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人物风采 矫伟:用生涯“万花筒”照出青春的多彩样貌 语文教学这样融入跨学科教育

第5版:人物风采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人物风采
05

矫伟:用生涯“万花筒”照出青春的多彩样貌

□ 矫美芹 袁飞

“因材施教,立德树人,生涯教育是回答好‘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的实践钥匙。从心出发,我们唤醒与点燃学生的发展兴趣,尊重学生个性话语表达和独特的成长体验,让校园充满成长气息,让师生体验成功喜悦。当每名学生都能自信、个性、阳光地站在舞台中央时,教育便实现了‘专为将来’的发展目标。”

——矫伟

“教育,应该是提供土壤,不做过多干涉,让生命自我觉醒,让花成花,让树成树,让每个生命都长成他们原本该有的样子。”提到生涯教育,矫伟用她多年来实践探索的经验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这既是她心目中的教育愿景,也是她推行“适性教育”,唤醒一颗颗心灵总结出的心得。

如何引导学生将青春放在长远发展的大格局中,提早规划未来,是矫伟一直思考的问题。在持续关注学生长远发展情况的过程中,她发现,学生在填报中考志愿时对职业学校一无所知,在高中选课走班时也很茫然。这更加坚定了她进行生涯指导、激发学生成长内驱力的决心。

“初中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由外到内施加于个体的‘改革’不会彻底,只有当个体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时,才能由内而外地迸发出能量。这也就是我想为学生做的事。”从建立生涯教育体系,到优化“五育”融通的生涯发展机制,矫伟用生涯“万花筒”照出青春的多彩样貌,将校园打造为追梦殿堂,让多样态的青春自由生长。

激发内驱动力

为“每一朵花”精培一方土壤

“既然要绽放自我,那么对于每个走进校园的孩子,我希望他们首先是和谐、快乐的。”从《论语》中的“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矫伟提炼出“乐”这个青春成长的关键词,并将其融入“和乐励行,智达高远”的校训中,为校园中每朵“梦想之花”的悄然绽放提供土壤与养分。

从环境营造和课程构建两个方面着手,她与教师们建立了由生涯常规课程、学科渗透课程、个性社团课程、实践活动课程、专题讲座课程组成的“五位一体”的校本生涯课程体系,通过涵盖传统文化、现代科技、地方特色、生活技能等多领域的近60门自选生涯课程,点燃学生的发展兴趣,让“小主人”们都能收获独特的成长体验。

“学校建有教育综合馆、海洋文化馆、实践中心、‘和乐农场’、‘三余读书’系列阅览区、‘岩壁上的芭蕾’攀岩墙等空间场所,为学生创造在校园里就能锻炼的条件和机会。比如,在实践中心,有剪纸、拉坯、陶艺、城市建模、编程等多种项目,配备了灶台、窑炉、梭子、拉坯机等丰富器具的实践教室。学生们可以全身心投入地操作,用作品装点身边的环境,感受学科知识之外的生活、技艺、传承之美。”

美的感召力是显而易见的,学生们正值自我意识萌芽时期,渴望探索外部世界,很快便爱上了个性十足的职业体验课程,更爱上了沉浸其中的成就感:在人工智能课上,学生编写程序控制小车;在黏土、篆刻、陶艺等课堂上,他们传承工匠精神……每周三下午的第七、第八节课,学生尽情享受着从学科知识到学科素养的拓展提升,在乐趣中实现了从学习能力到社会交往能力、从单科的思维能力到统筹解决问题能力的增长。

“中医的很多智慧与育人不谋而合,比如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整体观念,就能启发我们更好地认识学生的全貌。”借助中医药进校园的契机,矫伟专门选材、规划,为学生建立中草药种植“百草园”,让学生细致观察、直观了解中草药的生长习性,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传承与创新能力;借助青岛市“十个一”项目,她组织教师们在学校艺体特色的基础上增设武术、沙滩排球、无人机等生涯课程,打造足球、陶笛、健美操等金牌社团,让学生获得更多发展自身兴趣的可能。

“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很重要。”矫伟将生涯课程弹性化,每学期由学生评选最受欢迎的科目,按照学生的需求调整课程表。“我们为每门课程设置了类似‘陶聚群贤,艺绘人生’‘剪出千姿百态,纸成星辰大海’这样的特色标语,将歌曲《劳动最光荣》搬上廊架,用一个个五颜六色的彩绘葫芦做音符,打造深受学生欢迎的‘劳动艺术长廊’,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透着生趣,营造开放、多样化的成长空间。”

在“和乐校园”中,郁郁葱葱的银杏、红豆杉、金银花、何首乌,玲珑精致的陶器、丝网花、舟船模型、剪纸作品,营造了“乐于学、励于行、智于远”的环境氛围,生动演绎着“授人以渔”“有教无类”的良好育人局面。

聚焦机制升级

以清晰的生涯发展方案护航花期

生涯指导是系统工程。为更好地探索育人机制升级,矫伟自学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和国家职业生涯规划师的资格证书。2019年,她入选第三期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开展了“聚焦生涯教育,助力未来发展”的课题研究,以课题带动日常工作机制的优化革新。

“通过生涯关注、生涯控制、生涯好奇和生涯自信4个维度的师生和家长问卷调查,我们覆盖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家庭背景、不同人格特质和不同生涯教育程度的群体,发现学生的自我认知、品格素养、个性特长其实是影响其生涯发展的重要因素。”结合调研成果,她将仪式教育、校园节日、研学实践等主题教育活动作为学生人际交往和风采展示的平台,聚焦协调盘活教育的多方力量。

“孩子的生涯指导需要家长发挥大作用。为此,我们开展‘每月一主题’德育活动,聘请家长出任社团辅导员,助推优良家风的建设。”矫伟表示,在3月学雷锋、4月清明节缅怀先烈、5月“快乐劳动”、10月红色经典诵读、12月“迎新年•梦想飞”等主题实践活动期间,学校组织师生与家人一起包饺子、剪纸、包粽子,一起动手给各自的父母和老师制作丝网花、贺卡等小礼物,共同传承孝亲敬老、尊师重教的良好家风。

家长们对此深有体会,一名家长曾十分感动地对矫伟说:生日那天,她刚下班回家,一打开门就发现儿子做好了饭菜,摆好了水果拼盘,点上蜡烛,唱着《生日快乐歌》。就在那一瞬间,她热泪盈眶。“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到现在的懂事与孝顺,看似简单的生涯教育,带给孩子的独立、自信、自强是一生的财富。”

“启智读书节”“阳光体育节”“和乐艺术节”“耕耘劳动节”“青春暖城志愿服务节”……在家长们的支持下,10余项校园节日搭建起“月月有节日、班班有活动、人人都参与”的节庆活动实践平台,为学生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矫伟说:“其实,学生更需要仪式感。我们的‘红毯上的开学礼’‘师恩难忘•感念化雨功’‘毕业亦是新起点’等依托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升旗仪式、青春礼、入团仪式、少代会而组织策划的系列主题活动,每年都能在学生中掀起热潮。在这些节庆活动期间,举行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担任评委和见证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生涯发展意识。”

初中阶段是职业意识萌芽和职业幻想的尝试期,也是职业生涯教育的奠基阶段。“除了校内的实践互动,组织学生走进企业和大学校园开展研学探究、生涯访谈,能让学生切实将‘当下的自我’与‘未来的生涯角色’进行联结,提高他们的生涯适应力。”为此,学校专门组织了“海大自由行”“童眼看科普”“我的名人名校梦”“山海情深,同心向‘黔’”等系列研学活动。

符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帮助学生全面地认知自我和周边环境,放眼长远,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坐标……矫伟把培养“未来的人”作为自己的使命,先后发表5篇与生涯教育相关的论文,有2项教学成果在市级获奖,获批1项市级实验改革项目,编印1本生涯校本教材,为生涯教育的区域发展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赋能教师成长

让枝繁叶茂的“大树”矗立在校园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了解中学生的生涯适应力水平,能够使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指导学生及时规划自己的人生。矫伟的生涯教育实践也为教师们的专业发展开辟了新的渠道。

“生涯教育是长期工程,教师团队建设是最关键的推动力量。”矫伟带领学校打造由心理教师、班主任、任课教师组成的生涯教师团队,以点带面,提升教师生涯教育的认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探索出针对学生未来发展的个性化辅导方案。

“我们集思广益,总结出学生需要发展的‘十品十力’,即规划力、担当力、阅读力、表达力、思维力、创造力、审美力、表现力、运动力、协作力,以此为培养目标,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有机结合,学科教学横向渗透,必修与选修纵向贯穿,使课程与实践活动在目标上纵深衔接,在内容上互通互融。”矫伟表示,安全教育与道德与法治、形体礼仪教育与音乐、青春期教育与生物、传统文化阅读与语文、环境教育课程与地理等的课程整合,为教师们的跨学科教学打开了空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本着“健康比成绩重要,成人比成才重要,明天比今天重要”的育人思想,教师们成立了生涯教育名师工作室,开发出以“适性发展”为导向的校本生涯评价体系,依据融“自主选课、课程管理、成长档案、生涯规划”为一体的生涯教育智慧系统,结合大数据分析,为每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捕捉和记录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技能掌握情况、参与实践情况。

评价体系的改革带动了课堂教学的转变。结合新课标要求,矫伟和教师们加强学科组和课堂建设,开展基于学生素养提升的课前、课中、课后作业改革,形成“四学两测”课堂教学模式和平等包容、相互倾听、悦纳的师生关系,全面提升教学品质。

捧着一颗心来,计较每件“小事”,越来越多的教师像大树一样,沿着生涯教育的路径深深扎根、向阳生长,以绣花般的细心和耐心关注每名学生,重视学生的情绪感受、习惯养成,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好评。优秀教育工作者、最美教师、齐鲁名师等众多荣誉花落校园,激励着更多教师在育人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实现梦想。

潜移默化,教学相长。矫伟相信,每个怀揣大爱的教育者都是深藏不露的盖世英雄。展望未来,她还将“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为学生打造夜路上始终亮着灯的港湾。这就是她无可比拟的幸福,也是教育者伟大而平凡的夙愿。

在创意迎新礼上,矫伟和学生并肩跨越“智远门”

在学校阳光书吧,矫伟和学生面对面交流

人物名片

矫伟,青岛市城阳区第二实验中学校长,正高级教师,齐鲁名校长,青岛市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生涯规划师。她提出了以“乐”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并实施PDCA高品质管理模式,学校精致管理成效显著。多篇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在《中国教育报》《中国德育》《中小学管理》《中国教育学刊》等报刊上发表,著有专著《办有品质的教育》《追求快乐的脚步》。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