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视觉 让“特殊”学生拥有拥抱社会的勇气和底气 齐鲁校园 追“锋”不止

第8版:视觉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视觉
08

济南市槐荫区持续提升特殊教育质量

让“特殊”学生拥有拥抱社会的勇气和底气

□ 记者 隗鹏 通讯员 靳鑫

“无公害,纯天然,育园豆芽值得你信赖!”近日,在济南市槐荫区育园学校附近的社区小广场上,来自育园学校这所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带着他们精心培育的黄豆芽、绿豆芽走进社区售卖。这是该校今年开设中等职业教育班后,第一次让学生体验用自己的劳动成果获取报酬。

学生走进社区的这一小步,是济南市槐荫区为帮助特殊学子融入社会的一大步。“努力让每名‘特殊’学生自理自立,拥有拥抱社会的勇气和底气。”济南市槐荫区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孙莉表示。近年来,槐荫区聚焦“特殊”学生多元化教育需求,持续提升特教学校办学水平,推动区域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

2024年9月,作为槐荫区唯一的特殊教育学校,育园学校新校区顺利投入使用,由九年义务阶段学校升级成为从学前教育到职业教育15年一贯制的特殊教育学校,开启了全区特教事业“2.0时代”。

槐荫区发挥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济南市育园学校)示范引领作用,在全区普通中小学和幼儿园全面实施融合教育,校家社协同育人,助力学生有勇气走向社会。“我们将中小学全部纳入5个特殊教育校际联盟学研共同体,每个月开展一次集中教研,并成立槐荫区特殊教育中心组,三级联动推动特殊教育教研呈现新样态。近3年,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开展不同层次的培训活动20余次。槐荫区充分为区域融合教育发展提供专业指导和服务。”孙莉介绍。

在保证教研力量的同时,槐荫区还重点支持家庭协同教育。去年,槐荫区正式启动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指导项目。活动现场,嘉宾代表共同擦亮“星星点灯”这一家庭教育指导品牌,其中包含“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服务热线”两个部分。通过聘请省、市特教专家,发挥本区域家庭教育指导师和特殊教育中心组成员的专业优势,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每个月组织一次专题培训。

“看我铺床铺得好不好?表扬我吧!”“我会叠手绢花。你看,好不好看?”……在育园学校功能室,首届中职班学生康康(化名)认真展示着他最近的学习成果,一招一式有模有样。育园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陈重告诉笔者,学校开设中职班后,与济南市华联大酒店合作,华联大酒店派遣客房部员工进校上课指导,手把手教学生如何做酒店家政。学生也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尝试参与到客房整理、床铺铺设、卫生清洁等实操环节。

“学生能有拥抱社会的勇气,得益于学校、家庭、社会的多方协作,共同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全方位优化提升办学水平,为他们的成长赋能。”看着正在社区忙着售卖豆芽的学生,陈重表示,“一切都在变得越来越好。”

学前班幼儿在进行感统训练

学生带着精心培育的黄豆芽、绿豆芽走进社区售卖

中职班学生在上工艺美术课程

中职班学生在学习酒店客房服务课程

中职班学生在学习酒店餐桌餐布课程

学前班幼儿正在进行训练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