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职业教育  济南职业学院 探索校企融合联动育人新路径 东营科技职业学院推出产教融合“新招数” 让职普融通走进“春天里” 滨州职业学院 赋予“以劳育人”更加丰富的内涵

第4版:职业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职业教育
04
【实 践 与 创 新】

滨州职业学院 赋予“以劳育人”更加丰富的内涵

□ 封丽静 刘璐

近日,滨州职业学院志愿公益与技能特长有机结合的第二课堂“五维度专项工作”入选全国高职院校50强,绿小芽乡村振兴服务团团长、园林技术专业大二学生孙夕撰写的论文《核桃MATE家族成员挖掘与响应冷胁迫基因筛选》被省级学术期刊《落叶果树》刊载。

这些教学新成果的取得,是该校创新开展劳动教育、以劳耦合德智体美结出的丰硕成果。

宣传为先 潜润以劳树德

去年9月,学校第二次荣获全国职业院校化工类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竞赛一等奖。参赛课程无机化学将专业知识与劳动理念进行了深度而巧妙的融合,深深打动了评委。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学校将劳动理念、劳动精神潜移默化地融入课程思政宣传中,以“四两拨千斤”的巧劲达到以劳树德的目的。学校依托思政师资团队建设,探究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点,挖掘梳理了包含国富民强、爱岗敬业、社会责任、独立自信、奉献精神、知行合一等元素在内的118个思政案例,将其融入教学全过程,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教育效果。

为更好地培育学生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学校利用线上与线下学习平台,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劳动模范等,面向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相关内容的宣讲。2022年,学校共计开展20多场弘扬工匠精神主题报告会,9场技能大师报告会,16场教研活动、学生团日活动、主题班会,进一步培育了学生的劳动观念,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意识。

课程筑基 启迪以劳增智

2022年,学校智慧助老课程获批教育部职成司优质课程资源。这是学校继两个社区实践创新项目获得教育部立项后,又一个获批的部级优质课程资源。

学校构建起劳动教育必修课、劳动教育渗透课和劳动教育实践课“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全方位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劳动精神,传递工匠精神。他们建立起“专题教育16学时1学分和公益劳动1周1学分”的课程内容体系,建设“齐鲁文化”“班墨精神”等工匠精神课程,制定《工匠精神培育方案》,从劳动思想、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和劳动实践4个层次,从认识劳动意义、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情怀、增强劳动责任、提升职业素养、掌握劳动技能、熟悉劳动法规、培养团队精神8个维度,丰富劳动专题教育课程内容,确保劳动课程落实落细、入脑入心。

“临床见习不仅提高了我的职业技能,而且增长了我的见识,启迪了我的专业智慧。”护理专业大三学生杨丽说。学校积极推动劳动教育与专业教学、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相融合,建立“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围绕实践实习实训、技能特长培养等内容建立了系统的记录、审核、评价机制,增强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体验和职业素养养成。此外,各专业实施“项目式教学”,将竞赛项目融入专业课程,将竞赛内容融入日常教学。3年来,学生在省级以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78项,在省级以上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奖41项。

服务搭台 促进以劳强体

近日,学校“阳光吧”志愿服务队喜获“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荣誉称号。这是学校通过服务搭台,促进以劳强体,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典型案例。

以劳强体育“全人”。学校全面强化学生社团管理,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成立各级各类学生社团124个,举办学生社团活动2706项,参与学生126383人次。学生在劳动活动中锻炼自身身体、能力素质,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学校开展了“学习和生活场所卫生值日”“校园卫生大扫除”等“爱劳动、学技能”系列活动,组织学生进社区或养老院开展服务性实践活动,帮扶孤寡老人,或为行动不便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在劳动中增强体质。

以劳强体训“双师”。近年来,学校先后有39名教师被派送到相关院校、合作企业参加省培和企业培训进修,或到企业进行研修锻炼,或在校内实践基地研修锻炼。教师通过这些方式,切身参与职业劳动实践,服务中小微企业技术研发,面向企业开展技术服务400余次。

师资强教 实现以劳育美

“如果没有指导老师李凤霞、王兆红的影响和指导,我们不可能取得如此优异成绩。”今年,该校学生祝娜、吴春雨获得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护理技能”赛项一等奖。面对成绩,她们动情地说。

“工匠”传“美”。在滨州职业学院,像李凤霞、王兆红这样的“工匠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0.52%。为更好地发挥这些教师的作用,学校专门组织“工匠型”教师作品展示或技能展示活动,以教师的言传身教把“劳动美”根植于学生心中,为学生成长成才播下了美的种子。

讲堂授“美”。为更好地实现“以劳育美”,学校持续实施劳模精神传承工程。建立劳模和工匠大讲堂,发挥技能大师工作室作用,举办滨州市现代农艺技能大师工作室知识讲座,邀请劳动模范、技能大师、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促进优秀产业文化、企业文化、职业文化等进校园。在教师生动活泼的讲授中,学生受到了“劳动美”的教育。

“我们将持续把‘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作为教育目标,实施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培育工程,在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全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党委书记刘荩一说。

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护理赛项并获一等奖

学生到企业学习技术技能

志愿服务团队参加黄河文化体验活动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