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基础教育 探索创新家校社共育新样态 ——昌乐县中小学“教育教学开放周”活动纪实 招远市中小学综合实践学校 “三点发力”织牢织密消防安全防护网 莱西市南京路中学家校 “抱团养娃”优化成长环境 图片新闻 荣成市第二十一中学:实施“四自育人”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潍坊高新区东风学校:推进“三园三育”劳动育人模式 莒县桑园镇中心小学:开展“防欺凌”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新课标下力促学生数学创新思维培养 栖霞市凤翔小学 构建全景式家校融合育人新路径

第5版:基础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基础教育
05

荣成市第二十一中学:实施“四自育人”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本报讯 荣成市第二十一中学近年来以人才振兴为己任,探索和实施“四自育人”体系,培养身心健康、才智多元、行为自主、适应未来发展的优秀人才,取得了明显成效。

该校围绕课程、课堂、活动及评价4个维度,建构与实施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三类课程体系,深入落实“五育并举”视域下的“人人有潜能,个个能成才”的育人目标。具体来说,学校建构基于问题驱动的自主学习型课堂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阶段推进若干环节的优化创新,形成“三段多步”自主课堂范式。新的课堂模式凸显问题项目化学习特色,教学中心由教转为学,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自主合作、自主表达。开发实施以“自主体验”为主轴的主题式活动,拓宽学生深度学习的空间,挖掘学科内涵开展“自主体验”学习。文化学科依据学科特点以培养文学积累等素养为出发点,开展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线的学科特色主题教育。创新发展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创新应用星级绿色评价体系,建构出包括“修身星”“智博星”“共进星”“健将星”“才艺星”“实践星”的“六星”评价体系以及评价标准,为每名学生建立一套电子成长档案。(张启胜)

潍坊高新区东风学校:推进“三园三育”劳动育人模式

本报讯 今年以来,潍坊高新区东风学校以“五彩风车课程——风创劳育课程”为基础,积极探索实施“三园三育”劳动育人模式,依托课程化建设,从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方面推进劳动教育深入实施。

在校园劳动中,该校组织各班级积极参与岗位责任制劳动、班级轮值、餐厅轮值、班级种植区轮值,将劳动与班级管理、学科教学、习惯养成有效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开展家园劳动,定期发布家庭劳动作业包、周末劳动实践作业等,建立家校联动机制,让劳动成为常态,让坚持成为习惯。开展社园劳动,从“校社合作劳动”“社园环境保护”“社园美化行动”“社园种植体验”4个维度加强校社劳动共建,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同时,建立“每周评价、每月评价、每学期评价”模式,每周进行劳动清单“五星”评价,每月组织学生争创“劳动章”,期末评选“风创好少年”。

学校“风创劳育课程”的实施使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自主劳动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提升了学生的劳动能力,达到了“育情”“育能”“育行”的劳动育人效果。

(于哲)

录入:张婧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