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班主任 护航成长  行者无疆 捕捉闪光点转化“问题生” 严管与厚爱 蹲下来聆听花开的声音

第8版:班主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班主任
08
【班主任风采】

护航成长 行者无疆

——记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班主任刘美

□ 特约通讯员 王蕾 殷吉亮

从小时候的“园丁梦”,到三尺讲台上27年的执着坚守,“护航成长”的从教信条成为“山东省优秀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滨州市名班主任”刘美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和可爱的学生们一起享受成长中的每一天,对刘美而言是沉浸式的美好体验。她乐在其中,其情融融。

选择了教室,就选择了学习——

每个人,都需要拥有“阅读的自觉”

教室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舞台,也是学生学习成长的核心平台。选择了教室,就选择了学习,这是师生共同的“成长自觉”。实践中,刘美始终秉承这一理念,带头加强学习,努力为学生们树立成长的榜样。她深知,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必须在阅读中寻找生命的坐标,温暖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样才能不负教育初心。

从一个人的阅读,到一群人的共鸣,刘美始终坚持每天早晨5点起床阅读,并在微信群里打卡,鼓励同事们一起参与,坚持在阅读中反思、在沉淀中成长。2022年,刘美光荣当选“山东省优秀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读书的影响力也由个人延伸到团队,方式由自由阅读慢慢走向专业阅读,整体的理论素养和专业素养慢慢提升。为保证阅读时间、保障阅读时效,工作室启动每日阅读打卡、每月公布打卡次数等激励机制。规定获得“阅读之星”称号者可以抽取盲盒,获取小礼物;当月未打卡达5次者要在微信群里发“惩戒红包”。通过互相监督和借鉴,团队的读书氛围逐渐浓厚,从教的知识面更加宽广。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在督促团队“多读书、读好书”的同时,刘美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班级组织读书会,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学生们也在她的引领下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接受古典诗词和经典名著的熏陶。在她的班级,上课前的10分钟是学生们最喜欢的自由阅读时间;在她的影响下,阅览室、图书室、操场上都活跃着学生们读书的身影。长期坚持下来,学生的视野在阅读中越来越开阔,思维在阅读中逐步走向深刻。

如果说阅读是输入,那么写作便是输出。在刘美心中,阅读与写作是助推教师专业提升、护航学生成长的强劲翅膀。每天下午下班后,她喜欢用文字、图片和视频记录下学生们成长的点点滴滴,为他们留下美好的童年回忆;每周五下午,她雷打不动地在学生们面前读自己写的故事,帮助他们逐步养成写作的好习惯。如今,师生共同制作的班刊《快乐童年》深受好评。每名学生都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博客,每天坚持写日记,“阅读的自觉”蔚然成风。

彼此成全,收获魅力人生——

师生间,都需要感受“被爱的体验”

“爱”是最美的教育,每名学生都是动人的天使;师生之间唯有互相尊重、彼此成全,才会从中体验到昂扬向上的成长力量。这是刘美一贯的从教认知,更是她身体力行的忠诚铁律。她在采访中说,最开心的事就是当班主任,和学生们在一起,传导“被爱的体验”,会让人感觉特别充实、特别幸福。

最美的师生关系,就是师生同在教育的沃土里自由成长,相互倾慕,彼此成全,各自成为最好的自己,收获各自的魅力人生。每次外出学习,无论时间多紧,她总会给学生们带回各式各样的“伴手礼”。蓬莱的小贝壳、江苏的桂花糕、未名湖畔的红枫叶……这些并不贵重的小礼物成为学生们津津乐道的温馨回忆,拉近了她和学生的距离。看到学生们对礼物爱不释手、相互传阅的时候,刘美更从中深深地感受到了当班主任的满足和自豪。

礼物不仅是有形的物质,而且有精神上的尊重。在教室里过生日是每名学生最期盼的事情,刘美多年来始终保持专门为“小寿星”写一首祝福诗、写一封信、送一本书、给一个深情拥抱的“四个一”良好习惯,努力让每名学生在满满的仪式感中体验与众不同,寻找被爱的感觉。效果也出奇地好,学生们感受到了老师的温情和祝愿,有的学生感动得热泪盈眶。如今,很多已经毕业的学生还会在电话里跟刘美分享,小学阶段最难忘的就是过生日,因为那是成长路上最美的见证。

教育家米斯维特洛夫说:“教育家最重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刘美是学生们公认的“幽默大师”。在班级管理中,面对犯了错误的学生,她不是直言指出,而是来点儿幽默。这样做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巧妙化解了尴尬,轻松解决了问题。一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有一次,我在课堂上睡着了,刘老师走过来,摸着我的头,微笑着告诉我:‘孩子啊,你读书读得如此投入,都在暖和的火炉前面睡着了。’我不好意思地笑了,后来再也没有在课堂上睡过觉。刘老师没有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我,而是给了我一个台阶,用她那独特的幽默宽容了我。老师,谢谢您!”

居家上网课期间,学生们与父母长期相处,有时候只是仅仅因为一点小事就与父母发生激烈冲突。家庭矛盾日益突出,亲子关系如何调整,成为家长们十分苦恼的问题。对此,刘美始终旗帜鲜明。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她不是通过说教解决问题,而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做主角,站在舞台的中央,通过充分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为此,刘美精心设计并组织了几场辩论会。通过激烈的辩论、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互动,学生逐渐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慢慢了解与父母相处的和谐之道,亲子关系趋于融洽和谐,一条条“锦囊妙计”也成为家长和孩子们共鸣共情的焦点。学生们纷纷说:“辩论赛之后,我觉得应该学会多去体谅父母,减少一些矛盾的发生。”“我学会了换位思考,多替对方着想,这样就不容易争吵。”“当发生了矛盾之后,‘对不起’3个字是灵丹妙药,互相道歉就能很快解决问题。”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同行者,都需要提升“共情思维”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是人生的奠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父母的烙印,都能看到父母的“影子”。在平时的工作中,刘美不仅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而且有意识地帮助、引导家长如何科学育儿。对身边的家长和同事,她总是不遗余力地给予帮助和引导。她被大家称为身边的“小太阳”,总能给大家带来满满的正能量。

唯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常记心中,才能行稳致远。为更好地推进家校共育,用心呵护学生的“小学时代”,刘美经常阅读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王治芳主编的《小学生家长手册》、孙云晓著的《孩子,别慌》等书籍,成为她的枕边书。每周,刘美都会为家长写一封信,聊聊学生的表现,说说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该注意的事项,给家长一些科学的育儿建议,做到阅读与指导家长相结合。

家长会必备的一项就是为父母上一堂课。特别是《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以来,刘美总是坚持“每周一课”的行动理念,结合案例,宣传科学教育理念、教育政策和家庭教育知识,引导家长发现教育孩子过程中的思想误区和自身教育中的缺陷。一名家长动情地说:“我们总是一味地以家长的身份强制孩子听从自己的安排,却没有真正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作为新时代的家长,要切实履行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多陪伴、多关爱孩子,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

每个寒暑假,刘美总会走进社区,对家长提出的问题进行“面对面”答疑解惑。针对有的家长在指导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恨之入骨”的烦恼,她以“聊聊辅导作业的那些事儿”为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引导家长们正确看待孩子的作业,建立“重评时,更重平时”的全新认识,鼓励大家抓每天、抓经常,而不是放任自流。一名曾经被孩子写作业气得犯心脏病的家长听完刘美的讲座后直言:“心里亮堂了许多,对作业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作业并非只是书面作业,还可以有手工作业、语言作业和实践作业。作为父母,不能只盯着孩子的错误不放,要多看孩子的优点,多表扬孩子的进步。身为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作为新时代小学一线的人民教师,既要摆脱机械单纯的“我说你听”“我念你写”等思想,又要加强共情共融力,真正扑下身、沉下心,努力体验学生在学习中的难点堵点,帮助他们坚定学习成长的信心。作为德育主任,刘美高度重视班主任的专业成长,每月主持一次“班主任大讲堂”,或自己上阵,或邀请名班主任来讲,或鼓励年轻班主任上台交流,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解决教师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每周三下午的“相约四点半”是学校针对新参加工作的教师开展的一项读书学习活动,刘美每次都会进行“一对一”点评,将自己的从教心得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其他同事;成立省优秀班主任工作室以来,她又召集全区积极上进的班主任进群,开展一系列活动,带动更多班主任走上专业发展的道路。今年春天开学后不久,她深入学区参与班主任教研,针对班级纪律建设、学生课堂表现不积极、和同学闹矛盾等一连串“小问题”,开创性指明了“低年级孩子爱听故事”的生理特点,把这些问题穿插到绘本故事中,引领学生们在故事中领悟道理,在“绘本视域下的班会课”中提升班级管理能力,发出的“班级管理最有效的教育,其实就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倡议引发了全体研讨教师的共鸣。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刘美的教育理念正在影响更多小学教师,她那“护航成长,行者无疆”的奋斗履历也成为新时代一线校园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刘美陪学生们一起阅读。 王蕾/摄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