打碎乡村老百姓改变命运的主要希望。”基于此,山东省不断压实市级政府举办普通高中教育责任,加大市级统筹力度,引导各市进行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推动市域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

以烟台市为例,全域共有33所公办普通高中,其中26所是县中(占比78.8%),县中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全市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水平。为此,烟台市通过优化办学资源布局、改革高中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启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促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同时,不断健全教师补充与流动机制等途径,组织各区市教育部门“组团”到“双一流”建设高校等招聘全日制硕士、博士进入县中任教。

“这种送岗到校、直接面试的方式吸引了大批高素质教育人才到烟台从教,他们逐渐成长为县中的教学骨干和业务能手。”烟台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局长蔡润圃告诉记者,2020年,烟台市打造了“校地协同培养、地方深度参与”的公费师范生培养模式,有力夯实了高中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

以“分类办学”主导方向:县中优质特色发展走向“各美其美”

2015年9月,昌乐一中创办了全国首个、山东唯一的海军航空实验班,将海军飞行人才的培养提前到高中阶段,被确定为海军青少年航空学校。

通过聚焦教育教学、体制机制和综合保障3个方面建设持续发力,昌乐一中先后建成了海军航空馆、特色训练场,逐渐走出了一条适合青少年发展成长和超前培养海军飞行学员苗子的新路子。目前,共有3届82名学生被录取为海军飞行学员,9名学生被大学录取为双学籍飞行学员,各项指标位列全国之首。

“想象一下未来的自己是什么样?你希望将来从事哪种职业?你具备从事这种职业所必需的态度、知识、能力和素质吗?”在章丘四中,从高一下学期开始的“人生规划课”而今已成为该校的一张新名片。

这是近年来山东省倾力推动高中特色多样化发展进程中的两个镜头。

2018年,山东省出台《关于加强高中阶段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根据人口变化趋势、学生就学半径、新型城镇化规划和产业发展需求,合理规划普通高中学校布局,促进其多样化发展。

“《意见》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号:普通高中必将从分层办学走向分类办学。”荣成二中校长王洪志表示,在这一思想的主导下,学校注重从学科优势出发,明确了学校的特色发展方向,提出了“三中心三延伸”的建设模型,即重点建设“明德经典”“戏剧媒介”“写作发展”3个研学中心,并通过“港城书友会”“中学生志愿者协会”“中学生艺术协会”3个志愿平台向社会延伸,构建起“大文科”课程布局,近期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厅组织开展的学科基地评选,目前已被确定为全省首批30个高中学科基地学校之一。

据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建设特色学科构建学校多样化发展格局,有助于推动每所学校立足人才培养需要和自身实际,实现错位发展,各美其美。”这一主导思想,无疑给“新高考”形势下县域高中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办好县中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评价机制是关键。而今,山东教育系统内已凝聚成这样一种共识:必须彻底改变“唯分数”“唯升学”等评价取向,充分尊重县域高中办学实际,实行分类、多元、动态评价,深入推进育人方式的改变,让每所学校每个生命都有出彩的机会,才是衡量县中教育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标准。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