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视觉 姚俊玲:做山区孩子的“一盏灯” “田间地头”  让劳动教育活起来

第8版:视觉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视觉
08

姚俊玲:做山区孩子的“一盏灯”

□ 袁飞 战祥伟

“就好像灵魂跋山涉水走了很远的路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一样,我终于来到了这里,我好像就应该属于这里。”——姚俊玲

“石西很活泼、也很聪明,每次上课回答问题最积极;里西总是慢慢的,慢慢地说话、慢慢地做题、慢慢地给老师惊喜;阿干的笑声总是很有魔性,每次远远听到都让人觉得开心……”谈起学校里的学生们,姚俊玲眼睛里总是闪烁着光芒。

姚俊玲毕业于山东水利职业学院资源与环境系,是2014届学生会外联部部长,学校的优秀毕业生。2021年8月,她只身前往四川省凉山支教,目前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典补乡够峨村诺鼎爱心小学担任校长一职。

“最初产生支教的想法是在上学时受到系里组织观看的电影《天那边》的影响。”姚俊玲表示,“女主角许晓萌大学毕业后怀揣着为教育献身的热情前往山区支教,从结束支教到最后再次回到那个地方,还有罗老师等人为孩子尽心尽力直到把生命都奉献给那座大山,所有的一切都让我深受感动。我当时就想,如果有机会,我也这样做。”

电影女主角许晓萌的经历给了她很大的触动,作为同样从山村希望小学走出来的孩子,她也希望自己能够像许晓萌那样回到大山,看看山里孩子们清澈的眼眸,给他们带来教育的希望。

2021年,姚俊玲跟随公益机构到凉山做短期志愿者,第一次见到了大凉山的孩子们。在朝夕的陪伴与相处中,她被孩子们纯净的心灵感染。回到杭州后,孩子们淳朴的笑容依旧浮现在她的脑海,她毅然决定辞去待遇优厚的财务工作,去大凉山,回到山区孩子们身边。

“在做支教志愿者时,当我把相机镜头对准了这些孩子们、参与他们的游戏、与他们聊天时,看着那纯净的眼神、听着他们那琅琅的读书声,这一刻,我热泪盈眶。一下子,所有情绪全部涌上来,就好像灵魂跋山涉水走了很远的路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一样,我终于来到了这里,我好像就应该属于这里。”回忆起当初的决定,姚俊玲动情地说。

姚俊玲所任教的诺鼎爱心小学位于大凉山深处,在道路的尽头。村子海拔2600米,常年昼夜温差大,春秋冬季雾气大、比较潮湿,冬季最低气温零下20摄氏度左右。学校距离村子500米,周边仅有4户人家居住。学校目前有一至五年级学生46名,都是够峨村村民的孩子。姚俊玲等7名支教教师都住在学校,轮流做饭,四周下山采购一次。学校到县城要走40多公里的蜿蜒山路,开车要两个多小时。学生每天早上到校后先刷牙、洗手、洗脸,学校有热水器烧水。天气好的时候,支教教师还要协助学生们在学校洗头、洗脚、洗衣服……

这样艰苦的生活,姚俊玲一过就是3年。2022年,姚俊玲被任命为学校校长,需要操心的事也逐渐多了起来。在给学生们教授二年级数学之余,她还要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对他们进行家访,对接当地教育管理部门、中心校、基金会和社会支持等,每天晚上都要工作到很晚。然而,姚俊玲并不后悔自己的决定,她觉得这是她人生中最正确的选择,是她个人最重要的成长经历。

“只要孩子需要,我想继续留在这里,做‘一盏灯’,照亮每个孩子的梦想。”谈及未来,姚俊玲的目光中又多了几分坚毅。

姚俊玲与身穿民族服装的学生们在教室中的合影

姚俊玲与学生们的合影

姚俊玲给学生们上安全教育课

学期末,姚俊玲邀请家长与孩子一起领奖

姚俊玲带领学生们去春游,途中给学生擦鼻涕

音乐课上,姚俊玲教学生们唱《白兰鸽巡游记》

姚俊玲带领学生春游时的合影

录入:袁飞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