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杂谈 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应创新 儿童智能手表 要警惕教育形式主义 驻校副校长不能荒原跑马 教育学生应刚柔相济 生活才是最好的学习资源

第6版:教育杂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杂谈
06
【直言】

要警惕教育形式主义

□ 菏泽市牡丹区胡集镇尹集小学 李志伟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兴盛的根本。教育工作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国是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据统计,2022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85万所、学历教育在校生2.93亿名、专任教师1880.36万名。其中,中小学占比重最大,中小学教育的工作量非常大。学校本应是一个相对安静、单纯之地,但现实不容乐观,过多的形式主义已经影响到教师的正常教学秩序,阻碍了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未经县级以上党委批准,不得组织全域性进校实地督查检查考核活动;不得以调研指导、强化监督、专项行动、一票否决等方式,变相开展督查检查评比考核……”

文件出台好几年了,可是学校里的教条主义还是屡禁不止,严重束缚了一线教师的手脚。媒体调查发现,从迎接名目繁多的检查,到参加可有可无的会议;从接受不痛不痒的培训,到参加各种社会项目的评比和比赛,教学之外的社会性、事务性工作,正在不断侵蚀、透支教师们的精力和时间。为应付这些烦琐而平时不经常开展的检查,学校就会安排大家补。于是,教师们白天没时间补 ,只好下班回家补,或者周末根据情况加班加点学习,写教案、写体会、写笔记、写论文,补充各种资料,以备检查之需。某些地方甚至还要组织教师们开展精准扶贫、看望贫困户等和教育关系不大的事情,弄得教师们精疲力竭,哪有心思开展教学工作?

与此同时,一些所谓专家也喜欢对教师指手画脚,“指导”教师们应该按照“优秀的教学方法”来授课。实际上,这些所谓专家的“优秀的教学方法”,大部分是一些花架子,并不适合在一线教学。而一些学校强制推行的电化教育等多媒体教学,又造成了教学方式的千篇一律,造成了教育成本的铺张浪费。一些学校片面地认为,多媒体教学是先进的课堂讲授模式,其他教育方式都是落后的教育方式。古人云:“学习有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既然学无定法,那么教也是没有定法的。只要效果好,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都是值得推广的。

作为一名在基层学校工作多年的教师,我要大声疾呼:“切实破除教育形式主义,真正尊重教师、尊重教育规律,把课堂还给教师,让教师成为教学的主导力量!”一堂课怎么教,用哪种方式,应该是任课教师的自由和权利。“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名教师都有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有关部门不要强制推行使用所谓的“优秀的教学方法”。

当然,学校管理者还要把好教师“入门关”,保证让德才兼备的正规师范生进入教师队伍。在课堂教学中,尽力为教师营造安心的教学环境。学校管理者可以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由教师根据各自的特点自由地选择吸收,打造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社会营造静心教学的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这些年,国家层面出台很多规定,严格控制和规范各种专题活动,保证了学校教育秩序的正常进行。各地也在积极推进,减轻或者解除不合理的负担,排除不合理的干扰,让教师们潜心教书、静心育人。从古代的孔子、孟子到现代的蔡元培、陶行知,中国的教育家星光熠熠。中华民族的教育有着几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无数的教育工作者总结出众多教学方法,创造了繁荣的中华文明。这些教育的优良传统是智慧的结晶,我们一定要发扬光大。

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何来时间与心思去从事本职之外的事?新的教育形式主义一定要引起大家的警惕!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