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老槐树下的“教育之根”越扎越深 共同守护孩子们的金色童年 图片新闻 一场“守护和见证新生”的生命教育 寿光市圣城小学  “三维”模式探索“党建+育人”融合路径 济南市工业学校  课堂直通田间, “真项目”锻造硬本领 枣庄市薛城区临山小学  传统“拓印”技艺进校园 蒙阴第二实验小学富民校区 开展趣味草坪故事会  沉浸式国防教育点燃青春热血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寿光市圣城小学 “三维”模式探索“党建+育人”融合路径

本报讯 早晨,在寿光市圣城小学五年级(4)班的教室里,党员教师王明芳正在利用“碎片化的10分钟”带领学生诵读《论语》。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有的学生只需3个星期就能背诵《论语》全文。凡是背诵下来的学生都会得到一张荣誉证书,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在圣城小学,像王明芳这样的党员先锋教师有很多。他们坚守初心,以党员干部的实干精神积极担当着育人使命。

近年来,该校在寿光市委教育工委领导下,积极适应教育新生态,以“党建引领、创新突破、服务育人”为主线,探索形成“机制创新+载体创新+融合创新”的“三维”工作模式,积极推动“党建+育人”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引领”转变。

机制创新,构建“双循环”党建生态。学校党支部将党员教师的工作量转化为积分制,将课程思政、志愿服务、理论学习等行为转化为可量化的指标,通过数字化数据平台进行全程管理,所获积分可以兑换学习资源及优先参评机会,激发了党员的内生动力;同时,将学校划分为“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责任区”三级网格,每个网格配备“党建指导员+学生观察员”,通过网格日志实时反馈问题。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三单工作法”,确保组织生活、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到人。

载体创新,打造“沉浸式”教育场景。学校党支部与本地红色研学基地联合教师录制“大思政课程”,并上传至学校云端数据库,所有班级“扫码即学”;设计“理论研学+服务实践”的成长链,组织校内小记者团入企业、进工厂进行角色体验,学生写下实践日记1000余篇,在各类网站、报纸上发表。党支部多维探索思政教育的形式延伸与内涵深化,构建思政育人新生态。

融合创新,激活“党建+”育人效能。学校党支部带领全体党员带头研究、积极实践,引领全体教师整体推进思政课堂的融合,推行党员教师兼任学科组长的“双肩挑”模式,实施党建课题与教研课题“双立项”制度;支委会成员和党员先锋教师深入每个班级、每个教研团队,手把手地进行指导,实现课堂的融合转型;成立由党员教师牵头的“课程思政工作坊”,开发覆盖11门学科的思政案例库;打造“党员导师制2.0”,通过“1名党员教师+1名学生党员+5名积极分子”的传帮带组合,实现思想引领与学业指导“双融合”。

通过一系列创新实践,学校党建工作实现“三个转变”:从被动执行向主动设计转变,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从单兵作战向协同育人转变。2024年,学校党支部获“潍坊市‘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学校”“寿光市五星级党支部”等荣誉称号,党建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成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王建军)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