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师节特刊_教书育人楷模 教书育人楷模

第4版:教师节特刊_教书育人楷模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师节特刊_教书育人楷模
04

教书育人楷模

叶的茁壮,花的美丽,果的芬芳,在这个日子,绽放出节日的绚烂;30名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名单详见二维码),就是30盏明亮的灯,在这个时刻,闪耀在齐鲁大地璀璨的天空!

孙秋艳 在职教阵地上涵蕴“工匠”之魂

孙秋艳,女,中共党员,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教授,国家职业教育动物医学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山东省优秀教师、教学名师、青年技能名师、优秀创新创业导师。

孙秋艳注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让“厚德敏行、允智允能”的校训发扬光大。她主持开发了畜牧兽医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子项目、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省级动物医学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课程标准、省级动物医学品牌专业群课程标准,建设视频、动画、微课等数字化资源6107条。参与的教改课题分别获2014年、2018年山东省省级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一等奖2项。主持(参与)国家、省、市级课题19项,主持横向课题3项,主持建设潍坊市海洋有害生物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获省、市科技进步奖8项,授权专利18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共发表论文30余篇,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2篇,其中被SCI收录2篇,在国家一级学报发表论文3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7篇。

孙秋艳秉承“做中教、做中学”理念,指导的学生2017年、2018年均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分获全国大学生动物防疫职业技能大赛特等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她连续4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动物防疫职业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多次担任国家、省级大赛裁判,被评为第二届山东省青年技能名师。

孙秋艳扎根理论研究,筑牢科研创新之路。她致力于构建“海洋+畜牧”产业链新模式,在现代畜牧业中高值化利用海洋有害生物资源,发现浒苔多糖在体外具有抗病毒、抗细菌作用,并把它当作疫苗免疫增强剂、免疫佐剂、饲料添加剂进行深入研究。如今,相关科技成果已授权发明专利,并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进行成果转化。作为全省遴选的9支代表队之一,该校学生代表队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山东省金奖、全国总决赛银奖。

陈加付 爱生如子育英才

陈加付,男,中共党员,枣庄市薛城区奚仲中学高级教师,薛城区师德标兵、薛城名师,枣庄市教学能手、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全国百佳创新型名师,曾获枣庄市英语优质课一等奖、全国中学英语教师技能大赛三等奖。出版个人教育专著《追寻幸福的教育》《逐梦课改》两部。

做一名用心的教师,是陈加付的为师之道。无论教育教学工作还是班主任工作,他都努力地这样做着、实践着。

他倾心教育教学改革。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担任英语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他倡导实施的“三先三后+”课堂教学模式,在全市教学领域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他坚持“活动育人”的教育理念,创意设计的“奚仲中学花样艺术跑操”,使只有200米塑胶跑道的操场可容纳2000多人进行花样跑操。疫情期间,他完善了线上教学模式,被薛城区推荐到枣庄市作为经验推广;他组织研发亲子居家体育锻炼系列视频教程,积极开展各类网上展示,在学生中评选学习标兵、劳动标兵、自律模范,将德育活动搬上网络。他二十几年如一日,提倡学生每天至少保证20分钟的英语或语文书写时间,各学科人手一本错题集,及时整理归纳,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他组织开展语文、英语限时作文及阅读大赛,以赛代练、以赛代替作业,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习惯、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科普教育根植于课堂,走出了一条具有奚仲中学特色的科普教育之路。

他急学生之所急。2016年初,他担任班主任的班里有一名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上课没精神,经常腿疼,无法正常上体育课。他心急如焚,督促家长带领学生去医院检查。结果让家长如五雷轰顶:孩子患了骨癌。家长顿时陷入恐慌,带着孩子去北京住了一个月医院,花了30多万元。家长实在没办法了,向陈加付打电话求助。陈加付在第一时间捐款600元,并急忙把截图发至朋友圈,说明实情,为这名学生筹集救命钱28万元。陈加付奔走呼告,在奚仲中学举行现场捐款,全校师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共捐款23万元。在陈加付的积极努力下,社会爱心人士为这名学生共筹集善款50余万元,解决了大部分治疗费用。爱心使这名学生增强了战胜疾病的决心和信心,于2020年考上了大学。

包彦芳 用爱守护“折翼天使”

包彦芳,女,沂源县政协常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沂源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曾获得“全国特教园丁”“山东省特级教师”“淄博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淄博市优秀德育工作者”“淄博市教学能手”等称号。主持、参与12项省、市级课题研究,有两项科研成果获省教学成果奖,参与编写一至九年级的《绘画与手工》教材。入选省教育科学研究专家库。

包彦芳扎根基层特殊教育25年,不分严寒酷暑,送教上门,行程3万多公里,让不能到校的残疾孩子感受到教育的温暖。

从沂源县实验小学到特校接手聋哑学生班主任后,面对一群无法正常沟通的学生,她利用自己的普教资源,邀请实验小学的学生与聋哑学生“一对一”、手把手地交流。课堂上,她深入浅出,逐渐形成“个性自学、互助互学”的教学风格。她多次去普通学校送教、执教公开课,并把小班化教学研究成果带到了县小班化教学研讨会上。

她利用所有的课余时间精心辅导学生,换来了满是喜悦的收获:辅导的聋哑学生美术考级到了六级,学生作品被载入大世界吉尼斯纪录,学生在山东省特殊教育职业中专招生考试中获得全省美术第一名。许多毕业生利用美术特长从事装潢、美术设计等工作,成为残而不废、自食其力的人。这让她更加信心满怀。爱可以抚平受伤的羽翼,让鸟儿在天上展翅飞翔。

9个年级的智障学生都没有教材,成为开展教育教学的难题。包彦芳说:“我们自己编!”她全身心地进行研究、设计,编写了一至九年级的《绘画与手工》上、下册,共270课时教学内容,为特殊教育课堂教学工作提供了范本。近年来,她主持、参与了“在培智学校开展个别化教育工作的探索和实践”“信息技术环境下听障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研究”等12项省、市级课题研究,有两项科研成果获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多项成果获淄博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3篇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2017年,包彦芳名师工作室成立;2021年,她成为山东省特级教师工作坊淄博群组初中美术主持人,在教学之余带领淄博市初中美术教师学习,一批青年骨干教师在她的带动下脱颖而出。

把火热的心献给特殊教育事业,把真挚的情洒在学生心田,把全部的精力倾注到工作中,这是包彦芳毕生的承诺与追求。为此,她依然在努力着。

韩冰川 幼儿教育回归生活的探索者

韩冰川,女,淄博市汇英幼儿园副园长,高级教师,第十四届宋庆龄幼儿教育奖获得者,山东省特级教师,淄博名师、名校长,淄博市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民进会员,市政协委员。

韩冰川创立的“悄悄话时间”,至今已经坚持了18年。她用一颗“孩子的心”与幼儿交流、对话,以真诚的心换来幼儿的快乐和幸福。笑容荡漾在一个个小脸上,荡漾在幼儿园的角角落落。她为每名幼儿举办生日会,让孩子与孩子主动亲近,走进彼此的生活,快快乐乐地相处。

韩冰川发起的“书香宝贝行动计划”,带动5000多个家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这项活动不仅向家长普及科学育儿知识,而且推动了“书香家庭”建设。韩冰川还在教职工中发起“花婆婆行动”,为沂源县27所乡村幼儿园捐赠了1.4万多册图画书,建起了27个绘本馆,推动2600多个山区幼儿家庭开展了亲子阅读活动。这一做法获得了山东省幼儿教育特色活动评选一等奖。

韩冰川尝试开展户外自主游戏,让幼儿走进自然、回归生活。她注重游戏环境的创设、教师的观察与支持作用,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她发表了《做指导者还是做支持者》《自主游戏中教师观察的意义》等多篇论文,出版了《自主游戏——成就幼儿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等多部著作,推动了区域内幼儿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韩冰川对幼儿体育进行了探索,形成了“鼓励挑战与适度冒险,重兴趣习惯养成轻技能训练,趣味性与科学性相结合,自主运动与集体游戏相结合”的教育特色,在区域内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王夫珍 用欣赏的眼光关注学生

王夫珍,女,中共党员,一级教师,邹城市第一实验小学教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语文和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并担任班主任,所带班级曾荣获“济宁市优秀班集体”称号。

用欣赏的眼光关注学生,所有的学生都是最好的,是王夫珍20多年来一直恪守的教书育人原则。她从细微小事入手,以慈母般的胸怀呵护学生,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她给自己定下了“四个坚持”:每天坚持抽出时间来和学生聊天,倾听他们诉说心声;每天坚持和家长沟通,交流孩子在家在校的情况;每天坚持面带微笑走进教室,用鼓励、平等、赞扬构建她的课堂;每天坚持反思自己的教学。就这样,她以平等、关爱的心态面对不同性格的学生,“润物细无声”地教育、感化、引导着学生向善、向美、向上。她说:“在我的字典里,所有的学生都是最好的。”

用爱心焐热心灵,用行动传递温暖,是王夫珍多年来坚持要做的事情。她说:“留守儿童虽有老一辈亲人的照料,但更渴望父母的关怀和关爱。”王夫珍连续6次参加精准扶贫献爱心活动,当起了多名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给予了他们物质上、精神上的关照,持续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用真情和爱心为他们营造了温馨的家园。在邹城市今年举办的中华母亲节开幕式上,以她和留守儿童事迹制作的专题片《母爱不曾走远》一经播放就引起了强烈反响,很多人被她的事迹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用知识充实自己,用读书提升自己的学识,是王夫珍坚持多年的习惯。无论多忙,她每天都要抽出时间读书、学习新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她先后发表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小老师的大智慧》等多篇论文,参与编写了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配套教师教学用书和《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王夫珍是“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实践’育人模式探索”实验课题团队的骨干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她注重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文化和诗性素养,得到省、市相关专家的肯定和赞扬。

徐祥孔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徐祥孔,男,现任山东省北镇中学高中生物学科教师,长期担任班主任、教研组组长。滨州市教坛新星、教学能手,滨州市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滨州市教科院高中生物学科命题核心组成员,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的两项省级教研课题已经结题。

徐祥孔是一名热爱学生的“良师”。2016年春天,他任教的班里有一名学生因为厌学而与家长闹矛盾,休学回家了。他多次登门劝学,学生终于返校,并在2018年考取了心仪的大学。在课堂上,他对学生谆谆教诲;在生活中,他以身作则。在小区里遇到邻居老人突发疾病,他毫不犹豫地放下自己的急事过去帮忙,将老人安全转移到救护车上。他在线下和平台上捐款助人,帮助了十几个家庭。他听说曾经教过的一名沾化籍学生的父亲得了重病,毫不犹豫地资助了1000元;他妻子的学生攻读博士学位时遇到经济困难,他们二话不说就资助了5000元。受他的人格魅力和热心公益精神的影响,多名学生考取医学院校和师范院校。

徐祥孔是一个热爱公益的“益友”。他得知通过献血可以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后,就在2009年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从那一刻起,他就为救助素不相识的人随时准备着。这一准备就是12年。2021年9月,徐祥孔接到滨州市红十字会与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的通知。今年3月18日,在省、市红十字会协调安排和学校的支持下,他奔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0医院(济南)进行干细胞采集。经再次体检、注射动员剂等5天准备后,他经过3次采血检验,按时完成了干细胞采集。第三天,由于剧痛和呕吐反应强烈,医生建议停药一次,他说:“患者等着我呢!疼痛可以忍受。” 3月23日,医生从他身上顺利采集了26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

他成功挽救了一位素未谋面的白血病患者的生命。由于捐赠管理实施“双盲”原则,无法与患者面对面交流,他就在慰问信中写下“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这句话。

傅小青 让山东民间舞 “蹈”向新境界

傅小青,男,中共党员,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院长、山东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舞蹈家协会理事,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第四届齐鲁英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痴迷于舞蹈教育事业。2007年,傅小青毅然从深圳飞来济南,成为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的专业课教师。作为一名江西人,因为热爱,傅小青将山东这片热土当成了第二故乡。他执着于山东民间舞蹈的学习和研究,创作出一大批具有“山东情怀、齐鲁风韵”的舞蹈精品,为推动山东舞蹈走向全国作出了突出贡献。其中,舞蹈作品《闯关东》《娘的眼泪》《鼓子少年》《岁月》《又见沂蒙》《牵》等分获全国舞蹈比赛、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中国舞蹈“荷花奖”、CCTV电视舞蹈大赛的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实现了山东在全国专业舞蹈比赛中零的突破。

以舞蹈传承红色精神。多年来,傅小青带领主创团队深入山东各地采风,深挖红色题材。2018年6月,他创作的舞剧《乳娘》在山东省会大剧院成功首演,并于2019年全国“两会”前夕登上最高艺术殿堂——国家大剧院的舞台。这台舞剧先后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作品和省委组织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观摩文艺作品,获得中组部第十五届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优秀作品一等奖,成为山东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的精品力作。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傅小青呕心沥血创作的一部弘扬新时代“挑山工”精神的舞剧诞生了。舞剧《挑山》把发生在身边的寻常故事打造成老百姓喜欢的能看懂、看明白并且具有艺术性的一部现代舞剧。

推动山东舞蹈走向新境界。近年来,傅小青带领舞蹈学院3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应邀参加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等晚会的演出。更为重要的是,他为我国高等学校舞蹈类复合型人才培养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相融共通的育人之路。学校的舞蹈专业毕业生成为近年来就业市场的“香饽饽”,推动山东舞蹈走向了大平台、新境界。

傅小青说,舞蹈这条路,他会一直走下去,在这条路上挥洒热情、挥洒汗水,在这条路上砥砺前行……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