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要闻 孙春兰强调:扎实推动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 我省中职学校校风学风建设经验走向全国 我省“送教上门、随班就读”优秀案例评选结果揭晓 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 “教育评价”专题培训在潍坊举办 枣庄:职业教育在区域发展中“扎”根“活”脉 青岛:“2022年教育民生实事”圆满“收官”获社会赞誉 马艳潇:青春闪耀乡村校园

第1版:要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要闻
01
【在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指引下】

枣庄:职业教育在区域发展中“扎”根“活”脉

□ 廉德忠

“职业教育是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直接、最密切、最为关联的类型教育,只有扎根于区域、服务于经济,才能根深叶茂脉活,才能迸发一路向前的活力和动力。”谈起职业教育发展,枣庄市教育局局长郝荣平说。

枣庄是“工匠祖师”鲁班、“中华科圣”墨子、“造车鼻祖”奚仲等古代工匠大师的诞生地,也是中国职业教育重要发祥地、中国工匠精神诞生地,职业教育发展底蕴深厚。近年来,枣庄市紧紧抓住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重大历史机遇,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跟着产业办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服务乡村振兴,蹚出了一条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径。

围绕产业发展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近日,枣庄职业学院的“班墨奚”匠心文化案例在全国1742所职业院校提交的4433个案例中脱颖而出,在教育部职成司与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开展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典型案例评选中成功入选播出案例名单。“‘班墨奚 ’匠心文化的核心就是适应性、创新性和发展性,枣庄职业学院围绕经济发展特别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2021年新上健康大数据管理与服务等三年制高职专业23个,2022年新上储能材料制备、工业互联网应用高职专业2个。”该校校长王洪龄介绍说,新专业的设立,立足点就是为当地企业培养适应性人才。据枣庄经济学校校长谢宝华介绍,为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他们学校也新上了养老服务、新能源汽车、数字媒体等3个新兴专业。

今年年初,枣庄市教育局联合发改、人社、工信等部门进行了行业、企业就业市场调研,分析研判该市规模以上企业近三年的用工需求,掌握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新趋势。随后召开了全市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座谈会,提出了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需求、提高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的契合度的新思路。“我市围绕‘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淘汰了一批‘鸡肋’‘休眠’专业,优化调整了现有专业布局。”枣庄市教育局副局长韩梅介绍说,今年,枣庄市新增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等13个新专业。2023年,还将新增以锂电产业为重点的新专业,增强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能力。

经过布局优化和专业提升,枣庄市形成了以汽车运用和维修、计算机应用等专业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专业架构。目前,该市有15个中职专业获评省级品牌专业,6个专业立项建设山东省特色化专业。

围绕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竞争力

9月22—27日,枣庄市2022年“鲁班传人”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圆满结束。“技能大赛以‘鲁班传人’为主题,就是在弘扬‘工匠精神’的同时,以更大力度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 韩梅介绍说。

近年来,枣庄市新成立了锂电、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职教集团。截至目前,该市成立了12个职教集团、9家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全市18所中职学校加入了枣庄市技工教育集团。为规范职教集团运行,该市今年先后召开了集团化办学推进会、职教集团运行与发展情况座谈会,举办中职学校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工作培训会议2期,推动了职教集团实体化运作。在市级层面,组织职业院校参加技工教育集团的用工对接会,与欣旺达等企业签订长期合作战略协议,开展人才前置培养,为毕业生提供较好的就业环境。

暑假期间,该市开展了“职业学校访名企,千名师生进车间”活动。中职学校的661名教师、1339名学生走进82家企业,了解企业用工标准和需求,感受企业文化。目前,10所中职学校与省内外34家年盈利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枣庄理工学校等7所中职学校与企业联合设立“订单班”,年累计招生人数达956人。同时,与企业、行业协会共同发力,共建新专业、开发新课程、开发“活页式”教材,把企业办在学校,把师傅引进课堂,提高了人才培养的竞争力,促进了职业学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频共振。

围绕“训育并举”提升职业教育发展力

“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和根据经济社会需求进行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使命,训育并举,两手都要抓起来。”郝荣平说。目前,枣庄市职业院校教师正利用冬闲时节,利用线上、线下等不同方式,向社区、农村有需求的人员进行农村经济及新兴产业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在乡间大地上也活跃着一大批有技能、懂经营的农村技术技能‘土秀才’,这些人大都具有在职业院校接受学习和培训的经历。”韩梅介绍说,枣庄市在深化校企协同育人的同时,把学校开在田间地头,课程设置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实习实践与振兴发展紧密结合,授课时间与农忙农闲紧密结合,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田秀才”“土专家”。

该市实施了农村(社区)基层干部中专学历提升工程,面向农村、社区“两委”成员招生46人;举办了乡村振兴大专学历提升班,开设了现代农艺技术和电子商务专业,招生43人。同时,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山亭区职业中专联合枣庄学院乡村振兴学院、枣庄职业学院成立的枣庄市乡村振兴学院,加大农业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年培训累计约7000人次。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启动了滕州市职业技能提升暨在校大学生就业技能培训,年培训量达3.3万人次。

该市还把“职业教育走出去”作为提升职业教育发展力的一项重要内容,与菲律宾打拉市、韩国高敞郡、日本美弥市等开展产学研融合交流,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互推职业教育资源。枣庄职业学院的墨子国际学院入选2022年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典型院校,枣庄科技职业学院与日本和歌山国际福祉专门学校共建“海外师资培训基地”和“海外学生实习基地”,枣庄经济学校与德资企业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培训SGAVE合作项目,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