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关注 在传承创新中赓续齐鲁职教文化基因 建立健全标准体系 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强基 以书证融通为改革突破点 切实保障证书制度落地实施 职业教育的明天更加美好

第4版:关注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关注
04

建立健全标准体系 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强基

□ 潍坊职业学院发展规划处质量管理中心副主任 满冬

在新职教法中,有6条分别提到制定与完善职业教育教学标准的相关工作。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标准体系,急需重点解决好体系框架构建、管理机制建设和国际化发展3个问题。

建立适应高质量发展的

职业教育标准体系框架

构建科学的职业教育标准体系框架,建立一套统筹协调、上下衔接、功能互补的标准体系,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保证,对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支撑和引领作用。

一是建立纵向衔接互补的职业教育标准体系。一方面要重点完善职业本科、应用技术型本科、专业硕士研究生等层次的相关标准,纵向构建“中职、高职、职业本科(应用技术型本科)、专业硕士研究生”上下衔接的教育教学标准,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另一方面,要构建国家、省、职业院校协调互补的三级职业教育标准体系:持续完善优化国家强制性标准,做好标准梳理分类,全力推进国家标准落地实施;结合山东区域产业发展特色,聚焦院校治理、产教融合等重点领域,健全省级推荐性标准,对国家标准形成有效补充;引导职业院校聚焦人才培养关键要素,细化并高于国家和地方标准开发校本标准,尊重学校实际,体现学校特色。

二是建立横向覆盖全面的职业标准体系。构建涵盖“准入标准、过程标准、准出标准”全过程的标准体系。坚守职业教育入口关,优化学校设置标准、办学条件标准、专业设置标准、教师任职标准等准入标准;严控职业教育实施关,动态调整专业目录,完善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课堂教学标准、实习标准等过程标准;把牢职业教育出口关,健全“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学生毕业标准、办学质量考核标准等准出标准。3个关口标准相互支撑、各有侧重,指导监测职业院校办学、育人全过程,为职业教育提质增效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是促进职业教育标准与市场标准对接融合。充分发挥行指委的指导作用,加强行业企业人力资源需求调研,吸收更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开发和标准落实监督,推动专业目录与产业需求对接融合、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融合、人才培养标准与岗位用人标准对接融合。

完善职业教育标准管理机制

建立从开发、修订、实施到监督、评价的标准管理机制,是保证标准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推进标准有效落实的必由之路。需要在制度体系、建设与实施机制、评价与监督机制上下功夫。

一是完善职业教育标准制度体系。需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标准的基本制度,明确标准规划、设计、开发、发布、实施、评价以及调整的规范及流程,实现职业教育标准从开发到实施的合规化管理。需要完善系列配套制度,健全国家、省、院校分层管理和逐级落实的相关制度;建立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分类管理制度,形成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使用目录。

二是健全职业教育标准建设机制。建立多元参与的职业教育标准建设机制,坚持“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原则,明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职业教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省级行指委、地方政府、职业院校在标准化建设与使用中的职责分工,各单位各司其职、联动配合。同时,建立动态反馈调整机制,明确标准修订周期,定期采集标准实施反馈情况,及时进行分析改进和调整更新,使职业教育标准紧贴产业行业发展动态。

三是强化职业教育标准实施推进机制。一方面应以教学诊改工作为抓手,推动学校落实国家、省级标准,优化校本特色标准,形成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层层落实的标准链;另一方面,应以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为抓手,引导职业院校将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实习标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省级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等标准内容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到教学过程中。

四是建立有效的监督评价及奖惩激励机制。建设标准实施评价体系,吸收多元利益主体参与标准实施过程监督与成效评价,建立奖惩机制,将标准实施效果作为办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建立标准信息公开制度,支持职业院校在网上公开相关标准,接受社会、企业和家长监督。改进标准实施监测手段,探索建设职业教育标准信息化平台和信息公开网站,对标准实施效果进行跟踪评价和统计分析,建立职业标准文本信息共享制度。

加快中国职业教育标准的国际化发展

建设具有国际视野、世界水平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标准体系,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打造职业教育国际品牌,推进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必然要求。在提升标准整体质量的同时,还需要强化输出能力建设。

一是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升标准质量和国际化视野。加强标准化工作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跨国行业企业、教育组织机构、教育专家参与职业教育标准开发;支持省内职教专家、专业带头人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参加国际组织的教育标准和行业标准开发,提升国际化标准的开发能力。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国际职业标准引进转化机制,组织办学水平先进的职业院校牵头,围绕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推进国际教育标准跟踪评估和转化应用,引进一批职业教育标准并进行本土化改造。要主动与国际认证标准接轨,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实施标准互认,尽快对接融入国际标准,并形成与国际标准共享互补的格局。

二是服务“一带一路”,加强职业标准国际输出能力。应发挥山东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现代农业等产业优势,在全省范围内整合专业、教师等资源,通过共建二级学院、技术研发中心,在境外建设“鲁班工坊”、海外技术培训基地等合作形式,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交流,分享推广在管理、教学、技术方面的中国标准,发挥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的引领与辐射作用。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