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新闻 坚持公益普惠 强化“三个聚焦”  努力书写“幼有优育”的西海岸答卷 巨野县:构建家校社“教联体” 共绘心理教育“同心圆” 图片新闻 济南都市圈科学教育“百校联盟”成立 枣庄市 教研视导促提质 滨州市滨城区 “足球少年”入选国家队 五莲县教体局以劳动教育擦亮学生成长底色

第2版:新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新闻
02

开设特色课程 建设劳动基地 实施“评+赛”激励

五莲县教体局以劳动教育擦亮学生成长底色

□ 通讯员 何乃华 袁铭璐

连日来,每到下午课外活动时间,五莲县松柏镇中心学校一年级(1)班班主任陈文峰便带领学生到“心悦”农场查看新种大蒜的出苗情况,师生一起为其松土、除草、浇水等。“心悦”农场是该校的一个劳动基地。为做到分工明确、便于管理,学校将其划分成若干小块,分给不同的班级使用,作为各班级进行劳动实践的场所。

近年来,五莲县教体局着眼培养品学兼优、身心健康的学生,充分发挥“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综合育人功能,将劳动教育作为“五育融合”的重要抓手,通过在全县中小学开设特色课程、建设劳动基地、实施“评+赛”激励等措施,推进劳动教育在全县各中小学走深走实。目前,该县每所中小学至少建有1处校外劳动教育场所,4.9万余名中小学生人均掌握或熟悉12项基本劳动技能。

开设劳动特色课程

走进五莲县北京路小学的“神农百草”社团活动现场,指导教师迟佳正在为学生讲解生活中常见的蒲公英、苦菜等中草药植物,并让学生认真观察其形状和颜色、闻其气味,指导他们动手制作蒲公英和苦菜茶。

“神农百草”社团是该县中小学成立的150余个劳动社团之一。据县教体局教体管理科负责人苑艳梅介绍,目前,全县35所中小学成立了劳动社团,开发了各具特色的劳动课程,并常态化开展特色劳动教育,内容涵盖种植、养殖、剪纸、扎染、手工制作、内务整理、炒菜等。

为指导各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县教体局出台了《五莲县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从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劳动3个层面,构建起覆盖小初高3个学段、12个年级的劳动教育全链条,分年级、分路径、分场景制定了重点劳动教育清单81条。同时,教体管理科会同学校研发课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季节时令将“散装”的劳动课归纳、提炼、融合,开发了“茶颜悦色”茶文化、“小小农夫”农耕体验等特色课程50余门,形成“基础+特色”阶梯式劳动课程体系。

“我们还积极拓展社会课程资源,建立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劳动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定期邀请烹饪、花卉园艺、剪纸等专业人才进校授课和指导,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苑艳梅说。

建设劳动实践基地

在五莲县特殊教育学校的“阳光”洗车坊,3名学生正在清洗一辆轿车:一名男生用喷头朝着车身喷水,一名女生用长把拖布擦车,还有一名男生在清洗车垫。

“这是我们学校今年新开辟的劳动实践基地。正在洗车的这些孩子,都是培智七年级学生。洗车对我们健全人来说很容易,可对他们却非易事。”该校副校长迟令燕说,“为让这些孩子学习更多的劳动技能,为以后走向社会自食其力打牢根基,我校在去年搬迁新址时,做到了校舍改建与劳动基地新建同步进行。”

据迟令燕介绍,该校除建有“阳光”洗车坊外,还建有“阳光”农场,满足了在校学生日常劳动实践需求。截至目前,全县中小学共开辟 “心悦”农场、“禾下乘凉”基地、“凤凰农科苑”等劳动实践基地40余处,实现了“一校一基地”。

为推进劳动教育向纵深发展,县教体局还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研学体系,建成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绿丰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等研学旅行基地28处。学生通过在劳动基地种花生、掰玉米、采石榴、养殖白鸽等劳动实践,感受春播、夏耕、秋收、冬藏的辛劳与快乐。

此外,县教体局还印发《五莲县中小学校“推三进、融三知、促三全”食育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倡导中小学生深入食堂参与劳动实践,将学校食堂建成学生劳动实践场所和服务育人的“第二课堂”。各学校通过递进式的食堂劳动实践,让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会择菜、洗菜和制作简单食品,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学会做部分日常菜品主食,中学生学会烹炒拿手好菜等。

实施“评+赛”激励

工作好不好,关键看成效。为推动劳动教育扎实有效开展,县教体局将学生劳动素养纳入综合素质考核评价体系,构建了指向学生素养提升、覆盖全程的考核评价体系,并建立多轨并行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规范内容、形式、资源和考核评价等指标,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在此基础上,县教体局定期举办全县中小学生劳动技能大赛,评选全县“劳动小能手”,全面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力求实现“每生一道拿手菜”的“一生一特色”。截至目前,已经连续两年成功举办全县中小学生劳动技能大赛,内容涵盖穿系鞋带及穿叠校服等接力赛、切菜、缝沙包、创意凉拌菜、一道拿手好菜、炒西兰花、特色手擀面和内务整理等项目,调动了学生参加劳动、提升技能的积极性。

“劳动教育是‘五育并举’的重要一环,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五莲县教体局党组成员、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主任李霞表示,“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劳动教育工作机制,开发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课程,让劳动教育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擦亮学生的成长底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