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师园地 当好课堂中的“交警” 善用激励性评价赋能学生成长 用好小技巧突破知识点 做一名会表扬的教师 图片新闻 教必有法教无定法

第6版:教师园地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师园地
06
【教学技巧】

用好小技巧突破知识点

□ 王勇

从教20年,每教一遍高一物理,我都有不一样的收获和感悟。虽然不是什么高深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思想,只是一些教学中的小心得与小技巧,但我觉得正是这些细节使我的教学越来越得心应手,越来越有效果。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在教学中讲究严谨细致,物理概念和定义要讲清讲透,讲到学生完全理解才行。学生如果理解不到位,就不敢大胆应用,做起题来畏首畏尾,就会觉得物理难学。高一正好是人的大脑信息存储方式调整修正的阶段。高一之前,大脑接收信息的方式主要是机械记忆法,大约80%的信息是靠机械记忆存储的,学生即使不理解信息的内容也能强行记住,理解记忆的信息只占20%。而等到高一结束时,学生的大脑存储方式基本调整完毕,此后大脑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是理解记忆。大脑中存储的信息80%是靠理解记忆的,只有20%是靠机械记忆。这也是很多学生初中时学习很努力、成绩也很棒,到了高中即使更加努力成绩仍然不理想的原因之一。他们没有调整学习方法,仍然靠机械记忆来学习知识,结果导致事倍功半。所以,教师在高中阶段要教会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质点”这一部分,有个知识点“一个物体能否被看作质点,是由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的,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无关”。在这句话中,“所研究问题的性质”是什么意思,指的是什么,很多学生是不理解的。有的教师可能没觉察到这一点,通常也不做解释。学生理解不到位的话在做题的时候就会犹豫、胆怯、不自信。其实,教师完全可以用一个实际例子来解释一下,效果非常好。比如:研究一辆汽车从北京到上海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时,汽车能否被看作质点。在这个例子中,所谓“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其实指的就是“这一过程的平均速度”。研究这一过程的平均速度就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而如果换成“研究汽车轮子旋转的圈数”这一问题,就不能把汽车看作质点了。

第四节“加速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之前对其一无所知,再加上加速度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相对困难。这时,教师可以播放相关视频来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帮助学生接受与理解。加速度与速度和速度变化量这3个物理量的辨析是本节的重点、难点内容。特别是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的关系是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重要依据这一点,一定要强调、强调、再强调。因为很多学生意识不到这句话的重要性,根本不去重点记忆。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前三节主要是对基本公式的理解与记忆。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一定要落实公式的记忆。作为物理学最重要的基础知识,本章的内容若学不好,将导致后面的知识没法学。物理知识的连贯性在高一阶段实在是太强了。基本公式记好了,本章最大的难点也是令学生头疼的地方就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六个比例关系”的理解与记忆。其之所以是难点,并不是说知识有多难理解和接受,而是因为六个比例关系扎堆,让学生看着眼晕,产生惧怕畏难心理。在这部分教学时,我注重讲练结合,一讲多练,多画情景图形,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是对前面三章知识的综合应用。这一章的教学要注重物理情景的研究与分析。题目千变万化,但物理情景就那么几个,只要分析透彻了就一通百通了。在讲这一章例题时,我抓住一个物理情景,不断变换条件,生成新的题目,做到一景多题,一题多变。这样,学生接受起来相对容易,因为连贯性强,台阶小。超重、失重问题抓住一个合加速度的方向就行了,向上超重,向下失重。无论超失重,实际重力不变。

整体来看,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连贯性非常强,每一部分都很重要,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注重沉稳,狠抓落实,稍有疏忽就会导致学生的知识体系不完善,影响后续的物理学习。

(作者单位:临沭第一中学)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