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要闻 部署加力稳岗拓岗的政策举措 确保就业大局稳定 国家招募5000名退休教师到农村学校工作 黄河流域产教联盟高峰论坛举办 全省骨干园长语言文字提升班举办 我省评出第二批中职教育齐鲁名师名校长 2022 年山东省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人选公布 青岛:暑期学生放假 “双减”不放假 日照:做好“加减法” 答好“民生卷” 菏泽博爱学校:点亮困难儿童的成长之路

第1版:要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要闻
01
【山东教育非凡十年】

日照:做好“加减法” 答好“民生卷”

□ 马晓晴 逄仁霞

“太幸福了!”日前,日照市金海岸小学学生家长董魏娜喜滋滋地对记者说,“孩子招生入学‘零跑腿’‘零证明’,一网通办,真是太方便了!这真正是站在了我们老百姓的角度考虑问题!”这名家长的一席话道出了广大群众对日照市教育便民服务工程的由衷赞叹。

近年来,日照市以解决学生家长揪心、操心的上学报名、接送孩子等“关键小事”为切入口,创新服务方式,改进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持续提升。

暖心服务用心解忧 课后服务“加”点料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学校以前没有开展课后服务的时候,接送孩子很不方便。”谈及过往的接送难题,莒县第一实验小学学生家长葛琪告诉记者,“孩子的爸爸下班晚,我经常要趁二宝睡着时去接大宝,心里既着急又不安。”

学生放学后,家长没时间接,更没时间管,成为长期困扰广大家长的“揪心事”。莒县第一实验小学优化课后延时服务,探索出一条破解接送难题的新路子。

“我们专门成立了课后服务课程研究团队,力求为学生量身定制活动课程,现已开发了科技、艺术、户外运动、数学思维、实践五大类近60项社团活动。”莒县第一实验小学校长董世芹介绍道。

上海能力风暴机器人课程、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庄会升老师的查拳社团、郭振明老师的戏曲社团……这些优质教育资源的引入推动学校课后服务内容不断优化。

家长们纷纷表示,课后服务由学校把关,质量有保障。同时,省去了接送孩子去辅导机构的奔波,既实惠又方便。

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不仅解决了家长们的难题,更为学生发展兴趣爱好搭建了平台。“下午放学以后,学校里变得可热闹了!”莒县第一实验小学学生周梦欣高兴地说,“我可以看电影、听讲座、去图书馆阅读、和同学打排球,别提多开心啦!”

“我们的课后服务不仅是放学后的延时托管,而且是安全守护,更是加倍呵护。”董世芹说。为落实服务时间全面保障,2021年,学校又将中午的集中配餐和午休陪护纳入课后服务,由原来以作业辅导、社团活动、集体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课后服务由1.0版升级为2.0版。

学校制定了周密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制度,从制定营养餐菜谱、配餐留样质控到统一安排午休区域、部署执勤点,努力把好服务的每个关口,既确保学生“舌尖上”的健康,又让学生在午休时间能有一张舒适的“小床”。

在日照,像莒县第一实验小学一样积极开展课后服务的学校还有很多。日照市教育局局长孙燕向记者介绍道,日照市339所义务教育学段学校全面开展了课后服务,构建起以答疑辅导、课外阅读、艺体特长、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课后服务体系,开发特色活动项目100余门,参与学生人数占学生总数的98.27%,家长满意率在99%以上。

数据赋能 平台支撑 入学报名“减”负担

与“接送难”同样困扰家长的,还有新生入学报名问题。在“零证明”“一网通办”实施之前,家长需要携带多种证明材料到学校,有时还要往返多次,报名过程让家长不胜其烦,成为“操心事”。

现如今,日照市将公安、住建等8个部门的户籍信息、不动产登记信息等11项数据资源全部接入平台,信息可以通过数据共享直接从网上调取,实现了招生入学“零证明”“零跑腿”。

很多家长表示,在几年前给家里的老大报名时,需要带一大摞的证明材料到学校排队等候审核;而如今给老二报名,仅用几分钟就能在网上办好。短短几年时间发生了巨大变化,“零证明入学”真正把为民办实事落到了实处。

大数据赋能不仅惠及学生家长,而且使得学校招生工作的效率大大提升。

作为日照市区的一所热点小学,金海岸小学每年都要投入大量人力对报名材料进行审核、甄别。校长赵庆英告诉记者:“往年,学校审核报名材料一般设置5个小组,20余人需要连续工作10天。有一次,工作人员凭多年的经验发现一名家长提交的房产证有造假嫌疑,家长却言之凿凿,一口咬定证件就是这样的。因此,我们联系了房管部门进行重点审核,还去公安部门申请查询了相关佐证信息,整个过程花费了不少时间。”

说到现在的招生工作情况,赵庆英高兴地说:“尽管招生人数在逐年增长,但我们只需要5天时间就能完成审核。”

通过数据共享与平台对接,日照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实现了“一网通办”“零证明”“零跑腿”,从源头上规避了证明材料造假问题。教育主管部门通过招生平台直接掌握各学校情况,增加了招生的透明度,让招生入学更加公平、公正、公开。

多措并举齐发力 亮出教育民生“成绩单”

2.1万名教师参与课后服务,惠及30.3万名学生;市、县两级政府财政部门投入1亿余元;2个月建成义务教育招生平台;7.2万名学生通过平台办理新入学……一连串数字背后,是日照市将群众的“关键小事”作为“头等大事”的诚心,是切实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的决心,更是努力让每名家长放心、安心的不变初心。

义务教育事关亿万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十八大以来,山东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持续优化,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日臻完善。日照市作为积极探索课后服务和“零证明”入学改革的排头兵,是山东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一个缩影。

“义务教育招生实现‘一网通办’有两个基础。”日照市东港区教体局局长于西庆说,“一是严格执行招生政策,不断规范招生行为。在招生过程中,坚持‘相对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科学划定各学校招生服务范围,积极探索多校划片办法。所有学校均按片区招生,严禁跨区域招生。二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坚持强校培优,强力推进集团化办学模式,不断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在课后服务中,日照市全面保障覆盖学段、服务时间、服务质量和资金,破除校内与校外之间的壁垒,联动线上与线下,拓宽服务渠道。着力健全安全运行机制、意见征集反馈机制、教职工关爱工作机制、督查评价机制,压紧压实学校服务责任。“我们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所急所需所盼。将有服务需求的中小学生全部纳入,应收尽收,切实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孙燕在谈到教育惠民改革时这样说。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