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高等教育 让“春晖”驻足 把雷锋留下 偶然之善 成就团圆 聊城大学 “五分钟微思政课”弘扬雷锋精神 天,我们如何学雷锋 启程

第5版:高等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高等教育
05

山东师大学子伸援手助走失儿童回家

偶然之善 成就团圆

□ 通讯员 崔勇

一张寻人启事,一次机缘巧合,山东师范大学的4名学子在博雅路找到一名离家出走10多天的男孩,并及时联系男孩的父母,帮助他们团聚。经过了解,4名学子均来自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分别是2020级的李祥熙、王奥琪、裴海铮、张世越。

2月27日下午,4名学生结束聚餐,乘坐出租车返回学校时,在出租车座椅上发现了一张寻人启事。曾参与寻找走失儿童的王奥琪对此格外注意,开始和同伴们讨论寻人启事上的男孩。

讨论之时,坐在窗边的王奥琪无意间往窗外一瞥,看到路边一个穿着破旧薄衣、脚上穿着破损拖鞋的男孩,与寻人启事上男孩的特征描述极其相似。见此情景,四人连忙让司机停车,同时大喊着寻人启事上所载男孩的名字。男孩愣了一下,摆了摆手说“不是”。裴海铮说:“当时,他戴着口罩,我也不确定他是不是寻人启事上的孩子,但我看见他走路一瘸一拐,衣服破旧,就想:哪怕他不是寻人启事上的那个人,也是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男孩却一直沉默不语,对比寻人启事上的照片以及穿着的描述,高度的相似性还是让他们拨打了寻人启事上的号码,在与家长的核对中确认了男孩就是那个离家出走的少年。在孩子父母赶到之前,他们一直努力和男孩交流,并尝试从同龄人的角度,用自己的经历来安慰他、劝导他。李祥熙回忆道:“发现这孩子的时候已经快下午4点了,看着他衣衫褴褛,我们猜他没怎么吃东西,就给他订了一份外卖。希望温热的食物能给他一分温暖,让他能恢复力气、走出阴霾。”

4名学生一直寸步不离地围在他身旁,担心男孩再次离开。令李祥熙动容的是男孩父亲匆匆赶到后的举动,李祥熙回忆道:“救援人员及孩子家长赶到后,父亲见到了孩子,愣了有半分钟。他在救援人员离开之后才走过来,走过来的第一件事是把自己的鞋子脱下来让儿子穿上,自己则穿着儿子破损的拖鞋。这令我很感动,孩子出走,父母不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身体上,都是最痛苦、备受煎熬的。希望大家能够一起努力,让社会上少一些出走的少年,多一些美满家庭。”在家长找到男孩准备离开的时候,他们还耐心劝导男孩的父亲,并留下了联系方式,希望用自己的微薄力量来帮助这个家庭。

善行背后的故事

一个小举动,帮助了一个家庭。看似巧合,其实是满满的责任感和正能量。

4名大学生来自不同班级,却因同样的志趣走到一起。张世越、裴海峥和李祥熙结缘于大一军训,王奥琪则通过篮球与其他3人产生交集。年轻而美好的灵魂之间总有很强的吸引力,促使4个人走在一起。上课时,他们分散在不同的教室;课后,他们又聚在一起打篮球,一起憧憬未来。

在疫情肆虐之初,裴海铮响应社区号召,第一时间报名参加社区活动,成为一名志愿者,在小区出入口登记群众体温,运送物资。

2021年暑假,河南省郑州市洪灾严重,李祥熙主动奔赴抗灾一线,想为社会奉献一份力量。在奔赴灾区前,李祥熙只向母亲交代了自己的行程。因为害怕父亲担心,他到达郑州后才打电话告知父亲。到达灾区后,他很快就投入抗洪救灾活动。无论是做后勤工作还是和队友一起解救被困群众,李祥熙始终活跃在一线。

在张世越小时候,父母为了培养他乐于助人的精神,经常带着他参加一些捐赠旧衣物的活动。学校也会组织献爱心主题班会。面对这个走失的男孩时,张世越希望能够尽自己的努力帮助他。这不仅源于幼年时父母和教师的言传身教,更是自己曾参与搜寻患阿尔茨海默病老人的经历所带来的本能反应。

和张世越类似,王奥琪作为蓝枫志愿队成员,也曾多次参与走失人群的搜救活动。面对男孩时,他感慨道:“我参与过的搜救活动结局有好有坏,我怕悲剧再次重演。”在王奥琪参加过的某次搜救活动中,结局并不圆满。这给当时的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也下定决心不让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

在帮助出走少年的整个过程中,令张世越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递给男孩的一瓶水。当男孩的父亲以为这瓶水是儿子从路上捡来的而试图扔掉的时候,男孩紧紧抓住了这瓶水,并抱在自己怀里。“当我看见他抓住这瓶水不让他父亲丢弃的时候,我真的很感动!我觉得我们陪他的这一个多小时很有价值。我们不仅帮助了这个孩子,而且让他认可了我们对他的帮助。我真的很开心、很感动!”张世越说。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