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新闻 东营市河口区 “爱心教育”托起明天的希望 防治校园欺凌 督导在行动 日照市 出台校外培训机构信用管理办法 济南职教活动周精彩启幕 郓城县 防溺水教育“实战”课织牢安全“防护网” 厉丽:“孩子们快乐成长就是我最大的乐事!” 乐陵市:全面启动防溺水急救校园培训 当作业回归“育人原点”

第2版:新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新闻
02
【“双减”一周年系列访谈】

当作业回归“育人原点”

□ 张桂玲

本期主题:“双减”下的作业

本期嘉宾:青岛市市南区教体局局长杨鸿清、淄博市张店区华润实验小学校长郭伟、郯城县第一实验小学语文教师赵伟

“控总量,添动力,增兴趣”

记者:“双减”政策的出台,要求学校教育必须发挥主阵地作用,“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作业具有诊断、巩固和学情分析等功能,是确保教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的一环。在作业管理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应何为?

杨鸿清:从《扁鹊行医》戏剧表演,到“投壶舞剑”游戏,再到汉朝美食豆腐宴……青岛市市南区太平路小学的师生成功“穿越”到不同朝代。这是学校设计的“穿越节慢作业”。该校借此让作业从单一走向多元,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自主学习品质,积极建构高阶思维和心理品质,通过跨学科作业统整,让成长“联”动起来。

市南区向作业要质量,构建“四精准”作业共研体系,编制《中小学作业设计与管理指导意见》,教研必研作业设计,设置“五育融合”型作业,做好分类总量控制,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让作业从“布置”走向“设计”,强调教师作为设计者的“专业”存在。

以“五育融合”为基本理念,我们还建立了百余个德育、劳动、艺术、海洋教育培养基地,为学生提供全域学习资源,打造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大课堂”。区域升级在线学习平台,遴选名师等成立线上答疑辅导组、制作微课资源,打造“永不落幕的空中课堂”,让开放、多元的实践性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加油站”。

“重联动,抓育人,强素养”

记者:“双减”政策提出,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由此,学校怎样从作业的内容、形式入手,开发多样化、个性化的作业,提升作业质量?

郭伟: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我校改变了传统作业布置模式,以3个“聚焦”为发力点,拉开以作业改革撬动学校育人生态之变的大幕。

聚焦路径探索,让教育回归原有“生态”。出台《落实基于“双减”政策的作业管理制度》《优秀作业十项标准》等5项实施方案;探索建立以学校、教研组、教师为主体,家长“协同参与”为模式的“3+1”分层联动机制;同时,成立作业管理工作小组,统一制定作业设计标准,统筹作业管理,实施“作业公示制度”。

聚焦核心素养,让作业回归育人“原点”。在我校,跳绳、踢毽子等体育作业已成为常态。二年级学生梓涵经过一段时间的体育家庭作业锻炼后,现在每分钟能跳绳120个。这是学校全面推行作业改革的一个缩影。新学期以来,学校探索实行“年级组统筹管理”和“教研组合理调控”机制,强调学科作业要符合学科特点。三年级语文教师张萌萌设计了观察作业“小豌豆成长记”,让学生持续观察自己培育的小豌豆,然后用日记、图画或照片等形式进行记录。这样的作业更加生活化,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富有趣味性、拓展性、整合性。

聚焦多元评价,实现家校“同频共振”。创设多种作业展示形式,为学生打造“峰值体验”。以“特色作业展”为例:全校39个教学班的外侧设有“书法达人展示”“作家微专栏”“数学PK擂台”等展示台,力求为具有不同特长的学生提供均等的展示机会。同时,“免作业卡”“小印章奖励”“特色作业”等成为学生及家长们的“新宠”。

“巧创新,精设计,妙探究”

记者:“双减”要减去过重的作业负担、过长的作业时长、过多的无效作业,让作业与快乐和美好相连,与成长相接。这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您是怎么做的?

赵伟: 常规作业要做到有发有收、有改有评、尽量面批面改,运用鼓励性语言评价学生。创新作业应避免重复,设计精简,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围绕“听说读写”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课内作业中,我采用“识字飞行棋 ”“生字开花、生字树、生字火车”“形近字走迷宫”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汉字检查;采用“诗配画”“编故事”等方式加强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用“动物跳跳棋”“对着镜子讲故事”“阅读打卡”“习作配漫画”等方式加强对学生阅读理解和写话兴趣的培养。课下拓展尽量加强生活体验。例如,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后,我们进行“土里春风植树记”;学习《中国美食》后,我们进行“家乡美食大比拼”;学习《找春天》时,我们“和春天留个影”;学习《日积月累》时,让学生玩个“十二生肖大转盘”。

把目光聚焦学生个性成长的层面,比如:“班级小花园——领养与守护”;班级角里“孵化小乌龟”“喂养小金鱼”“观察小蝌蚪”;植树节时举办“领养一棵小树”等活动,鼓励学生利用班级小组积极参与展示、交流和学习。在校外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实践性、探究性作业的尝试。如布置“我的家乡一日游”“敬老院里献爱心”“珍惜水源之行”“环保我来做”“小小防疫宣传员”等假期周末实践作业,学生返校后做好分享和总结。这些做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了更充沛的精力。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