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师园地 张卉:徜徉在故事教学的世界里 激励 塑造 润泽 体育作业设计好 居家强体又有趣 化学课堂教学多元化 高中学生核心素养高 让多彩生活融入培智数学课堂

第6版:教师园地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师园地
06
【教师风采】

张卉:徜徉在故事教学的世界里

□ 李正华

齐耳短发、脸上总是挂着微笑、手里时常捧着绘本、课堂上满是有趣的故事……这是学生们对她的深刻印象。她就是被学生们称为“故事老师”的临沂第一实验小学语文教师张卉。

讲故事拉近了张卉和学生间的距离。从童书中,她了解了童年的秘密,读懂了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在故事中也重新变回“儿童的自己”,与学生们一起感受快乐、感动、悲伤。故事里有师生共同的情感密码,讲故事让教育充满温情和诗意。

推荐一本好书与学生做伴

自从1999年7月参加工作,张卉成为一名教师已24年了。一直以来,她都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回望过去,张卉把它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痛苦,一部分是幸福,分水岭是她带领学生们一起读书。

刚入职的那几年,张卉在课堂上只是督促学生读课文、写生字,做永远也做不完的练习题;改错别字、修改病句,批阅永远也批阅不完的作文……在她看来,语文课就是这样的,就应该如此。但她感觉越来越疲惫,课堂枯燥乏味、了无生趣,学生越来越缺乏学习兴趣,连眼神都变得呆滞。这种现象怎么能出现在小学课堂上呢?她开始停下忙碌的脚步,静下心来不断反思:语文课堂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

与学生们分享自己喜欢阅读的书,会怎样?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她尝试为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国内外经典诗歌、散文、童话故事。一段时间后,她发现了很多不同:学生的眼睛越来越亮,课堂上的欢声笑语也多了,“我也被孩子们感染得快乐起来”。

2010年的一天,张卉带着英国作家安东尼•布朗的两本绘本《我爸爸》《我妈妈》走进了一年级教室,这是学生们第一次接触绘本。她至今仍记得他们的反响:“大大的绘本,精美有趣的图画,精练的文字,让我们爱不释手,把老师带来的绘本读了一遍又一遍。”

后来,张卉把整本书带入课堂。从低年级读图画书、桥梁书到中年级的各种童话、小说、散文,再到高年级的经典名著,学生们的读书热情随着年级的增加有增无减。张卉也逐渐摸索出一套分级阅读、班级共读、深度阅读、亲子共读的方法和理念,一边实践一边大量阅读国内外书籍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外出参加各种阅读论坛,学习更加有效的方式方法。

伴随着大量儿童文学的阅读和共读实践,张卉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阅读带给学生的收获不仅有语文成绩和能力,而且有他们童年成长历程中不可取代的生命养分。

“许多时候,孩子们会在绘本里发现我忽略的细节和乐趣。”张卉在10多年里不断与绘本里的故事对话、与绘本外的学生互动,“教学相长”是她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共建属于大家的温馨教室

为讲故事而买绘本,一开始几本几本地买,后来成箱成箱地买,不知不觉中,张卉家中的绘本已有六七千册。每天把书带到学校与学生分享,也让张卉对绘本有了不同的看法:书不就是要被翻过、看过,被忘了擦拭干净的手指留下过污痕,才有生命力吗?绘本再美,也美不过学生们在与它一起成长过程中互相留给彼此的美好记忆和成长烙印。

与张卉一起走进教室,你会发现这种情景随处可见:学生或独自阅读,或与小伙伴一起分享某本书。看着学生们沉浸在书中的样子,你也会和他们一样沉醉在美妙的氛围里。

“与孩子一起读书时,我们的情感在一个频率上,有默契、有呼应。共读最大的快乐就是打开彼此的感受力,对成人和孩子来说都是如此。孩子因为有了大量读书的经验,很容易进入故事设置的情境,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同悲同喜,产生共振和共鸣。”张卉说。

与学生一起读书的张卉也坦言自己每天都在发生变化。与绘本相遇,让张卉从一个惊喜的大人变成疑惑的大人,然后才是有信心的大人。在绘本里,她找到了“儿童的自己”。她说:“是‘儿童的自己’不断提醒我学会尊重并赞赏儿童。”

刚接手一年级的时候,张卉班里有一名患唐氏综合征的学生。刚入学那几天,该生怎么也不肯进教室;即使进了教室,老师一眼看不到,他就跑到校园里去了。有什么办法能改变他呢?她突然想到了故事。她每天都从家里选一本图画书带到学校给学生读,持续了两个多月。慢慢地,她发现该生不再往外跑了。他听故事的时候小眼睛亮亮的,变得越来越安静,下课后也能和同学们一起借书、一起读书了。每次分享完故事,他总是第一个跑上讲台,二话不说就把书抢走,紧紧地抱在怀里。最关键的是,他越来越信任张卉了。下课了,他会悄悄地走到张卉身边,什么都不说,只是安静地看着张卉的一举一动。有时候,张卉故意趴在讲台上说腰疼,他就走上讲台给张卉轻轻地捶捶背、捏捏肩膀,温柔地拉着她的手,用看妈妈那样的眼神看她。每当此时,张卉心里很温暖、很幸福。张卉想:是故事改变了他,他在故事中感受到了爱,爱给他带来了安全感和归属感。

故事把张卉和所有听故事的学生紧密相连。她从童书中了解童年的秘密,从童书中读懂孩子。在故事中,她重新变回孩子。故事里有他们共同的精神密码。因为拥有共同的密码,他们才会在同一个世界。

飞往大山的“故事老师”

在带领学生们读书的时光里,最令张卉感到幸福的是2017年在重庆市城口县高楠镇支教的一段经历。她去那所群山环绕中的小学,给山里的学生上语文课。

出发带的行李中有满满一箱图画书,她要给大山深处的孩子播撒阅读的种子。于是,不论白天还是晚上,张卉一有空就挨个班给学生读书:给六年级讲《大暴雪》,给五年级讲《一片叶子落下来》,给四年级讲《蜗牛骑士》,给三年级讲《斯凯奇的一天》,给二年级讲《烦人的兔子》,给一年级讲《你睡不着吗》。在这之前,这些山里的孩子几乎都没看过绘本。

从这间教室“飞往”那间教室,张卉想把最美好、最温暖、最纯净的文字种在学生的心灵深处。课间,她路过操场的时候,学生们拥上来,亲切地拉着她的手,叫她“故事老师”。

“我只给了他们短短40分钟,他们却每天给我阳光、微笑和甜甜的问候。在办公室,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挤在我的窗口,踮着脚、伸着脖子一声声地呼唤我。”张卉说。学生们的眼睛如同一汪汪清泉,所有的喜欢都这么直率简单。

支教回来后,张卉不断收到大山里的来信。学生们用稚嫩的笔表达对“故事老师”的爱:“老师,你不在的时候,我们都很想你。”“老师,你过得开心吗?”……

读着信,她常常笑了又哭了,甜蜜又温馨。

2016年,张卉成为临沂公益小书房讲师团的义工。 一份讲师团的书单,40多本书,她一本本地啃完。其间,不断地积累绘本阅读量。有了理论书的积淀,图画书读起来又有了新的高度和趣味性。那段时间,张卉还成为“追讲座的人”,只要有好的讲座,无论多远,她都必到。从此,对图画书的喜欢不再是为了学生,而是因为自己真的喜欢,这大概就是“为己求学”。

“热爱是最大的动力”,因为热爱,只要是周末和假期,张卉不断地游走在社区、图书馆、公园……哪里需要讲故事,她就出现在哪里。这种热爱现在回想起来都有点疯狂,但也正是由于这份狂热,让张卉开启了新的人生航线,从一名普通教师成为专业的阅读推广人。

多年的阅读经历使张卉尝到了甜头,收获了快乐。张卉认为:“一个儿童读者,也将会是一个终身阅读者;帮助一个孩子亲近书本、爱上阅读,就是送给他一份珍贵的礼物。这份礼物,足以让他享用一生。”前行的路向远方蔓延,张卉在阅读的道路上会越走越远,伴随着学生们的欢声笑语,伴随着教育的温暖和诗意。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