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读书 初探索●真实践●大愿景 用金点子点亮班主任工作智慧 在审辩式思维中勇毅前行 预防,才是真正的教育艺术

第7版:读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读书
07

初探索●真实践●大愿景

——评祝安顺的《中华经典教育三十年》

□ 于琮

合上《中华经典教育三十年》这本3月刚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书,我的心里似乎有了轮廓,但也有了更多的探问。凝视着书封上的简帛,那个跃动不已的“生”字始终在眼前。这是一场没有答案的探索,是一次堂吉诃德式的奔赴。为什么出发?是教育者的本色使然,是知识分子的良心所在。每当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眼神,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问:教育的终极目的在哪里?中华文化的人文关怀是什么?儒家精神与信念又该如何渗透到孩子们心中,化为他们成长的力量?从学前的启蒙到基础教育的培育,再到大学教育的践履,我们的中华经典教育是否做到了“接根续魂”(姜广辉语)?

一、构建中华经典教育理论体系的初探索

面对这样的世纪难题,祝安顺老师巧妙地将其放置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教育思潮的大背景下。在这个宏阔的思维维度里,我们看到了中华经典教育存续的必然性、合理性及有效性,同时,深切地感知到其本身所应彰显出来的民族化、本土化、人文化。这是一种穿越千年的“全人”教育,是带有中国古老文化基因和血脉的寻根教育。当然,它更是与现代科学教育完全匹配、齿轮啮合的传承教育,而非简单的对立与否定。它需要的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思维训练、审美培育、心智历练。唯有如此,才能追步叶澜先生所言“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的教育境界。

多年来的中华经典教育大多停留在浅层次的诵读基础上,对于经典本身所蕴含的中华文化精神缺乏相应的梳理、传承,依托经典“话语”,找寻经典“精神”,塑造君子品性,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实效。作者遵循“经典教育的历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教育困境的路径”的思路,将全书分成9章,包括“中华、经典与教育”“中华经典教育概述”“中华经典教育的时代思潮”“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百年历程”“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总结与案例分析”“从经典诵读到经典教育”“中华经典课程体系初探”“中华经典课程教学方案”“中华经典教材体系构建”等内容,从历史维度、现实维度双重考察,探索出新时代中华经典教育的推进与实践路径。书中翔实呈现了中华经典教育在海内外的历史发展现状及趋势,尤其对中华经典课程体系、教学方案、教材体系等展开了深入探索与创新建构。这是作者20年来苦苦追寻的成果结晶,是为人师者的职责,更是一份勇往直前的担当。对当下大中小学从事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教学的教育工作者,以及社会各层面有志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仁而言,这本书能给予其有效的参考和指引。

二、培育具有中华文化精神人才的真实践

面对新时代日益繁杂的社会问题,身处当代与传统之间的矛盾冲突中,我们不得不立足中华经典找寻适合国人的教育之道。如何在多重文化思潮、多元社会价值的困扰中,选择更科学、更具针对性的经典教育路径,提升育人实效,培育具有中华文化精神的新时代君子,是必须审慎思考的问题。相对于自然科学知识的普及,中华文化精神的培育在人才培养中依然面临着难以落实到位的困难。其难处,不仅来自中华文化精神内涵的广泛性、古今标准杂糅差异等客观因素,更是因为新文化运动之后,人才培养模式被西方新的知识体系和培养模式代替,难以接续此前几千年经典教育的传统,研究者或直接从经典入手,或从现代教育嫁接植入,或比较中西两者结合,所呈现出来的培育模式与实践效果也都有很多不同,实践者也因其自身经验、学识、视角、对象的差异而形成多重变奏。而这样纷至沓来的切切实实的教育实践,虽然未必都能聚焦,或许只是停留在形式,但也因其丰富性、多样性,折射出经典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以及不可或缺性。

作者列举了其20年间考察到的全国各地、大中小学乃至社会学堂不同地域、不同体制、不同层级的实验案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多个角度对比分析、总结经验、反复斟酌,确定了经典课程的实施目标,即训练思维方式是经典教育的核心和关键、确立价值取向是经典课程的社会效益、养成理想人格是经典课程的历史重任,而这正是关切到当下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也是育人最根本的出发点。例如,复旦附中五浦汇实验学校“君子五教”实践,其“诗教、礼教、乐教、科教、家教”的教育实践体系,正是关注学生人格成长与知识思维综合能力培养的全面教育。在此基础上,书中还提出了经典课程的评价方式,其中,针对积累型经典课程、常识型经典课程、体验型经典课程设置了不同的评价方式。但对于具体的实践教学,这些思考还应该继续优化,面对这些多元化的课程以及当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哪种路径更有效、更贴近生命培育需求,种种考量需要重置,才能落实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所以,如何科学、细致地构建适合当下学校教育的经典课程体系,依然是一个极为重要、也极具困难的探索与实践的过程。

三、赓续中华经史命脉的大愿景

《诗经·周颂·烈文》中有言:“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於乎,前王不忘!”每每读此,我都会反思:面对先贤的功绩与品德,我们能否真正静下心来寻根溯源,从中找到更适合探问远方的方法路径?如果停下脚步,那我们又该以怎样的面目告慰祖先?

自“癸卯学制”以来,百年已过,当下中华经史传承的力度虽然很大,但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重创的国人无法自然而然地从经典中汲取指引生命的力量。人与经典之间存在的隔膜与生分,使得经典教育无法内化为自觉的生命状态,从教育者本身到受教育者,都存在着某种疏离与缺失。所以,经典教育如何直面学生的情感需求、知识需求、技能需求,挖掘经典教育的当下价值,发现其能穿越古今的温度,使其重新回到大众生活中来,使书本教育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唤醒潜藏在每个中国学子内心的文化基因,重建中国话语体系,是未来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书中在探讨经典的系列化研读时,从晚清的教育改革到当代的读经实验,对“四书”课程、《周易》课程进行了初步分析,肯定了其在经典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而未来如何借助这些经典重塑当下缺失的人才品性,如何纠偏脱离轨道的人文教育,如何使其承担起传承中华经史命脉的重任,“路漫漫其修远兮”。

此外,“中华经典课程教学方案”一章中提及的“象思维”探索,为当下的教育实践开疆拓土,引领我们去深入思考其与各学科创新人才之间的深度勾连。但是,对于“象思维”与经典教育之间的具体落实,依然需要更多的探索来为其界定具体操作内容、方式、方法等。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指引教育实践,而不至于停留在形而上的理论建构。当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祝安顺老师已经大刀阔斧地开始了系列经典课程的新实践,其围绕“四书”、四大名著、周易等课程的新建构,以其对经典课程目标的实施为核心准则,将传统经典与当代生活紧密相连,相信将会逐步解决今天所谈之困惑。而这,也正是其为实现赓续中华文化基因的美好愿景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何谓经典?表现了民族精神并参与了后续民族精神塑造的作品就是经典。”(李山语)其精神内核是儒家对“仁”的追求与实现,是中国人民族品性的基础文化积淀和必要教育手段。对个体而言,是“仁者,仁也”的立德修身,是在诗书礼乐文化中的品格熏陶与培养;对群体而言,是天下归仁的共同理想,是构建公共文化精神与公共典礼仪范的重要源泉。经典、经典阐释、经典教育的发展演变,其实就是中华文化不断激荡、冲突、嬗变的历史,其诗性情怀和文化礼义,蕴含着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对当下立德树人教育问题有深刻的启发意义和积极的推动之效。正如祝安顺老师所言:“从民族的文化属性来说,民族核心经典蕴藏着民族的思维本源、价值取向和意义世界,中华民族经典尤其是儒家经典,更是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生命建构。”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