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峡山区:以结构化阅读助力学生思维进阶
当学生完成《西门豹治邺》的剧本时,激动之情难以言表。平时的“小戏精们”终于可以按照自己撰写的剧本进行表演了!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化身“小官吏”,再现了战国时期这一广为流传的故事……
潍坊市峡山区凤凰学校开展潍坊市“大单元教学协作”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践研讨活动,学生在课堂上自信从容地化身“小官吏”,用讲故事的方式推动课堂层层深入。执教教师巧妙地将“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提升”融入情境创设和评价标准中,采用结构化阅读的方法层层递进。学生习得方法后,再回扣课文,联系全文简要复述;教师依标评价,以此实现“由扶到放”,帮助学生达成核心学习目标,为学习创造性复述故事的能力迁移搭桥。
峡山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结构化教学机制,不断丰富培养学生思维逻辑的方式,增强小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考能力。开展结构化阅读教学工作,充分发挥结构化阅读的特点和优势,在学习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补充和拓展,将课外的拓展知识与课内所学知识融合,引入主题来开展阅读活动,进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切实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范围。
“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我们采用结构化阅读模式,将多篇同类型的文章结合在一起。学生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达到融会贯通的状态。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越来越积极,学习效率不断提高。”一名教师反馈说。
峡山区小学语文教研员表示,采用分层递进的方法选择文章类型,将不同课文中的知识联系起来,改变学生的阅读习惯,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是近三年区域开展结构化阅读教学工作的关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一线教师普遍意识到,应把课时设计放在单元整体设计的框架内进行,而单元整体设计也应当基于所属学习任务群理念设计系列梯度进阶的学习活动,方能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把学习任务群思想融入层级进阶的结构化阅读教学的实践路径在于立足单元文本,依托激活思维,最终指向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和阅读能力、思维表达水平的提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持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直是峡山区重要的教育目标。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而清晰的阅读指导能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文本的结构和逻辑的认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结构化阅读教学能持续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必须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要领,但如何有效实践和探索结构化阅读教学仍然是一个挑战,需要我们创新突破,久久为功。”区教研室主要负责人刘克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